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道德經》的成語有哪些

2023-07-25 15:07:38 字數 2791 閱讀 1767

1樓:西亞門

一、玄之又玄。

釋義: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

出自:《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這個道不是一般玄妙,是一個很深奧很玄妙,而且還是玄妙又玄妙,是能通宇宙萬物奧妙一個法門。

二、有無相生。

釋義:有和無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指矛盾雙方的對立與轉化,陰陽相生的關係。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譯文:有和無是互相生成的,難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的,高和下是互相補足的,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是互相應和的,前和後是互相跟隨的,這道理是永恆的。

三、功成不居。

釋義:任其自然存在,不去佔為己有。後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譯文: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誇耀。

四、和光同塵。

釋義: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

出自:《道德經》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譯文: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

五、上善若水。

釋義: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道德經》的內容是什麼?

2樓:彩虹的天

《道德經》bai,又稱《老子》、du《老子五千文》,相傳zhi是道教dao的創始人老子所著專,所以《道德經。

屬》就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

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

3樓:歷史品鑑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經》,一直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難讀懂的經典。

4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一分為二,是道經和德經,上篇是道經,講規律,下篇是德經,講應用。

5樓:德爾哈克子

《道德經》,又抄稱《道德真經襲》、《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

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名句有哪些?

6樓:小林愛生活

《道德經》名句有:

1、無為而無不為。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譯文】處於無為的境界之中,沒有什麼不能做到的。

2、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譯文】聖人常常沒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當作自己的心。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六章》。【譯文】言語無法表達“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說“道”,如果有人在說“道”,肯定不瞭解“道”的真意。

4、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譯文】天下的萬物都產生於“有”,而“有”卻從“虛無”中來。

5、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選自《道德經·第六+三章》。【譯文】聖人自始至終重視細微的小事,不做什麼所謂的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事。

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譯文】執政者要遵循天道、順從人倫,以常規的道理治理國家。但用兵卻要用詭詐、出奇制勝。要取得天下太平,須用“無為”之法、自然之道。

7、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譯文】喪失了大道,才強調道德.喪失了道德,才強調仁愛。喪失了仁愛,才強調正義。喪失了正義,才強調禮法。

8、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譯文】大道一旦講出來,就會感到平淡無味,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不人耳,用起來卻受益無窮。

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選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譯文】合抱的大樹,是從很小的小樹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的土壘起來的;千里的遠行,一步步走才能到達。

10、將欲歇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譯文】要想收斂,必先張開。要想削弱,必先加強。要想廢棄,必先興盛。要想奪取,必先給予。這是知細微之理而收顯著之效。

出自《道德經》的成語有哪些

出自 道德經 的成語有 功成身退 上 善若水 天長地久 目迷五色 金玉滿堂等。1 上善若水 sh ng sh n ru shu 基本釋義 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出處 春秋 老子 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你對《道德經》的理解,求對《道德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註釋 道 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學範疇,老子的哲學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學,其原因皆由 道 生一切。其實在老子的文章中,道 有不可名狀之妙,也是岐...

《道德經》誰講的好,老子《道德經》誰講得最好?

一個筆名叫紫俠狼copy寫得 酷說老子 解讀絕對稱得上是通天徹地,運用現代最新的科學和心理學來闡發古人的學問,實屬罕見的才學。這裡不存在吹噓的成分,我是浙大歷史學博士,起碼的辨別力還是有的,看過道德經解讀版本不下幾十種了,只有 酷說老子 堪稱雅俗共賞,沒有一點故弄玄虛,作者能把極複雜的哲理用簡單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