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老子《道德經》中的 德 是什麼意思?

2021-08-18 04:10:05 字數 5161 閱讀 7156

1樓:擰發條的鳥

孔德之谷,唯道是從。

道篇二十一章的原話

可以看出道為本體,德為器用。

再馬克思一點,道是世界觀,德是方**....

所以有道 德二篇

2樓:匿名使用者

用南師的話說吧,可能不一定完全一樣:-)"德者,得也."就是道的外用嘛.得道的人一定是才全與德全的.

3樓:八極道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這就是老子推崇的“德”,一個國君能“為無為”,便是最高的德——玄德。

4樓:匿名使用者

德這個德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德,老子早就說了是借用名詞,含義甚為深遠。不可能用文字解釋,也不可能依照文字理解。

這裡推薦一個方法理解德,你晚上睡覺是用一隻手捂自己的肚臍眼,注意自己的呼吸,入睡後什麼不管,到早上醒來時再捂肚臍眼,如果你能從入睡到醒來都能捂在肚臍眼上,你就明白什麼是德了。

如果你知道了什麼是老子說的德,那麼你有很多特殊功能,能做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5樓:覺心齋主

1、道德經的德可以理解為德行、品德修養。

2、在道德經中,這個德是不能離開道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體用關係,道是體,德為用。所以對德也就不能單純停留在品德或德行上理解了。

3、道可以描述為,本來具有的、就應該這樣的一種規律、準則或規範;而德就是對道的具體實施,也就是依道奉行者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

4、而老子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上德,這個上德簡單說,就是依道奉行,而不以自己有德來自居,是對無為而無不為的真正實施和體現。

6樓:匿名使用者

得權的錢得勢回答完畢

7樓:孫鈺玲

我認為德應為仁、慈、愛

老子《道德經》中的"德"是什麼意思?

8樓:劉彤彤

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202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該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引自百科)為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其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讀可謂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對應的第一簡中根本就不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幾個字,而是“絕智棄[下+又],民利百[人+不]”

《道德經》的版本有多種,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簡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貴族隨葬的《道德經》版本。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202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比馬王堆帛書本的《道德經》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202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9樓:蘇老溼講乾貨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開啟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祕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道德經》全書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經和後面44章的德經組成。

如果我們只是像普通的書那樣一章一章的去閱讀,確實會讀傻了。

一是因為它自帶有哲學的高深;

二是它不像《孫子兵法》那樣按道法術邏輯嚴密的順序;

所以我們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把它解剖開來才能看明白。

如果我們一刀切開從側面去看《道德經》,就會發現其實《道德經》是由五層組成:

分別是最外層的軍事論;

次外層的政治論;

中層的人生論;

裡層的認識論;

以及最裡層的宇宙論五論組成。

一層一層的解讀,才是《道德經》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們從裡往外一層一層的來看看《道德經》,首先是宇宙論。

在老子的眼中,宇宙或者說世界並不是由所謂的神或上帝創造的,而是由一個他命名叫“道”來創造的,並且道創造後由“德”來供養。

道呢,首先生出一個混沌之氣,然後一分為二變成天地,再逐漸演變出世間萬物。

這個道呢喜歡按照自己設定的原則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標準做,才會需要用仁義來進行約束,仁義約束不住了就會需要用禮儀或者法律來制約。

而這個德呢,是按道的要求養育世界的。

但是德不會去佔有世界、它也不驕傲自滿、不強求世界由它主宰,真正的做到無為而無不為。按德的標準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諧共處的,內在的自我像嬰兒一般純潔,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為一體。

簡單說,這個世界就是道生德養的,我們都得聽“道”和“德”的話。

而世界存在以後,是按道的要求去執行的。

道的要求呢,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事物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來回不斷的執行。所以我們要認識世界,首先就要有對立統一的思想。

但在對立統一里,老子更加註重的是柔弱的一面,他說過“弱者道之用”,就是事物雖然有兩面,但柔弱的一面是勝過剛強的一面的。

所以,認識這個世界,我們還要能夠做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也就是要從事物小的變化中發現智慧,同時讓自己堅守在柔弱的一面。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習、去修煉,做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呢,就是認識對立統一變化的規律,要不斷累積和對立統一相關的知識,首先我們並不需要到處去走也可以認識世界;其次那些看起來難做的事或很繁瑣的事都是可以從簡單細小的事入手的;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快要完成的時候也是最難的時候,要一直堅持到質變的那一刻。

而修煉呢,我們需要要看清世界是禍福相依的,所以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能夠堅持迴歸本源保持本性,有三樣寶物是我們要一直拿著的:一個是慈愛,一個是節儉,一個是不出頭。

