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與施恩不圖報之間的關係

2022-04-19 06:26:50 字數 5580 閱讀 5005

1樓:馬小文

以德報抱怨,原句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意為:

一個學生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養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

」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

一直以來,我們都曲解了孔老夫子的意思,把以德報怨立為人生道路上的標杆。其實孔子的意思就是用「用善行回報善行,用懲罰回報惡性。」這才是以德報怨的正確的詮釋。

「施恩圖報非君子,知恩不圖報是小人。」何為施恩不圖報呢?「施」恩,就給別人做恩惠,幫助別人,但自己卻不求回報。

樂善好施,是現今社會所需要以及弘揚的一種風氣,施恩不圖報也正是樂善好施之人。然而「以德報怨」與「施恩不圖報」是站在兩種不一樣的立場上所說,「以德報怨」可以是是「施恩不圖報的」前者,前者在以德報德,後者施恩不圖報,兩者相結合,這就是倫理所弘揚應有的態度。還有一種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的說法,可在人類發展的途中,一直都是堅持以善為本,惡為極的道路。「人本善,性本惡。」人生來本就是善的,我們更要宣揚人本善,但也不要忽略人的惡性。

要做到以德報德,施恩不圖報。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句話如何解釋?

2樓:喜帖街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直報怨

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論語》中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對此大多數人都認為,對方對我好,我也對他好,就是「以德報德」,別人對我不好,我就對其還以顏色,就是「以直報怨」。我說,這種認識是小人的認識,不是聖賢的觀點。

以怨抱怨

「以怨報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視、怨怒對待仇視、怨怒的意思,實為不可取。其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3樓:千與千與尋與

你好!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感激、恩德來報答恩德。

對於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響,內心不存貪嗔痴,用真誠心。正直的原動力是真誠。對於別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來回報他人。

希望可以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

4樓:匿名使用者

用良心和美德善待對自己惡劣的人,對那些待你好的人們又該用什麼回報呢?矯正那些對你惡劣的人的態度,讓他們理解自己的錯誤,讓事情迴歸常理的範圍(即可),那對於那些以忠厚待你的人,你自然就可以用你的德行回報他們了;這段理解是參考孟子解讀的,年輕時讀《公羊傳》言「九世之仇猶可報」,後讀孟子、論語,反反覆覆,輾轉幾度,所揣摩出來的,不是仇殺報復,而是「矯枉以正」,錯的就該糾正,君子做的事,是天地的尺度,而不是刑人的刀斧。論語告訴的,是君子的操守,這操守中的精髓,是現代人難以理解的「正 義」,是對「義」與「中」的堅持;錘鍊自己,成為衡量「義」的尺度,而自身保持「守中克己」不被情感左右判斷,不被世俗影響決斷;君子之道,真是難啊...

一家之言,僅供參閱;不悅之處,煩請哂笑而過,莫作糾結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句話如何解釋?

5樓:喜帖街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直報怨

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論語》中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對此大多數人都認為,對方對我好,我也對他好,就是「以德報德」,別人對我不好,我就對其還以顏色,就是「以直報怨」。我說,這種認識是小人的認識,不是聖賢的觀點。

以怨抱怨

「以怨報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視、怨怒對待仇視、怨怒的意思,實為不可取。其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6樓:工程任曉

回答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直報怨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論語》中記載:「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對此大多數人都認為,對方對我好,我也對他好,就是「以德報德」,別人對我不好,我就對其還以顏色,就是「以直報怨」。我說,這種認識是小人的認識,不是聖賢的觀點。

以怨抱怨「以怨報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視、怨怒對待仇視、怨怒的意思,實為不可取。其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7樓:雙魚郭二小姐

以直報怨的意思不是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是以公平正直的方式對待怨恨。以德報德,就是人家對我有恩,我一定用更好的恩情回報

8樓:京湛枋

和tu儘快給個機會吃個飯回家都是大偵探還特意過得很具體

怎樣理解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9樓:倩兒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用自己的德行和良善去對待傷害你的人,那你拿什麼來對待於你有恩的人呢?

