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需要怎麼做?需要什麼證據

2022-02-07 03:21:05 字數 4292 閱讀 5263

1樓:匿名使用者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之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2.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去你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

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不給職工申請的,工傷職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自己到單位所在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4.因為各地區在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所以建議你在申請前撥打12333諮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2樓:

工傷認定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3樓:易屬兩儀

請按這個流程去申報工傷認定

個人申報工傷認定的時效期限為一年。

4樓:衛令禕

1、受傷後一年內應該儘快向勞動局申報工傷認定,否則超出申報時效;2、工傷停工留薪期工資待遇不變且不能和你解除勞動關係,工傷索賠遲早會和單位鬧翻,所以你沒必要顧慮,儘早申報利於工傷認定,。

工傷打官司需要什麼證據

5樓:匿名使用者

需要用工關係證明(例如合同),工資流水、各類賠償專案的相關證據,例如醫療費的票據,殘疾賠償金得有殘疾鑑定報告 ,誤工費、營養費、護理費得有三期鑑定,後期醫療費用得有後期醫療費用評估等證據。

工傷認定範圍:

我國原勞動部2023年釋出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工傷的範圍作了明確規定。職工由於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其範圍為: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係到本單位重大利益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於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時間和區域內,由於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於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後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救、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7.因公、因戰致殘軍人復原專業到企業工作後舊傷**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因突發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後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9.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屬工傷。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受傷指的應當是在合理時間、路線上發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工傷鑑別方法:

工傷,是相對於非因公負傷而言,是因公負傷的簡稱。之前由於體制的原因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因工作原因負傷致殘通常採用該術語。

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已經適用於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公傷只存在於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人員。

對於與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之間形成勞動關係的其他工作人員仍然適用工傷。

工傷與公傷的區別是:

主體及相互間關係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係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係不屬於勞動關係,帶有行政屬性。

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

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

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

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

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6樓:哆啦咪發嗦哆嘻

1 、職工(包括農民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 30 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機關(以下簡稱「工傷認定機關」)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 1 年內,可直接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3 、申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 1 )工傷認定申請表(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 2 )勞動合同文字及影印件或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係 ( 包括事實勞動關係 ) 的證明材料;

( 3 )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 4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工傷認定機關應當當場或在 15 日個工作日內下達《工傷認定補正通知書》。

5 、工傷認定機關對申請不予受理的,下達《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通知書》並說明理由。

6 、工傷認定機關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稽核需要對事故傷害或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進行,並出示執行公務證件。職工或者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7 、工傷認定機關自決定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 60 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在 20 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書》分別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和用人單位或者訴訟**人,並抄送經辦機構。送達《工傷認定決定書》時應填寫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回證。

8 、工傷認定結束後,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至少儲存 20 年。

9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7樓:靜靜回憶史事

勞動仲裁需要什麼證據

8樓:baby無知的螞蟻

主要是工傷認定書,和勞動能力鑑定書以及醫療費用發票和清單等。

工傷認定書是為了判定事故是否是屬於工傷,而勞動能力鑑定書是根據傷殘等級計算的賠償金額的資料**之一。

9樓:匿名使用者

證明你們有勞動合同 或者是可以證明你在他那裡工作 然後證明你在工作期間受的傷 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

10樓:周律師說

1、首先要申請工傷認定,這是享受工傷待遇的前提條件;

2、再申請勞動能力鑑定確定傷殘等級;

3、如果不能同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工傷待遇問題,去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按工傷等級支付相關工傷賠償金;

4、工傷維權程式比較複雜,如果自己不熟悉,建議委託律師**。

1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然後直接向法院起訴

12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後,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準發放;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鑑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額;

4.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工傷職工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撥打12333諮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欠款起訴需要什麼證據,欠款起訴需要什麼證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一般情況下,債務糾紛案件原告應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 1 身份證明 2 證明債務存在的證明 合同 收據 借據 欠據 協議 信件 電報等 3 債務人償還欠款及利息的證據 4 利息計算方法 起止時間 依據 5 擔保或者抵押的證明材料 債務轉讓的證明材料 6 請求訴前財...

工傷評殘需要什麼,工傷評殘需要什麼資料?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的規定被診斷或者鑑定為職業病 在停工留薪期接受 的,應當自停工留薪期滿之日起60日內,申請進行勞動能力鑑定。進行勞動能力鑑定,應當由用人單位 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 由省經辦機構徵收工傷保險費的,向省直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 ...

請問工傷認定怎麼做廠子會幫你做工傷認定麼廠子有社會保險

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都有權申請工傷認定。附有關法律條文供參考。謝謝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