等差數列與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性質

2021-05-04 08:51:59 字數 5404 閱讀 5471

1樓:欒振庭

前n項和公式  s(n)=n*a(1)+n*(n-1)*d/2或s(n)=n*(a(1)+a(n))/2 n是正整數

推論  一.從通項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式(d≠0)或常數函式(d=0),(n,an)排在一條直線上,由前n項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式(d≠0)或一次函式(d=0,a1≠0),且常數項為0。

二. 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還可推出:a(1)+a(n)=a(2)+a(n-1)=a(3)+a(n-2)=…   =a(k)+a(n-k+1),(類似:

p(1)+p(n)=p(2)+p(n-1)=p(3)+p(n-2)=...=p(k)+p(n-k+1)),k∈

三.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a(q),s(2n-1)=(2n-1)*a(n),s(2n+1)=   (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數列,等等。

若m+n=2p,則a(m)+a(n)=2*a(p)

(對3的證明:p(m)+p(n)=b(0)+b(1)*m+b(0)+b(1)*n=2*b(0)+b(1)*(m+n)   p(p)+p(q)=b(0)+b(1)*p+b(0)+b(1)*q=2*b(0)+b(1)*(p+q);因為m+n=p+q,所以p(m)+p(n)=p(p)+p   (q))

四.其他推論   ① 和=(首項+末項)×項數÷2   (證明:s(n)=[n,n^2]*[1,1/2;0,1/2]*[b(0);b(1)]=n*b0+1/2*b1*n+1/2*b1*n^2   (p(1)+p(n))*n/2=(b(0)+b(1)+b(0)+b(1)*n)*n/2=n*b0+1/2*b1*n+1/2*b1*n^2=s(n))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證明:

(p(n)-p(1))/b(1)+1=(b(0)+b(1)*n-(b(0)+b(1)))/b(1)+1=(b(1)*(n-1))/b(1)+1=n-1+1=n)

② 首項=2和÷項數-末項

③ 末項=2和÷項數-首項   (以上2項為第一個推論的轉換)

④ 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   (上一項為第二個推論的轉換)   推論3證明   若m,n,p,q∈n*,且m+n=p+q,則有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   +a(q)   如a(m)+a(n)=a(1)+(m-1)*d+a(1)+(n-1)*d   =2*a(1)+(m+n-2)*d   同理得,   a(p)+a(q)=2*a(1)+(p+q-2)*d   又因為   m+n=p+q ;   a(1),d均為常數   所以   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a(q)   注:1.常數列不一定成立   2.

m,p,q,n大於等於自然數

⑴數列為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數列的前n項和s 可以寫成s = an^2 + bn的形式(其中a、b為常數).

⑵在等差數列中,當項數為2n (n n )時,s -s = nd, = ;當項數為(2n-1) (n )時,s -s = a , = .

⑶若數列為等差數列,則s n,s2n -sn ,s3n -s 2n,…仍然成等差數列,公差為k^2d .

⑷若兩個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分別是s 、t (n為奇數),則 = .

⑸在等差數列中,s = a,s = b (n>m),則s = (a-b).

⑹等差數列中, 是n的一次函式,且點(n, )均在直線y = x + (a - )上.

⑺記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s .①若a >0,公差d<0,則當a ≥0且a ≤0時,s 最大;②若a <0 ,公差d>0,則當a ≤0且a ≥0時,s 最小.

2樓:匿名使用者

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樣的數列為等差數列。公式為an=a1+(n-1)d

這樣的數列前n項和為其中幾項之和,公式為sn=1/2(n+1)nd

等差數列性質

3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若m,n,p,q∈n*,且m+n=p+q,則有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數列,等等.

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首項=2和÷項數-末項

末項=2和÷項數-首項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常用a、p表示。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通項公式為:

an=a1+(n-1)*d。首項a1=1,公差d=2。前n項和公式為:

sn=a1*n+[n*(n-1)*d]/2或sn=[n*(a1+an)]/2。注意:以上n均屬於正整數。

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an=a1+(n-1)d (1)

前n項和公式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從(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數函(d≠0)或常數函式(d=0),(n,an)排在一條直線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式(d≠0)或一次函式(d=0,a1≠0),且常數項為0。

在等差數列中,等差中項:一般設為ar,am+an=2ar,所以ar為am,an的等差中項。

且任意兩項am,an的關係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數列廣義的通項公式。

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還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

若m,n,p,q∈n*,且m+n=p+q,則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數列,等等。

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首項=2和÷項數-末項

末項=2和÷項數-首項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等差數列的應用: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到等差數列如:在給各種產品的尺寸劃分級別

時,當其中的最大尺寸與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時,長安等差數列進行分級。

若為等差數列,且有ap=q,aq=p.則a(p+q)=-(p+q)。

若為等差數列,且有an=m,am=n.則a(m+n)=0。

5樓:匿名使用者

⑴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各

項同加一數所得數列仍是等差數列,

其公差仍為d.

⑵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各項同乘以常數k所得數列仍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kd.

⑶若、為等差數列,則與(k、b為非零常數)也是等差數列.

