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去人慾存天理與朱熹的有什麼不同嗎

2022-03-25 02:14:25 字數 4971 閱讀 3571

1樓:司南

去人慾滅天理是朱熹提倡的,這和王陽明提倡的心學是不一樣的,通俗講王陽明提倡的是,人慾即天理,也就是說心就是理。

2樓:四中網校老師

1-天理就是人慾,你想要的只要不傷害別人沒有侵犯別人的利益,便是對的,便完全可以全心全力去爭取並得到。所以,隨心而動,隨意而發,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王陽明是認為孝,德,道等都出於本心,天理即人慾

3-而朱熹認為存天理滅人慾

3樓:荔菲英沅

一個是存天理 順人慾!一個是存天理 滅人慾!

王陽明的理論應該比較現實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4樓:澀錦無弦

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有根本和主動力的區別。

一、根本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認為的根本有不同之處,就是在於他沒有把心分開兩節,沒有分人心和道心。而是認為此心即是天理,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你當下能夠直接體驗這個心,就能這個能視聽言動的心,便是天地萬物的本體,便是超越時空的宇宙本源。

在朱熹的語境中,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規範,所以人格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的,即便是被教導成要當聖賢,也只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人生價值觀。而在王陽明看來,成為聖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自己的生命之中。

朱熹認為的理是抽象的,無形得超乎個體,而並不是人心從當下能夠體認的,所以要格物窮理,到事物中把心理找出來。

二、主動力不同

王陽明和朱熹對於心學的一個理解,有一個主動力的區別。朱熹認為,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道德觀規範,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礎,並不是根植於內心,主動力較低。即便被教導成聖賢,也是被動服從於既定的社會價值觀。

而在王陽明看來,成聖成賢的潛能和動力,都在於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和自我實現便是與生俱來的責任,因為是金礦,所以必須要成為金子。同時又是自我的一種天賦,權利,而人的主動性,自信心和創造力,也都在這裡顯露無疑。

擴充套件資料

宋明理學家,包括朱熹和王陽明,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去發現宇宙的終極真理。那宇宙的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找到它,朱熹和王陽明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朱熹認為「性即理」,而王陽明認為「心即理」。

而朱熹和王陽明的學說本質上相同點如下:

2、思想主張:都強調意識(理或心)第一,物質第二,都屬於唯心主義;都是高調的道德主義。 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慾,以「仁」的思想規範個人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秩序。

4、地位:都是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

在他看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理」體現社會上儒家道德倫理。

他認為把握「理」就要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體會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最終目的在於,融會貫通而明「理」。並不是對客觀規律和真理的探索。

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王陽明。就是王守仁,因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

王陽明以心學來更新理學,因此形成「陽明心學」

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這點與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不同。

他們本質上對儒學的理解不同,儒學發展到宋明時期,漸漸的由理學轉到心學這就是不本質的區別把

6樓:

我們十月一做的這套歷史題中也有這個題,我覺得答案是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7樓:週一用

朱熹的理氣論是客觀唯心主義學說,王陽明的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學說。

以「理」為主與以「心」為主便是它們的本質區別。

8樓:呆呆老牛

朱熹是理學,王陽明是心學

9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的學術成就很有限,他喜歡乾的事是篡改經典曲解義理,而把他推向神壇的是『認祖歸宗』的朱元璋,南宋末年以前,民眾還是很有血性的,自『崖山之後無華夏』以後,明清以來幾百年間民眾猶如牛羊,雖然不是朱熹的過,但『因』是出在他的學說身上。

王陽明的學說思想應該更靠向孔子的人文理念,心學概括的說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王守仁和朱熹對待人生修養的不同點?

10樓:東北小瑞

朱熹主張人性是本惡的,把善的歸屬放到了天道和倫理道德上,主張人不能隨心所欲。

王守版仁開啟了一權個新的研究課題:心學。主張天道自在人心,惡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修養上,朱熹注重:克欲順天。

而王守仁注重:修心養性。

比較來說的話,小朱同學的理論更適合管制人民發展社會。而小王同學看的境界更高更透徹一些,但是不符合動盪中的政權建立威信。

11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提出明天理

bai滅人慾:即人性du本似明珠,與

zhi天理一dao致,但為後天的慾望所矇蔽,版所以權要「明天理,滅人慾」。

而王守仁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釋說: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斷,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慾所侵蝕,故需去除人慾,恢復良知。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句話,王陽明是唯心主義者,朱熹還是偏儒的。

王守仁與朱熹的思想是否存在本質差別.為什麼

13樓:清茶半盞

朱熹其哲學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慾.朱熹提出明天理滅人慾:即人性

專本似明珠,與天理屬一致,但為後天的慾望所矇蔽,所以要「明天理,滅人慾」.

