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論語》的成語出自《論語》的成語有哪些?

2021-03-08 11:55:44 字數 6537 閱讀 8501

1樓:童話

其中有的的成語,有的是常用的短語,有的現在的意思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意思,有的是由原文引申出來的,還有的也許不是孔子第一次說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溫良恭儉讓

和為貴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從心所欲(隨心所欲)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義勇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

朝聞夕死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見賢思齊

父母在,不遠遊

朽木不可雕

聽其言,觀其行

無欲則剛

不恥下問

三思而後行

愚不可及

輕裘肥馬

文質彬彬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舉一反三

臨事而懼

三月不知肉味

生而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空空如也

循循善誘

欲罷不能

逝者如斯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過猶不及

克己復禮

非禮勿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四海之內皆兄弟

**之美

察言觀色

以文會友

名正言順

一言興邦

欲速則不達

臨危授命(見危受命)

以德報怨

怨天尤人

仁人志士

殺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下不忍則亂大謀

當仁不讓

有教無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崩離析

血氣方剛

殺雞焉用牛刀

色厲內荏

道聽途說

患得患失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學而優則仕

天下歸心

2樓:匿名使用者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2不恥下問:

不以向比自己的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3飽食終日:

指吃飽了反整天什麼正經的事也不幹

4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不到學生而又不說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

5不惑之年:《論語·為政》

人到一定年齡就能掌握不少知識,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6不念舊惡:《論語·公冶長》

不記往日的仇怨

7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日夜不停

8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不也是很快樂的嗎?

9不知所措:《論語·子路》

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10**之美:《論語·顏淵》

指成全別人的好事或實現其願望

11分崩離析:《論語·季氏》

形容國家或集體**瓦解,不可收拾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原意是已經使他來了,就要使他安心。現多表示既然來了,就要安下心來13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備、追究

14家喻戶曉:《論語·泰伯》

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

1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看到有利益,先想一想該不該得

16見賢思齊:《論語·里仁》

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要向人家學習、看齊17盡善盡美:《論語·八佾》

形容事物達到完善無缺的境地

18侃侃而談:《論語·鄉黨》

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19喟然長嘆:《論語·先進》

長長的嘆息

20名正言順:《論語·子路》

原意是:名分不正道理就不通。後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21遷怒於人:《論語·雍也》

受甲的氣向乙發洩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3樓:北躍佔荌荌

溫故知新

出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的成語有哪些?

4樓:啊桐的小官人丶

言而有信  眾星拱月    溫故知新   既往不咎    不恥下問

(1)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

釋義: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2)眾星拱月[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釋義: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 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出自:徐遲《搜盡奇峰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一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眾星拱月,環繞著好些較小的紅寶石。」

(3)溫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

釋義:溫:溫習;故:舊的。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4)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

釋義:咎:責怪。 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出自:《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5)不恥下問[ bù chǐ xià wèn ]

釋義: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樓:茂翱聞紫南

言而有信

巧言令色

三十而立

溫故知非禮勿聽新

見義勇為

不恥下問

愚不可及

舉一反三

臨事而懼

非禮勿聽

非禮勿視

怨天尤人

出自《論語》裡面的成語有哪些?

6樓:夜璇宸

言必有中、來者可追、不恥下問、舉一反

三、空空如也、上智下愚、不知所措、言而有信、各不相謀

一、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解釋】: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譯文】:夫子要麼就不說話,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二、來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解釋】:可追:可以補救。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譯文】:過去的不能挽回彌補,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三、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他聰敏勤勉而愛好學習,又謙虛下問

四、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釋】: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成功不高興,驅逐事件不勸諫,既往不咎

五、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六、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解釋】: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譯文】:有農夫問到我,一無所有的意思。

七、上智下愚 [ shàng zhì xià yú ]

【解釋】: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孔子說,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不能夠改變。

八、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路》:「**無所措手足。」

【譯文】:所以人民沒有心神慌亂

九、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譯文】: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十、各不相謀 [ gè bù xiāng móu ]

【解釋】: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孔子說:『道不相同,不能相互商量

7樓:素顏以對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慎終追遠——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

貧而樂道——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告往知來——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眾星拱北——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

北辰星拱——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

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從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犬馬之養——供養父母的謙辭。

《論語》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學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會的發展,各種現實的原因,對他也不無影響。

《論語》也記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積極意義的東西,例如薄賦斂、舉賢才、節用、愛人、使民以時、有教無類、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生活經驗和詩論,更值得我們重視。《論語》中許多十分精闢的格言,正是這些可貴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它的文學性主要是語言富於形象,往往用極簡練的言詞寫出人物的神情語態和性格特徵。

8樓:蟹蟹小巫女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2不恥下問:

不以向比自己的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3飽食終日:

指吃飽了反整天什麼正經的事也不幹

4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不到學生而又不說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

5不惑之年:《論語·為政》

人到一定年齡就能掌握不少知識,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6不念舊惡:《論語·公冶長》

不記往日的仇怨

7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日夜不停

8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不也是很快樂的嗎?

9不知所措:《論語·子路》

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10**之美:《論語·顏淵》

指成全別人的好事或實現其願望

11分崩離析:《論語·季氏》

形容國家或集體**瓦解,不可收拾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原意是已經使他來了,就要使他安心。現多表示既然來了,就要安下心來13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備、追究

14家喻戶曉:《論語·泰伯》

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

1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看到有利益,先想一想該不該得

16見賢思齊:《論語·里仁》

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要向人家學習、看齊17盡善盡美:《論語·八佾》

形容事物達到完善無缺的境地

18侃侃而談:《論語·鄉黨》

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19喟然長嘆:《論語·先進》

長長的嘆息

20名正言順:《論語·子路》

原意是:名分不正道理就不通。後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21遷怒於人:《論語·雍也》

受甲的氣向乙發洩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出自論語成語,出自《論語》的成語有哪些?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溫良恭儉讓 和為貴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從心所欲 隨心所欲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義勇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 朝聞夕死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見賢思齊 父母在,不遠遊 朽木不...

出自《論語》裡面的成語有哪些,出自《論語》的成語有哪些?

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一日三省 行有餘力 言而有信 精益求精 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 從心所欲 因材施教 論語 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學而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 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 學而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 學而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

出自《論語》《孟子》《莊子》成語和成語的意義

表示嚮往美好事物 魂牽夢縈 夢寐以求 表示不切實際幻想 白日做夢 南柯一夢 黃樑美夢 黃梁一夢 表示時局變換無常 恍如夢境 夢幻泡影 表示突然醒悟過來 大夢初醒 如夢方醒 白日作夢 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 白日做夢 白日做夢 大白天做夢。比喻根本不能實現的夢想。半夢半醒 指睡眠尚未清醒。痴人說夢 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