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使人靈秀,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說明了什麼道理

2022-09-23 01:11:26 字數 4183 閱讀 9259

1樓:滄海半杯

「讀詩使人靈秀」。

這是誰說過的話?大概你想不到,它出自一個哲學家和科學家之口。這位哲學家和科學家就是英國唯物主義和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弗蘭西斯·培根。⑴

我們知道培根,首先來自他那句幾百年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然後,還因為他的那段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密,格物之學使人深沉,道德哲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⑵

這段名言早已為中國人所熟知,但我們似乎還沒有去認真地思考**過其深邃的含義。尤其是那句「讀詩使人靈秀」更沒有放到過心上,以至於乍一聽不知其為誰言。不知博友們有否同感?

近來,翻閱收藏的報紙,見有一篇介紹《培根論說文集》的文章。⑶作者擷取培根的這段名言較為詳盡地闡述了它蘊含的巨集遠心思和智識慧見。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不但給我們提供殷鑑,而且承載著文化的基因。

「數學使人精密」。數學一直被視為一切科學的皇冠。培根的慧見在於,他不單單把數學作為科學的工具,而且發現數學具有修身養性的作用。

「格物之學使人深沉」。「格物之學」直譯為「自然科學」,在近代它指研究自然界的最一般原理的學問。

「道德哲學使人莊重」。現在,我們常將「倫理」與「道德」連用,用今天的話講,倫理是道德的外顯,道德是倫理的內化。

「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邏輯」仍然指傳統的亞里斯多德的邏輯,確切地說是指三段論邏輯。培根也很重視修辭學,他的作品達到了思想與修辭技巧的完美統一。

至於「讀詩使人靈秀」,文章是從這三方面理解的。

其一,讀詩可以培養人的詩性。詩人是人格化的詩性,他們比往常人更為敏感,因而更能體認一個時代的痛苦與危機。

其二,讀詩可以瞭解文學的興旺衰落。詩不但是文學的源頭,而且是微縮的文學。詩的凋敝映照出文學的衰落。

其三,讀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的想象能力。很難設想,輕視想象力的文學還配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嗎?!

讀過文章,頗受啟發。我為此翻閱過培根的《培根論說文集》,培根對他的論點並沒有論述,所以文章對「讀詩使人靈秀」這句話的理解和闡述應該是相當準確和精闢的。記得當年朱光潛先生曾寫過一篇關於讀詩的文章,寫得相當精彩,可以作為培根這句話詮釋的很好補充。

讀詩是培養人的情趣的最好媒介。「一個人不歡喜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下呢?因為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

一部好**或是一部好戲劇都要當作一首詩看。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緻。如果對於詩沒有興趣,對於**戲劇散文等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

……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戲劇及其他種類文學。」「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賞詩的人們不但對於其他種種文學可有真確的瞭解,而且也決不會覺到人生是一件乾枯的東西。

」讀詩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各人的天資不同,有些人生來對於詩就感覺到趣味,有些人生來對於詩就絲毫不感覺到趣味,也有些人只對於某一種詩才感覺到趣味。但是趣味是可以培養的。

真正的文學教育不在讀過多少書和知道一些文學上的理論和史實,而在培養出純正的趣味。這件事實在不很容易。培養趣味好比開疆闢土,須逐漸把本非我所有的變為我所有的。

」「對於某一種詩,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一種新收穫;從偏嗜到和他種詩參觀互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價,是對於已征服的領土築了一層更堅固的壁壘。……趣味很少生來就廣博,好比開疆闢土,要不厭棄荒原瘠壤,一分一寸地逐漸向外伸張。」

對詩的欣賞和寫作是變化發展的。「像一切其他藝術一樣,詩要說的話都必定是新鮮的。」「詩的疆土是開發不盡的,因為宇宙生命時時刻刻在變動進展中,這種變動進展的過程中每一時每一境都是個別的,新鮮的,有趣的。

所謂『詩』並無深文奧義,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見出某一點特別新鮮有趣而把它描繪出來。這句話中『見』字最吃緊。特別新鮮有趣的東西本來在那裡,我們不容易『見』著,因為我們的習慣矇蔽住我們的眼睛。

」「詩人和藝術家的眼睛是點鐵成金的眼睛。生命生生不息,他們的發見也生生不息。」

此生也讀過一些詩,但讀詩的好處倒沒有怎麼認真想過。由此,從兩位大學者這裡悟到自己心中尚有「荒原瘠壤」也,需「開闢疆土」了。

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說明了什麼道理

2樓:匿名使用者

讀史使人明智(學術隨筆)

□宋希仁

「讀史使人明智」,這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讀史要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歷史發展的規律,進而理性地參與歷史。

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自覺的。讀史就是人類思考自己過去的活動,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並自覺把握人生的現在和將來。

