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2022-01-09 14:30:21 字數 5149 閱讀 7680

1樓:困難解決局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七夕節的習俗?

2樓:水瓶星際

各地習俗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3樓:困難解決局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七夕節的習俗

4樓: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日。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

「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即每到「七夕節」晚上,女子都要穿針引線(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擺下瓜果貢品,乞求自己能像天上的仙女一樣心靈手巧,做一手好的針線活兒。

2、喜蛛應巧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民間亦效之」。所謂"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瓜、巧果、花生、紅棗等為主)放在果盆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作了準備。

"穿針乞巧"以後,大家都睜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誰先發現,誰就大吉大利。但果盆上要有這種喜蛛的蹤跡,卻也不容易,有時為了早點分到瓜果,孩子們中總有一人會偷偷捉一隻放在果盆上。

大人們其實也知道,睜一眼閉一眼的,在孩子"發現"喜蛛的歡呼聲中,邊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邊說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3、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投針驗巧"就是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

原來面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5樓:五嶺公社

七夕的習俗是:乞巧。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早的乞巧方式:穿針乞巧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還有:喜蛛應巧

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

為什麼會變成情人節,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6樓:困難解決局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七夕節的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

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上古時代,古人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漢書·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

經歷史發展,牛郎織女天文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美麗傳說,以及民間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祈禱姻緣等豐富的人文內涵。因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1][2][3]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古時候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會在七夕夜晚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2023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樓:困難解決局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9樓: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我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更勝於今天。無論皇宮還是民間,乞巧活動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區也各有趣味。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

10樓: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11樓:安陽源易緣

每年的農曆7月初7,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個節日的由來,民間傳說較多的是牛郎和織女,銀河兩河相隔分居一年後,在鵲橋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為這個傳統節日,增加了不少唯美浪漫的色彩,也為一些情侶,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相聚機會。

在民間,「七夕」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那麼七夕節,除了與牛郎織女有關,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古人又是怎樣過這個傳統節日的?

「源易緣」翻閱民俗和史書方面的資料發現,古人過「七夕」,還是很有新意,別有一番滋味的!

一、「七」與「妻」同音,吉中帶喜

《周易》第24卦「地雷,復」卦卦辭說:"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在中國的《易經》文化中,數字「7」被稱為陽數。其五行屬性火,其色為紅寓意七月紅紅火火。

古人還將將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的諧音除與「妻」同音外,與「吉」相通。因此,被古人視為喜月、吉月。

除了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帶動外,古人還往往會選擇「7月初7」,這個雙吉的吉利日子舉辦喜宴、孕育新生命的好時機。

二、女性「乞巧」,小朋友吃蜘珠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這一天,古代的女性會唱著上面的《乞巧歌》,在這天晚上的月光下穿針引線,比賽誰先穿過線,誰就能得巧。

除此之外,在中午,她們還會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暴晒,直到水面上出現一怪薄膜。

然後,把針丟在水裡。慶巧的針在薄膜的支撐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針影形成了雲彩、花朵、動物等形狀,就是得巧。

這個習俗,反映出古代女子們的樂觀向上,以及過七夕節日的獨特風韻。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曾寫道:「7月初7,捉小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為得巧之候。」

什麼是「喜珠」呢?「源易緣」查閱資料得知,一種米粒大小的蜘蛛,被稱為「喜珠」。

如果誰的家裡,在7月初7這一天,發現了喜珠,就被視為吉兆。

有些小孩子則提前捉一隻「喜珠」放在果盤裡,分吃瓜果時,就會將喜珠和瓜果一起吃掉。

這個習俗,古人稱為「喜珠應巧」。

三、拜「魁星」求功名

在中國神話28星宿中,魁星是主文事的一顆星宿,也是北斗七星之一。

為什麼古人會在七夕這一天要拜魁星呢?有資料表明,魁星就出生在7月7日這一天。

魁星和文昌帝君,都是主宰文章功名的神仙,受到天下文人才華的尊崇,特別是在閩東一帶,特別的崇拜魁星。

因此,古人也入往往會在浪漫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祭拜魁星。

四、種生求子,種子得福

在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緣」曾談道,「七夕」這一天,被視為紅火喜慶的一天。古人同認為這一天是「種生求子」的吉祥日。

古人提前將小麥、綠豆、豌豆等浸泡至長出嫩芽後,求子女的女性就將這些芽苗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種子得福的象徵。

這個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習俗,如今想來,是不是也特別有的有趣呢?

早在12年前,中國的「七夕」節,就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年一度的傳統七夕節就要來到,您還了解哪些習俗呢?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七夕節有什麼習俗?1 吃美食 每逢佳節吃美食我想應該也是中國的傳統。七夕節也不例外,過節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專屬美食 乞巧果子,又名巧果。是用油 面,蜜 糖做成的,而且會做成瓜果花草等各種好看的模樣,自己做了端出來...

七夕節風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風俗有 1 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搭成的長四五米 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 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

七夕有什麼習俗,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熟不知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那它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七夕又稱乞巧節,現代人都將七夕改為中國情人節,但是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復古的節日習俗啊,蠻新穎的,祝你成功哦 農曆7月初7。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