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2021-03-04 00:20:29 字數 5156 閱讀 5361

1樓:

義務教育《語文課bai

程標準du》前言部分提出:"語文課程對繼承zhi和弘揚dao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版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權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認識中華民族的豐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在此理念指導下,以國學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在語文教科書中得到了應有的體現,不論是經典名著,還是諺語民俗等,都是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2樓:不雨亦瀟瀟

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瞭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準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 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週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

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

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複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 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

3樓: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

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賢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資產。在課程多樣化的今天,融國學經典於語文教學,借國學經典來提升能力,已經成為彰顯語文學科特點、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嘗試,也是讓語文教學實踐 「文」起來的一種策略。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呢?

如何有效的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育中

4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把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提高,社會文化事業日益豐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國人對文化教育需求的逐漸增加。2023年北京奧運會和2023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振奮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起了國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國學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這兩年高考中,提高語文考試分數至180分,加強當前孩子對國學的學習,在正規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掀起了國學教育的熱潮。

一、什麼是國學教育

20世紀**十年代以來,關於國學的概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有過較全面的論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均包括其中;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

「國學教育」的內涵,也因此分為狹義和廣義之分。我們這裡要**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就是狹義層面上的含義,即對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教育。通俗地來說,就是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以更好地豐富我們素質教育的內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意義

1、國學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

國學中的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這些優美的詞句被萬口傳誦,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已經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優秀的古詩詞不但情理趣兼備,易於誦記,而且能啟迪人的心智,真正讓學生受用一輩子。通過誦讀經典名作,如《**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孟子》等蒙童教材,可以教授學生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而且可以對小學語文課文的學習得到有益的補充,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文字素養。

2、國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使得功利主義盛行,人文精神衰微,在日常的對青少年教育中,偏重於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們不否認思想品德課程的正面引領作用,也不否認以現代科學為學科基礎的心理諮詢的疏導作用,但我們更看重的是文質兼美的流傳千古的國學對學生人格精神的滋潤,國學教育就如同杜甫老先生筆下的春雨,對啟迪學生的心靈和健全學生的人格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歸》,便於規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歸》中的講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講的就是一種為人的規範,一種處世的準則。

首先是「孝悌」,「百善孝當頭」,做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謙恭有禮等。再如《論語》、《孟子》中的思想,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瞭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準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近幾年我校為了弘揚國學文化,每期開展詞語聽寫比賽,來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通過比賽,孩子們的基礎更紮實。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週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

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在我們學校,教導處給不同年級安排了不同的 經典誦讀課本,每天早上我校書聲琅琅,沐浴在濃濃的國學氛圍裡。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

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複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學經典,我校每年都會舉行經典誦讀比賽 ,形式多樣,有朗誦、誦讀、情景劇表演、武術等,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項比賽中,既鍛鍊了孩子們的膽量,又能提高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展示自己,因此深受領導及家長的好評。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國學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國學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國學教育跟著潮流來,又隨著潮流走。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國學文化迴歸的重要性。為此,我們必須拓寬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新途徑,開展新國學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

5樓:嘟嘟包姐姐

建議用故事的形式講一些國學的經典故事和禮儀。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採用表演的形式,演繹一些國學的經典,這樣會讓小朋友更有參與感,學習效果也更好。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

6樓:半山樹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學生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還有利於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現在本人就將在語文課上如何進行國學教育及一些淺顯的見解總結如下:

一、利用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標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欣賞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學國學的基礎。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孩子們走近我們的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

一個漢字就是一部簡易的歷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班班通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

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形象的印象,寓教於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學」字,上面兩邊是兩隻手,表示合力辦學;中間是金「爻」,表示讀音;下邊是個房子,房子裡有個「子」,表示教孩子讀書。所以,「學」本來意思是學習,引申為學校。另外,還可以科學地安排書法、古詩等傳統文化進入語文課堂教學。

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姿勢端正、字型工整。老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和壓力。寫字教學中可融入書法教學,因為漢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美,教學中每週都有一節寫字課,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範。

這樣孩子對字的字形,演變等都有了瞭解和練習。

二、詩詞吟誦.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誦讀詩

如何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情感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開展情感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對於引導小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為此,本文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對學生髮展的作用,合理應用教材,抓住一切情感教育的機會,將抽象的情感教育內容具體化,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教育 感染和激勵,...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成語教學,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在課堂裡,教師包辦的事情要儘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儘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 情感呼應的園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的古詩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形式多樣,語言精練,思想深遠,記錄了中國當時政治 經濟 軍事 ...

如何在課堂中滲透國學經典誦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經典

國學,是祖國幾千年bai的優秀傳統du文化的積澱,博大精zhi深。在教學實dao踐中,滲透國學經專 典教育是時屬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教師要學習和傳播國學經典,努力營造課堂的國學文化氣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薰陶。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國學經典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