總之呢,人活著就是要學習和修煉,才能變得聰明和強大。

瞭解世界,掌握基本的認識方法,其實我們是可以過好這一生的。

上等的人勤奮的遵守道、中等人很難堅持道,下等的人嘲笑道,要過好就要當上等人。

所謂的聖人就是完全按道的要求去做事,堅持做到“四個少”:少點慾望、少說點話、少荒廢時間、少貪圖功勞。

隨著自己的眼界、見識、心胸、修為不斷的變強,自己也能由於內在的充實不斷的去擴張人生,從個人、家、鄉、國到天下不斷的提升境界,活得精彩無限。

從政治上看,對於執政的君主,更需要堅守住道的要求。

因為一流的君主按道治國,百姓可以過的很好但卻不會認為這是君主的功勞,是自己本來就這樣;

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國,百姓認為自己過的好是因為君主賢明所以很尊重他;

三流的君主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百姓被迫遵守法律所以害怕君主;

而最不入流的君主沒有辦法管理好國家,百姓都看不起他。

所以守住道的君主正是把自己一生系在國家上,把百姓的想法當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的時候不隨便更改規則,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戰爭是老子最反對的,因為戰爭帶來不必要的**,是不道的行為,是“不祥之器”。

所以執政者首先做到不憑著自己兵強馬壯去欺負弱小的國家,能不打戰就不打戰,即使打仗也是打自衛反擊戰。

真到了被迫打戰的時候,領導人要能夠用奇謀去作戰,首先自己國家真正的作戰實力不能讓敵人知道,同時打仗將軍不要張揚不要鬥狠,要明白驕傲的軍隊一定失敗,悲憤的軍隊必定獲勝。

等真的把仗打完了、打贏了,那也並不值得高興,應該要用喪禮的方式來對待。

因為打戰本來就是不道的,贏了也不好。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首先我們發現《道德經》正確的開啟方式就是一層一層的剝開。

《道德經》其實是五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這個世界是由道創造出來的,然後由德來進行供養;

第二,世界按對立統一的標準來運作,我們需要不斷做加法學習和做減法修煉;

第三,人的一生應該按無為的方式去活著,做到“少慾望、少說話、少荒廢、少貪功”;

第四,作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無為來治理國家的;

第五,真正遵循道的執政者應該是個反戰人士。

綜上,《道德經》裡的宇宙論、認識論、人生論,其實對應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政治論和軍事論是人如果作為政治領袖應該如何運用。

老子真正要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做人,三觀一定要正。

10樓:匿名使用者

想知道它是什麼意思,首先要了解的是李聃,明白在他的世界中,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在老子的世界中,“道”是萬物的軌跡、規律,是每一個人或物其變化的總稱。

由道德經的目的可以明瞭,“德”是聖人(瞭然變化的人)通過對其變化的瞭解對其加以控制的方法、要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指的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包括如何學習、如何工作、如何找女朋友等,道經的思想起源是易經和河圖。

德則是特指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規律,它在道的範疇內,是道在人類關係上的體現,所以又有“道乃德之本,德乃道之用的說法”。(雖有前人言,但這是我的體會,所以也可以當成是我說的。)

道經有云,上善若水、善之與惡 相去何若、皆知善為善 斯不善已。故,德非眾德,善非眾善。修道者行事,惟道是從,無善惡之分。

12樓:善良的心理導師

道德經》">《道德經》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

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瞭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瞭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糾正具體事物的偏差而復歸到真樸,然後才能順乎於自然,從而一順百順。

13樓:其道生

《禮記•月令》說: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德聖》說:

“道者、德者、一者、天者、君子者,其閉塞謂之德,其行謂之道。”天地之氣是道德本體,致中和,則兩氣相交,然後能自己驗證生天生地生萬物的過程。德就是天地之氣聚合而成。

老子道德經解釋,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 復,又稱 道德真 制經 老子 bai 五千言 du老子五千zhi文 是中國古dao 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 即李耳 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 呂氏春秋 注 稱為 上至經 在漢初則直呼 老子 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 道德經 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 道德經 翻譯...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複製貼上在txt中即可,不必專門找txt的。歡迎指教!網上有啊,快去搜吧。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433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

老子《道德經》中關於德的意思是什麼

嗯 copy 快樂科學大師 已經bai 說的很清楚了,du我就補充兩句。zhi dao 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永生不滅,不生不滅的東西,如果一定要說那個東西是什麼那就是道。那人類社會的道又是什麼呢?或許就是德了,德是人類得以長存的希望。也就是人該走的道。很多人說,既然道無處不在,其無所不能,那為什麼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