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曾不的曾發什麼音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讀音

2021-03-07 00:17:43 字數 2782 閱讀 7619

1樓:116貝貝愛

文言文的曾有兩種讀音:

1.[ zēng ]

出處:周朝·尹吉甫《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白話譯文:誰說黃河廣又寬?難以容納小木船。誰說宋國很遙遠?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2.[ céng ]

出處:戰國時期·劉向《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白話譯文:老臣腿有疾患,不能走的太快。

曾拼音;zēng céng,注音:ㄗㄥ ㄘㄥˊ,部首:曰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2畫

五筆:uljf,倉頡:cwa,鄭碼:udlk,四角:80606,結構:上下,電碼:2582

區位:5288,統一碼:66fe,筆順: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釋義:[ zēng ]

1.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祖(祖父的父親)。~孫(孫子的兒子)。

2.增。

[ céng ]

1.副詞。表示從前經歷過:未~。~來過。

2.層。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曾祖[zēng zǔ]

祖父的父親。

2.慣曾[guàn zēng]

經常。3.曾颸[zēng sī]

高風,大風。

4.孔曾[kǒng zēng]

孔子與其**曾參的並稱。

5.曾父[zēng fù]曾祖。

2樓:匿名使用者

《辭源》(2023年修訂)在「曾」的字條中,這樣解釋:

曾1,zeng1,作滕切,平,登韻,精。(四)乃。《詩·衛風·河廣》: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

曾不崇朝。」《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而讀ceng2,只有兩個義項:(七)嘗,曾經。(八)重疊,通「層」。

「曾不知老之將至」?如果是這類「曾不」,應該讀zeng1。

《辭海》(2023年版):

曾(一)(zeng1增),①乃。《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曾(二)(ceng2層),①嘗,曾經。②通「層」,重疊。

《漢語大字典》(2023年):

曾(一),zeng1,《廣韻》作滕切,平登精。蒸部。  ①副詞。

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八部》:

「曾之言乃也。」《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

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曾(二),ceng2,《廣韻》昨稜切,平登從。蒸部。①副詞,表示動作行為已經進行,相當於「嘗」、「已經」。②深。③通「層」。

《漢典》:

曾zēng,3. 竟,簡直,還(hái):「以君之力~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曾céng,1. 嘗,表示從前經歷過:~經。未~。何~。~幾何時。2. 古同「層」。

而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23年)中,「曾」的讀音似乎與上面幾種工具書不同。曾2,ceng2。⑥副詞。2)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竟」、「卻」、「簡直 「

另有成語 曾(zeng)不慘然

這裡的曾應該和「曾不盈寸」中的「曾」同義。

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讀音

3樓:迷兒

曾有兩個讀音:zēng和céng

讀zēng時基本字義:

1. 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親屬:~祖父。~孫。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簡直,還

4. 姓。

讀céng時基本字義:

1.嘗,表示從前經歷過:~經。未~。何~。~幾何時。

2. 古同「層」,重(chǒng )。

其中《核舟記》中:

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讀zēng《愚公移山》中: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讀céng

4樓:匿名使用者

曾子是一個人名,讀zeng。

5樓:匿名使用者

曾讀zeng 是一個姓氏。

6樓:達雁伯水

先說熟悉的céng的讀音:常用的共有意思有三種:(1)曾經: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2)尚,竟然: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3)通假字「層」: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望嶽》zēng的讀音:

(1)姓氏的一種: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韓非子》(2)通假字「增」: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曾益其所不能。——《孟子》(3)固定用法,和高連用,高曾,指祖父先輩。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

曾不能以一瞬。對的讀音是為céng,意為:要是從那變化的角度來看,那麼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竟然)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來的狀態。對不起我也拉下來了

「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讀音是什麼?

7樓:迷兒

曾有兩個抄讀音:zēng和

襲céng

讀zēng時基本字義:

1. 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親屬:~祖父。~孫。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簡直,還

4. 姓。

讀céng時基本字義:

1.嘗,表示從前經歷過:~經。未~。何~。~幾何時。

2. 古同「層」,重(chǒng )。

其中《核舟記》中:

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讀zēng《愚公移山》中: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讀céng

《捫蝨詩談》的翻譯,文言文《曾鞏傳》翻譯

捫蝨新話 兩集八卷,二百條。宋史 藝文志 著錄於子類 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存目著錄於子部雜家類,稱其書 考論經史詩文,兼及雜事,別類分門,頗為冗瑣,詩論尤多舛駁,大旨以佛氏為正道,以王安石為宗主。據自跋,上集當成於紹興十九年 1149 下集當成於紹興二十七年 1157 文言文 曾鞏傳 翻譯 曾鞏傳...

關於徐渭的文言文,什麼叫做文言文

徐渭,字文長,是山陰的秀才,名聲很大。薛公蕙 薛蕙,字君採,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 主持越中的考試時,驚奇他的才能,把他看作國士 一國之士,舊稱一國中的傑出人物 然而命運不好,屢次應試總是失敗。總督胡宗憲 浙江巡撫。中丞,明代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史出任外省巡撫,故稱巡撫為中丞 聞知此事,延請他為幕府賓客。...

關於知音的文言文,關於文言文的

高山流水 伯牙 子期,經典的知音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