人類在經歷重大歷史事變之後,總要考察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思考避免重犯歷史錯誤的途徑和方法。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以古為鑑,可知興替」,就是以史為鑑認識世事興衰的因緣,也意味著認識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

讀史使人明智,就是在歷史中找出評價的尺度,對過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觀評價。歷史的評價是無情的,也是客觀的。真假、善惡、美醜,不但有現實的評說,更有歷史的評判。

能評判的歷史當然是人類的真實歷史。真實的歷史,是包含著無數相互聯絡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類活動的歷程。寫史的人,可能把歷史寫成動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種前提和意圖下的推論,或者任意編造。

但是,歷史自有其客觀的不容否認和歪曲的事實。歷史之所以能夠評判,就在於它的發展遵循著自身的規律和普遍性原則,因而擁有評判一切的最高權力。這種權力,來自創造歷史的人民。

人民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也是對歷史中的一切人和事作出最後評判的力量。

有歷史學家認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讀史應以現在的眼光、根據現在的問題來看過去。過去是現在的根據,現在包含著過去、預示著將來。

理想的將來產生於充實的現在,現在只有與過去和將來相聯絡才有意義。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將來。因而,讀史既需要解讀往事,又要放眼將來,這樣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歷史洞察力。

歷史更替,世事歸真,亦歸正。讀史就要借歷史事實以求其是,一求其真,二求其正。歷史之中有哲學,要從哲學的角度去讀歷史,即從歷史發展的思想和邏輯的角度去認識歷史的興衰進退。

要把歷史當作人類活動的事實去看,更要把歷史當作哲學去讀。歷史過程不是單純的事件過程,而是行動的過程,有其思想的內涵,讀史所要求索的正是這個內在的思想和邏輯。讀史使人明智,哲學則使人沉思。

只有把歷史當作哲學去讀,通過紛亂的事件去把握人類活動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讀史以明智。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3樓:海里幸福的獅子

「讀史使人明智」,這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名言。

意思是說,讀史要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歷史發展的規律,進而理性地參與歷史。

讀詩使人靈秀,是說自己要領悟詩的意境和精神,進而讓自己的言談舉止都會變得「靈秀」。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深刻,…

4樓:善佩杉詩貝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被優秀金典所吸引。一些有意義的書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史書記載了上千年的歷史,縱觀歷史,可以從中你、學到好多,瞭解歷史發展演變。

進而使人變得聰明。數學嚴密的特點、深刻的道理使我們對待數學會一絲不苟,是思維變得深刻。所以無論學什麼都會影響人們的言行。。。

5樓:匿名使用者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數學不好所以我 淺顯 倫理不深刻 輕薄 邏輯混亂 狡辯 不學無術 無格

7樓:匿名使用者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如蘇軾言「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了這般持久的「詩書」的薰陶,自然會使人的氣質談吐不凡,言行舉止也不一般。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西方的大師還是東方的智者,大家在談到人性和學識的問題上時,都不約而同的承認了學習知識對於塑造人的氣質性格的決定作用。而當一個人把簡單讀書的過程自覺地轉換成學習研究的過程時,那麼知識對於個人已經從「消遣」、「裝飾」轉變成了「才幹」。

當然,在談到人性與學問、實踐三者之間的關係時,培根也提出,「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經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換句話說,只實踐不求學問,或者一味求學問而不實踐,同樣對人性無益。有豐富經驗的人,如果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往往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而盲目信從書本,忽視客觀實際和實踐的作用也同樣會使人陷入教條主義的困境。

8樓:ccsmile殿下

可以說從全面角度看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中的明智啥意思,為什麼說讀史使人明智

歷史就是從時間的大 復維度上體察世制界的興衰更替,熟讀和品味歷史可以讓人能夠擁有深刻的審慎之力,在面對世間百態時展現出非凡的睿智與豁達,並能夠泰然而處之,同時去思辨和洞悉其中的歷史客觀發展規律,讓自己建立起一套對週遭事物的辨識體系。以上就是個人對 明智 二字的感悟 為什麼說讀史使人明智?1 讀史可以...

為什麼說讀史使人明智

1 讀史可以看到來別人的正確與錯誤 源,從而使自己bai面對同樣或類似的事件時du,做出最好的判斷,從而起zhi 到使人dao明智。2 這是英國哲學家佛朗西斯培根的話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3 世上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是當代人對於歷...

18分)讀史使人明智。回顧歷史上的重要改革與改革過程中的爭

1 公元前4世紀中期 或公元前356年 實質是要不要變法 改革 之爭。這場爭論之後,秦孝公重用衛鞅,讓其主持秦國變法。6分 2 宋神宗。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因而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4分 3 維新派,康有為和梁啟超等,興民權 制定憲法,設立議院。4分 4 歷史上的重要改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