一、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二、翻譯

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說:「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三、出處

《論語·憲問》

10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又見,《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又將白金百兩,送與庵中老尼,另封**十兩,付與老尼啟建道場,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對於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響,內心不存貪嗔痴,用真誠心。正直的原動力是真誠。對於別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來回報他人。

直的意思是跟寬厚的心量有著莫大的關聯,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讓他們覺悟。直,不管從古漢語還是從現代語中,都跟法律、懲戒是沒有直接的關係。法律的懲戒是一種手段,需要有足夠的真誠心,和足夠的心量和足夠的智慧來運用。

也就是,直是與純淨純善的內心是一個涵義,而表露出來的行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假如法律淪為以怨報怨的工具,則正義不存,黑白顛倒,人心淪喪。「以直報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夠的道德修養為基礎才能真正得以實施和產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饋,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擊。不可一味姑息從而縱容罪惡擴散而良善喪失,也不可挾私加重報復。

11樓:娛樂大賞連連看

[郭德綱語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中就是這樣,只不過現代人自作聰明,斷章取義,教我們要以德報怨,把我們都教成了偽君子,我們真是冤枉。孔子是教我們以直報怨,你對我好,那我一定要對你好,你對我不好,除非你是我的父母,不然我沒有理由對你好。這樣叫做人,但是你對我不好,我不能以怨報怨,我們應該以直報怨,也就是公事公辦。

直是公正的意思。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什麼意思)

13樓:十三貝勒爺

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最早出自《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又見,《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又將白金百兩,送與庵中老尼,另封**十兩,付與老尼啟建道場,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怎麼樣?」 孔子回答:「這樣做該如何面對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正直回報傷害,用恩惠報答恩惠。」

原文翻譯

直:(zhí)《形》坦誠面對。更準確來說,就是公平。

德:(dé),第一個德《動》感激;第二個德《名》恩德,恩惠。

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說:「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感激、恩德來報答恩德。」。

對於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響,內心不存貪嗔痴,用真誠心。正直的原動力是真誠。對於別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來回報他人。

直的意思是跟寬厚的心量有著莫大的關聯,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讓他們覺悟。直,不管從古漢語還是從現代語中,都跟法律、懲戒是沒有直接的關係。法律的懲戒是一種手段,需要有足夠的真誠心,和足夠的心量和足夠的智慧來運用。

也就是,直是與純淨純善的內心是一個涵義,而表露出來的行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假如法律淪為以怨報怨的工具,則正義不存,黑白顛倒,人心淪喪。「以直報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夠的道德修養為基礎才能真正得以實施和產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饋,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擊。不可一味姑息從而縱容罪惡擴散而良善喪失,也不可挾私加重報復。

作品賞析

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是「以直報怨」。這是說,不以有舊惡舊怨而改變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堅持了正直,「以直報怨」對於個人道德修養極為重要。

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的心態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否則這個社會將是惡性迴圈,無休無止,那樣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後代的和諧。

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這種提倡外在壓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視了每個人都有一個純淨純善的本性,猶如烏雲遮日,被障礙住的是人性。所以儒釋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復,善惡皆有因,然後根本都是善的。所以「以直抱怨」在於讓迷惑犯錯的人懺悔、醒悟,更體現了大慈大悲之心。

「以德報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內心感恩給我們恩惠的人、事、物。

14樓:結果是已收到

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感激、恩德來報答恩德。

對於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響,內心不存貪嗔痴,用真誠心。正直的原動力是真誠。對於別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來回報他人。

出自《論語憲問》。

15樓:綠曦綠曦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又見,《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又將白金百兩,送與庵中老尼,另封**十兩,付與老尼啟建道場,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編輯本段釋義 拿公正來回答怨恨,拿恩德來酬報恩德, 指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講原則。 孔夫子說,一個人,倘若以『德』報了『怨』,那麼他還剩下什麼?去報別人的恩德呢?

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又該怎麼做呢?反問了學生這一句,孔子給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說一個人,如果他人有負於你,對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正的對待這件事。

而且要用恩德、仁愛、仁義的感恩之心回饋那些給你恩惠的人。

是以德報怨好還是以怨報德好

儒家的說法,提倡的是以德報怨,指的是對於一些與自己有仇怨的人,並不處處都去為難,反而遇到自己能夠盡力的事情,儘量去幫助他。這是一種大智慧,也是崇高的風格。得到的結局往往是感化對方,消除隔閡 反之,以怨報德就有些低劣了,對那些於自己有恩的人,因為某些利益,在背地裡或者明面上做出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情,往往...

以德報怨是指什麼事,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

解釋 德 恩惠。怨 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曾經有他的學生問他,有一個說 或曰 以德抱怨何如?論語.憲問篇 以德抱怨這個詞我們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裡頭有這樣的人,說你看別人那麼對不起他,他還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這裡是得到讚賞的。沒想到呢,孔子反問了他一句 子曰 何...

老子的以德報怨和孔子的以直報怨有何異同

以直報怨就是以牙還牙睚眥必報的意思,很符合現代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以德報怨是站在比施怨人更高的境界來看待這件事,理解這件事,老子的 以德報怨 和孔子的 以直報怨 兩者之間有何異同?1 相同點 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都體現人的心胸寬廣。以直報怨 直 公正 正直。別人對我們怨恨或抱怨時,我們要以坦誠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