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或“”是什麼意思,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2021-08-07 21:51:10 字數 5799 閱讀 9713

1樓:爐渣裡

解答:惑:為古“域”字,借為“惑”,動詞,意為“迷惑”“迷失”。

例如:①將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 (《李將軍列傳》)另附“惑”的虛詞用法:

(1)用作代詞。有時分指它前面已經出現過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時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種情況,可譯為“有人”“有的”“某人”等。如:

①或師焉,或不焉。 (《師說》)

②回視日觀以西風峰,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記》)③或曰此鸛鶴也。 (《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表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譯為“或許”“也許”“可能”等。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岳陽樓記》)(3)用作連詞。表兩種(或以上)情況可供選擇或者動作行為交替發生,可譯為“或者”“有時”等。如:

①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察今》)【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與:與 yǔ

名詞義:

1、黨與;朋黨。

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說文》

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史記》

群臣連與成朋。——《漢書》

2、盟國;友邦。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荀子》

3、類;同類。

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光節而已,少曲與焉。——《國語》

與:與 yǔ

介詞義:

1、跟;和;及。

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

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

與城為殉。——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為;替。

3、離開。如與世隔絕、與眾不同

4、對於;於。

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君不之信。——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與:與 yǔ

連詞義:

1、和;同。

動詞義:

1、贊同。

與:與 yú

1、同“歟”。多用於輕微的疑問。嗎。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豈非士之願與?——《史記·蔡澤傳》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戰國策·魏策》

與:與 yù

動詞義:

1、參與。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運·大同》

懷嬴與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與師。(與師;參軍作戰。)——《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3樓:盛滿傷心的罐頭

與 yǔ

1. 和,跟:正確~錯誤。~

虎謀皮。生死~共。

2. 給:贈~。~人方便。

3. 交往回,友答好:相~。~國(相互交好的國家)。

4. 〔~其〕比較連詞,常跟“不如”、“寧可”連用。

5. 贊助,讚許:~人為善。

與 yù

1. 參加:參~。~會。

與 yú

1. 同“歟”。

與 yǔ

1. 計算機的一種邏輯運算方式【兩運算數都為1結果為1,否則為0】一般來說,文言文中的與都是給的意思。

希望採納,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與:讀第bai三聲時:

1【動】給予du

2【名】同盟

zhi者

3【動dao】幫助,援助

4【動】親附,跟從

5【動】允許

6【動】對付

7【動】等待

8【動】結交,交往

9【介】同,跟

10【介】以

11【介】替,為

12【介】被

13【介】向,對

14【連】和,同

15【連】與其

讀第四聲時:

【動】參與,參加

讀第二聲時:

1【助】表疑問、反詰或感嘆

2【助】表句中停頓

通假:通“舉”【動】推薦,選舉

(具體例子不抄了,不會的明天給我原句,我來翻)

5樓:章有苗

與 yǔ

1. 和,跟

2. 給

3. 交往,友好

4. 贊助,讚許

與 yù

1. 參加

與 yú

1. 同“歟”

“或”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6樓:drar_迪麗熱巴

1、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

或若(假使,倘或)古文字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

”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7樓:老馬克必須回來

(1)表示選擇或列舉.、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4)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8樓:匿名使用者

或:有時,有人,有的人,或許

9樓:迷你必死

1.有人

2.有的人

3.有的

4.或許

5.有時

10樓:我真的愛範

表示:有的。。。有的。。。有的。。。

11樓:犁堯岑瑛琭

“或”一般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選擇關係:或者

2、也許:或許

3、物主代詞:有的,有些,比如:小動物們姿態各異,或抓耳撈腮,或安詳睡覺。

下面給出兩句,樓主可練習一下是什麼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代詞)2、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謝謝!