而王守仁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由此推斷,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慾所侵蝕,故需去除人慾,恢復良知.

朱熹主張人性是本惡的,把善的歸屬放到了天道和倫理道德上,主張人不能隨心所欲.

王守仁開啟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心學.主張天道自在人心,惡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修養上,朱熹注重:克欲順天.

而王守仁注重:修心養性.

比較來說的話,小朱同學的理論更適合管制人民發展社會.而小王同學看的境界更高更透徹一些,但是不符合動盪中的政權建立威信.

明朝理學家王陽明與朱熹思想不同之處

14樓:智慧龑

王陽明追求知行合一,朱熹講存天理,滅人慾

15樓: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強調要知,更要行「知行合一」。

王陽明與朱熹主要思想差異是什麼?

16樓:龍雲傲霧

朱熹其哲學思想概括: 存天理 去人慾。朱熹提出明天理滅人慾:即人性本似明珠,與天理一致,但為後天的慾望所矇蔽,所以要「明天理,滅人慾」。

而王守仁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釋說: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斷,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慾所侵蝕,故需去除人慾,恢復良知。

朱熹主張人性是本惡的,把善的歸屬放到了天道和倫理道德上,主張人不能隨心所欲。

王守仁開啟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心學。主張天道自在人心,惡由人心而生,善也由人心而生。

所以我覺得:在人生修養上,朱熹注重:克欲順天。

而王守仁注重:修心養性。

比較來說的話,小朱同學的理論更適合管制人民發展社會。而小王同學看的境界更高更透徹一些,但是不符合動盪中的政權建立威信。

17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他認為天理和人慾是相悖的,人必須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嚴格按照禮教規定行事,才能走上正道。

王陽明則主張「致良知」,他認為天道在人心,只有認真順從人性中固有的善良和美好,才是順應天理。

朱熹與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看法有何不同

18樓:影子愛蟲蟲

朱熹主張:存天理去人慾;認為人要拋棄慾望;一切效法自然。

王陽明主張: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認為天人合一、天理與人慾並存。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再把經驗與實踐結合。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應該是承接司馬光尤其是程頤而來。人內在固有的知識,要通過格外物來激發,來獲取。指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誠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王陽明通過七天的莫名其妙的「格竹」,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覺得朱熹此路不通。他將朱熹的格外物,轉而走向內心,他說,天下之物本無可格之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19樓:33啊鵬

朱熹主張存天理去人慾 認為人要拋棄慾望 一切效法自然陽明是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認為天人合一 天理與人慾並存 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再把經驗與實踐結合

明陽臨死說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20樓:臺詩霜

一個通過物體思考道理,一個憑空想思考道理

王陽明心學與朱熹理學的異同,王陽明的心學與程朱理學有什麼區別?

程朱理學的主張高度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 知 與 行 的二元論,把兩者割裂開來。王陽明心學的主張高度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 知行合一 主張心外無理,是一元論。二者相同的地方都屬於唯心主義。王陽明的心學是對程朱理學的批判性發展。其實,在程朱理學盛行的時候,王陽明心學的基礎奠基人陸九淵就已經提出了 心學 的...

外國的星座與中國的星座有什麼不同

不一樣。事實上,我覺得我的星座並不太過準確,我是金牛座,而我的性格更偏向於雙魚座的解釋。外國的星座是按月來輪迴的,座,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等等。他們是把星空分成模組,每個模組分為一個星座,各個星座有各個星座的守護神,還會有上升,下降等等,每個星座都有其屬於自己的性格及特色。中國的星座其實就是十二生...

佛教的拜佛與道教的拜神有什麼不同

佛教拜的是釋迦摩尼 漫天諸佛 全是印度人 道教拜的是三清 四帝 五方六御 各種神仙 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古人講求神拜佛,求神和拜佛沒什麼兩樣,都是向心外求。如果問拜佛和學佛的區別,那確實有,一個是向心外求,一個是向心內求。佛山深遠佛說佛光普渡人離塵土 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餘留啊!神威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