⑷對任何m、n,在等差數列中有:a=a+(n-m)d,特別地,當m=1時,便得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此式較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更具有一般性.⑸、一般地,如果l,k,p,…,m,n,r,…皆為自然數,且l+k+p+…=m+n+r+…(兩邊的自然數個數相等),那麼當為等差數列時,有:a+a+a+…=a+a+a+….

⑹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從中取出等距離的項,構成一個新數列,此數列仍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kd(k為取出項數之差).

⑺如果是等差數列,公差為d,那麼,a,a,…,a、a也是等差數列,其公差為-d;在等差數列中,a-a=a-a=md.(其中m、k、)

⑻在等差數列中,從第一項起,每一項(有窮數列末項除外)都是它前後兩項的等差中項.

⑼當公差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隨項數的增大而增大;當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隨項數的減少而減小;d=0時,等差數列中的數等於一個常數.⑽設a1,a2,a3為等差數列中的三項,且a1與a2,a2與a3的項距差之比=d(d≠-1),則2a2=a1+a3.

⑴如果數列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那麼,它的前n項和公式是s=也就是說,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是q的分段函式的一系列函式值,分段的界限是在q=1處.因此,使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必須要弄清公比q是可能等於1還是必不等於1,如果q可能等於1,則需分q=1和q≠1進行討論.

⑵當已知a,q,n時,用公式s=;當已知a,q,a時,用公式s=.⑶若s是以q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則有s=s+qs.⑵

⑷若數列為等比數列,則s,s-s,s-s,…仍然成等比數列.

⑸若項數為3n的等比數列(q≠-1)前n項和與前n項積分別為s與t,次n項和與次n項積分別為s與t,最後n項和與n項積分別為s與t,則s,s,s成等比數列,t,t,t亦成等比數列

6樓:夜裡牽牛

s9-s6=s6-s3 它們等差

7樓:鼕鼕的雪

1:本來有求和公式sn=n(a1+an)/2 你把n換成2n-1 則有s(2n-1)=(2n-1)(a1+a(2n-1))/2

由於a1+a(2n-1)=a1+a1+(2n-1-1)d=2(a1+(n-1-1)d)=2a(n-1)

所以 就有s(2n-1)=(2n-1)an

2:這個也同理你可以把奇數項和偶數項分別求和出來再相減就是了:

若n是偶數則有: s偶=(n/2x(a2+an))/2=(n(a2+an))/4 (去半個數變為了n/2)

s奇=(n/2x(a1+a(n-1)))/2=(n(a1+a(n-1)))/4

相減有s偶-s奇=n/4x(d+d)=1/2 nd

若n是奇數是同理 s偶=((n-1)/2x(a2+a(n-1)))/2=((n-1)(a2+a(n-1)))/4=(n-1)x(a1+an)/4

s奇=((n+1)/2x(a1+a(n-1)))/2=((n+1)(a1+an))/4

相減有s奇-s偶=2x(a1+an)/4=(a1+an)/2=中間項 (這裡不明白我可以在具體點)

3:其實所有問題你不要急於得出結論,你都要從問題的命題出發,在結合自己掌握的基本公式和定理一推就出來了 高中東西很簡單的

證明如下:題目說某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是常數項不為0的二次函式,那麼我們就可以假設

sn=an^2+bn+c 常數項不為0的二次函式 則有:a和c不能為0

我們可以得到an=sn-s(n-1)=a(2n-1)+b 這裡n不能等於1必須大於1,因為n-1要大於等1

即n從2開始取,這顯然是個等差數列公式因為a(n+1)-an=2a a是不等於0的 而且n要大於等於2

那麼當n=1時有a1=s1=a+b+c 你可以把a1和an (n大於2比較下 a1確實不是他們中一個等差項) 我們仔細點可以注意到如果當c=0是那麼a1就是等差數列中的一項了,這就是題目為什麼說常數項不能為0的原因了。樓主可以自己平時多注意分析下 好多東西在於發現,有條理

等差數列 例題,高階等差數列的例題精講

把首項和公差設出來 解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就行了設首項為a1 公差為d 則 1 a1 a1 d a1 2d 2 9 a1 a1 d 2 a1 a1 d a1 2d a1 3d 4 a1 a1 d 聯立求解 得 a1 d 這個自己算 解不來這個方程的話 我 然後 an a1 n 1 d 算出來帶進去就是通...

等差數列2道題,等差數列2道題

第一題選b,過程如下 根據等差數列的性質 必須掌握的 sn,s 2n sn,s 3n s 2n 同樣也成等比,則而且,公差等於nd,那麼 s10 s5 s15 s10,直接代入可以得到s15 44 第二題選d,過程如下 有題目已知 a2 a5 a8 a1 a4 a7 3d,這個可以很容易得到,即d ...

已知an為等差數列,且a2 8,若等差數列bn滿足b1 8,b2 a1 a2 a3,求bn

解 b2 a1 a2 a3 3a2 24d b2 b1 16 bn 8 16n tn 8 n 16 1 2 n 8n 16n n 1 2 8n 8n n 1 8n 如仍有疑惑,歡迎追問。祝 學習進步!因為為等差數列,a2 8,所以a1 a2 a3 3a2所以b2 a1 a2 a3 3a2 24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