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習俗有哪些,6 小暑習俗,小暑節氣習俗有哪些

2022-02-08 17:51:54 字數 5495 閱讀 2789

1樓:月似當時

小暑習俗有:吃暑羊、封齋、吃伏面。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過後就進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

2樓:卑微式迷戀

小暑習俗有吃暑羊、食新、封齋、吃伏面、小暑舐牛、吃藕、垂釣。

1、吃暑羊

小暑這一天,江蘇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習慣,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2、食新

在民間,小暑過後人們要嘗新米,這就是小暑「食新」習俗。小暑時節,農民會把新收穫的稻穀碾成米,然後將新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以供奉五穀大神和祖先,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新米嘗新酒。

3、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4、吃伏面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慾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麵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麵做的麵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5、小暑舐牛

在山東臨沂地區,每到小暑,人們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有;「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6、吃藕

在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藕與「偶」同音,所以人們用食藕祝願婚姻美滿。藕與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徵。

7、垂釣

盛夏酷署,不適於進行劇烈運動,宜於做怡情養性的活動。在柳塘垂釣。披襟當風,則是最令人愜意的閒情逸趣。

3樓:晶點燈飾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

《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另外,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4樓:滄浪之水

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於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之因,故稱天貺節。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

另外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臺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產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交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6.小暑習俗,小暑節氣習俗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7月6或7或8日。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三候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民俗:1、吃暑羊:「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

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

2、吃伏面:小暑過後就進入伏天,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慾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麵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麵做的麵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蓮藕3吃藕: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藕與「偶」同音,所以人們用食藕祝願婚姻美滿。藕與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徵。

4、封齋: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5、食新:用新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後五穀豐登。然後人們開開心心地品嚐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然後磨成麵粉後用水加糖伴著吃。

6樓:匿名使用者

小暑節氣有吃暑羊、食新、封齋、吃伏面、小暑舐牛、吃藕、吃餃子、蓮藕、黃鱔、芒果、麵條、羊肉等習俗。

1、封齋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是湘西苗族的封齋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豬、牛、羊肉仍可吃。

2、「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

小暑這一天,江蘇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習慣,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

3、民間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時節「食新」的習俗。農民會用新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後五穀豐登。然後人們開開心心地品嚐新酒等。

4、吃仙草在大暑的時候,廣東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由於其神奇的消暑作用,被譽為「仙草」。

小暑的節氣習俗是什麼?

7樓:易書科技

1.封齋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是湘西苗族的封齋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豬、牛、羊肉仍可吃。

2.吃暑羊魯南和蘇北地區有在小暑時節「吃暑羊」的傳統習俗。人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

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當地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暑羊的愛好莫過於當地民謠:

「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大暑的節氣習俗大暑時節雖然天氣炎熱,但各地的時令民俗卻照舊會及時上演。

1.吃仙草在大暑的時候,廣東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由於其神奇的消暑作用,被譽為「仙草」。

其莖葉晒乾後能夠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民諺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燒仙草是我國臺灣有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盛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是孕婦忌吃此種食品。

2.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尤其是台州灣好多漁村過去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據說,早在20世紀20年代,台州灣一帶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規模最大,可謂遠近聞名。每年農曆大暑期問,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漁休節」的旗號,活動搞得十分熱鬧。從小暑到大暑期間,四周的溫嶺、黃岩、玉環的人們源源不斷地冒著酷暑來到葭芷五聖廟,興高采烈地參與廟會活動,天天少則幾千人,多則一萬多人,活動持續半個月,總計參加入數達十幾萬。

在大暑的一天到江邊送「大暑船」是廟會的高潮,並伴隨有多姿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致勃勃,傾巢出動。

3.吃鳳梨臺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味道最好吃。此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一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圍在一起吃「半年圓」。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半年圓,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分享,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4.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福建莆田一帶的人們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所以吃鮮荔枝可以補養身體。先把鮮荔枝泡於冷井水之中,大暑節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

這時刻吃荔枝是最愜意、最滋補的。因此,有人說大暑吃荔枝的營養價值絕不遜色於人參。溫湯羊肉是莆田特有的風味小吃和高階菜餚之一。

把羊宰後,去毛卸髒,整隻放進滾湯的鍋裡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的滾湯注入,浸泡一定時間後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肉肥脆嫩,美味可口。米糟一一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

到大暑那天,把它切成一塊塊的,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佳品。

5.彝族星迴節在每年農曆6月24日左右大暑節氣時恰逢彝族同胞們的星迴節,在這一天,當地的人們都要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無比熱鬧。儘管各地區的彝族同胞歡度節日的形式各異,但由男子每人彈撥用綵綢挎於肩上的大三絃樂器,一起歡跳《大三絃舞》,已成為彝族共同的娛樂節目之一。

小暑是什麼意思細數小暑節氣的民間習俗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小暑的民間食俗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習俗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習俗。相傳起源於古 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 越 楚。端午節習俗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

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掃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風箏,盪鞦韆,射柳,蹴鞠等 請採納 清明節的習俗是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比如說孩子祭奠父母,我們這邊一般不會隔輩祭奠,比如說孫子輩兒不會去祭奠爺爺奶奶輩兒,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