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釋,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2021-04-20 03:23:17 字數 3350 閱讀 9809

1樓:妙心獨運

《道德經》復,又稱《道德真

制經》、《老子》bai、《五千言》、《du老子五千zhi文》,是中國古dao

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

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樓:曹典之

道德經特別深奧,讓所有人向善。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3樓:節盈尾豔蕙

朱子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實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謂之道。

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既闢以後,此道寄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敝。

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費而隱,實無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發見耳,非真常之道也。

以言乎名,虛而無物,實無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觀之《詩》乎!曰: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道不可無稱矣。

須知至無之內,有至有者存;至虛之中,有至實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曰:

鴻蒙未兆之先,原是渾渾淪淪,絕無半點形象——雖曰無名,而天地人物鹹育箇中。此所以為天地之始也。及其靜之既久,氣機一動,則有可名,而氤氤氳氳,一段太和元氣,流行宇宙,養育群生。

此所以為萬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氣在抱也;母者,天地既闢之後,化生萬物是也。

4樓:金湖三河兄弟

道是最初: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無名,道有名,無名的道是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也就是宇宙最初。

道可分天之道人之道。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是天理,人之道是為人處世的理。

陰陽是道: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陰陽之道也就是自然規律。

一是道: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

」這一是極大的一,這一是對立統一的一,這一是一心一意的一,這一是天人合一的一。

陰柔之道: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將欲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 。」水滴石穿,舌勝過牙,男人管理世界,女人管理男人,柔可勝剛,柔弱可勝剛強,這柔弱勝剛強之法是陰柔致勝之道。

清靜是道:老子:「清靜為天下正」。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為什麼會是天下正呢?因為世上最不好的事是亂,而靜可以亂,清靜是清純不雜,清靜是有序的動,安然的動。

無為是道: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無為與清靜有關係,無為有無不為定義著,無為不是亂為而是道在為是合時合境合規律規則的為。

5樓:匿名使用者

道:起點。道的甲骨文金文象形是開始挑水掘土修建道路,引申為起點。

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譯文:「博學的起點,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行為,使人改邪歸正,以臻圓滿善境。」

《大學》起始的「道」只有一種翻譯:「起點、出發點」,即「從頭開始行走到尾」。

《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202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該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引自百科)為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其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讀可謂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對應的第一簡中根本就不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幾個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第一簡

從通行本與《郭店楚墓竹簡》的諸多對比中可發現,文字內容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字之差即會導致意思全變,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的甚至完全變成相反含義,可見通行本已發生了很大的流變,與原本的老子思想已沒有多少關係,現代人以通俗通行本為基礎解讀出的老子思想乃是後人以老子之名創造出來的一個偽老子思想,它是建立在幻影基礎上的空中樓閣,是以玄解玄、故顯高深的自娛自樂;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老子思想,從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入手是最好的,可惜需要有很好的甲骨文基礎才能正確誤讀,也因此,能真正瞭解老子思想的永遠是少數人,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6樓:匿名使用者

道主要有三層意思:

1.道指世界本源,這是延續易經的說法,比較晦澀難懂,可以略過。

道, 《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或者說: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

2.道指思想或統治體制,類似於「採用什麼方式」的意思。

3.道指規律,自然規律或社會行為規律,如:

春夏秋冬為季節規律,內憂外患容易出現政權更迭為社會規律等。

老子道德經到底是講的什麼意思嗎

7樓:武全

道德經是老子西出

復函谷關時與關令制伊喜相逢時,bai被邀,著作出來的du一篇,包含天zhi地自然及人文社dao會學科類的智慧之作。道德經講述了,萬事萬物都。遵循於道的規律在自然的發展執行,自然的生存消亡。

不管你願不願意,道都在那兒存在著,不管你守不守道,道都會從你身邊碾壓而過。合道而行。你將有德。

離道而行,你將傷痕累累。因為道有自身的破壞力。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複製貼上在txt中即可,不必專門找txt的。歡迎指教!網上有啊,快去搜吧。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433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

《道德經》誰講的好,老子《道德經》誰講得最好?

一個筆名叫紫俠狼copy寫得 酷說老子 解讀絕對稱得上是通天徹地,運用現代最新的科學和心理學來闡發古人的學問,實屬罕見的才學。這裡不存在吹噓的成分,我是浙大歷史學博士,起碼的辨別力還是有的,看過道德經解讀版本不下幾十種了,只有 酷說老子 堪稱雅俗共賞,沒有一點故弄玄虛,作者能把極複雜的哲理用簡單的小...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老子《道德經》中的 德 是什麼意思?

孔德之谷,唯道是從。道篇二十一章的原話 可以看出道為本體,德為器用。再馬克思一點,道是世界觀,德是方 所以有道 德二篇 用南師的話說吧,可能不一定完全一樣 德者,得也.就是道的外用嘛.得道的人一定是才全與德全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這就是老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