12樓:匿名使用者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義如下:

1、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釋義: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2、用作動詞,意思是:至;到;到達。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釋義:農夫把春天到了的訊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處:春秋·佚名《叔向賀貧》:“略則行志,假貨居賄,宜及於難。”

釋義: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到禍難。

4、用作動詞,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處: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釋義: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5、用作動詞,意思是:來得及。

出處:漢·劉向 《荊軻刺秦王》:“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釋義: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

6、用作動詞,意思是:趕得上;比得上。

出處: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釋義: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處:魏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釋義: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

8、用作介詞,意思是:趁著。

出處:先秦·左丘明 《子魚論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釋義: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9、用作介詞,意思是:跟,與。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屈完及諸侯盟。”

釋義: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10、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出處:魏晉·李密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釋義: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

文言文裡的 袁 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袁 yuán

1、形容詞,長衣的樣子。

袁,長衣貌。從衣,叀省聲。——《說文》

2、名詞,姓。如袁紇:我國古代部族。

14樓: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裝置股份****

一般是指姓,袁紹,也可指袁。袁從煥等。

文言文“或”的意思是什麼?有什麼例句?

15樓:v1城堡

“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體有以下幾種:

1、表示虛詞 ∶表示選擇或列舉。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例句:(1)或盡粟一石。――唐·韓愈《雜說》

(2)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2、表示假設。

如:或若(假使,倘或),或許,也許。表示不肯定 。

如:或是(或許;也許是);或恐(也許;可能);

例句:汝仔細找尋,或能找到。

3、間或,有時。

例句:(1)或長煙一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2)或至相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4、通“惑”,迷惑 。

例句:(1)夜半,而城上四面鼓譟,敵人必或。――《墨子·備蛾傳》

(2)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讀音:[huò ]

1.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許。~者(a.也許;b.連詞,用在敘述句裡,表示選擇關係。均亦單用“或”)。~然。~則。

2.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16樓:匿名使用者

惠子相樑中“或”是什麼意思?

或:有的……有人

文言文"當斯之時"的"當"是什麼意思?

17樓:可愛的草莓同學

釋義:在;正當,指時間。

讀音:dāng

出處:《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原文: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原文釋義:主公在公安時,害怕北面曹操強盛,擔心東面孫權威逼,身邊又恐懼孫夫人生變,當時的情景真是進退兩難狼狽不堪。

典故:東漢末年,曹操出兵攻打漢中張魯,益州牧劉璋聽從張鬆的說辭,派法正去荊州請劉備入蜀。法正向劉備獻計獻策,劉備在劉璋死後取益州建立蜀國,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

法正大報個人恩怨。諸葛亮說劉備擔心變生肘腋,報恩才任命法正。

或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文言文損是什麼意思,文言文裡的 袁 是什麼意思

單個字的話,可以做很多解釋。要看上下文語境。損年 短報年歲 壽命減少 損膳 減膳 損薄 降低標準,減損 損奪 削減 損減 節制 減少 損失 喪失 滿招損,謙受益。書 大禹謨 大軍圍城者二十四萬,死者六萬七千,巷戰死乾又七千,凡損卒七萬五千有奇。清 邵長蘅 閻典史傳 又如 損折 損失 損敗 損失 損壞...

文言文翻譯輟什麼意思,“與”文言文翻譯

輟 chu 1.中途停止 中斷。例 論語 微子 長沮 桀溺 耰而不輟。2.廢止。例 荀子 天論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 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3.捨棄 離開。例 唐韓愈 祭十二郎文 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4.撤銷 撤除。例 宋錢勉 錢氏私志 宴罷,月將西沉,上命輟金蓮燭...

文言文甚什麼意思,文言文甚是什麼意思

甚的古文意思 sh n 形 厲害 嚴重。鄒忌諷齊王納諫 由此觀之,王之蔽 矣。形 比 厲害 超過。邵公諫厲王弭謗 防民之口,於防川。形 深奧 繁瑣。五柳先生傳 好讀書,不求 解。副 很 非常。論積貯疏 生之者 少而糜之者 多。代 什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官人,吃 下飯?甚雨 急驟的暴雨。很什麼 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