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2021-06-19 16:30:43 字數 6769 閱讀 2805

1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解釋】

(1)格:推究;致:求得。**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格物致知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2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近義詞:恪命守道

「恪命守道」出自《天人互泰》中:「格物及己,致知至善。恪命守道,天人互泰。」

恪:嚴格遵守。「恪」本作「愙」,敬也,恭敬、恭謹、謹慎之意,如恪遵、恪守、恪慎等。

命:生命、性命、命運、命令、指示,如奉命、遵命、使命等。

恪命守道:探尋萬物本質規律並推及自身究竟,是人類至善之智。人類乃大自然所賦,要恭謹和珍惜大自然的一切,自覺遵循萬物和生命運動規律,與天為善,才能實現天與人的互泰關係!

3樓:暖暖炊煙裊裊

【成語】: 格物致知

【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解釋】: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處】: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舉例造句】: 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嚴復《原強》

【拼音**】: gwzz

【近義詞】: 致知格物

【用法】: 作謂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英文】: 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4樓:張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 是什麼意思~?

5樓:左手半夏右手花

格物致知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格物致知」包含「實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內涵遠比「實事求是」豐富。現今流行觀點和朱熹觀點的差異,乃是在關於「致知」的解釋。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在古代,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

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事理。

**事理後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後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誠後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後才能修養好品德,品德修養好後才能調整好家族,家族調整好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後才能使天下大平。

6樓:夜璇宸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解釋】

1、格:推究;致:求得。**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出自】:西漢 戴聖《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譯文】: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示例】:嚴復《原強》 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擴充套件資料

一、簡述

格物致知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西漢 戴聖《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但春秋 曾子《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二、片語**

格物致知是一個表因果關係的片語,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慾,致知意思就是通達明瞭宇宙萬法的終極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慾割除的越徹底越乾淨,就越容易獲得通達宇宙萬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瞭宇宙萬法的終極真相。

7樓:忘舊事擁

對待朋友遇到的困難,不能袖手旁觀,要以誠意相助;對待知識,要格物致知,修身養性.

8樓:百度使用者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9樓:匿名使用者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認為「物皆有理」,,把知識、道德和天理聯絡起來,認為「進學則在致知」,「窮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朱熹更認為,「物」指天理、人倫、聖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於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10樓:黃昏宜人

意思是**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11樓:清風良子

呵呵 樓上的快了一步 我可不是複製你的啊 呵呵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12樓:百度使用者

語出《大學》

我高中背過的(全篇哦~~~)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明 在之於至善

知之而後有定............

13樓:

前三位回答的都非常正確

14樓:止隨一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獲得知識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15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出自於儒家的經典《大學》。大學被後世儒者認為是儒家的入門篇。但這個「入門」不是從初級到高階的過程,而是說《大學》是儒家學問的概括。

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學問的基點。

因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己。因此,也就產生了多種解釋,有說「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說;有說「格物致知」是客觀唯心主義,方法上是唯物,本體上是唯心;當然也有說,格物致知是唯物主義觀點。其實這些論辯,都涉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格物致知」的出發點是什麼?

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發點,就得先了解《大學》的宗旨是什麼。縱觀《大學》,它是對儒家的概括,但是,這個概括也是某種角度的概括,《大學》強調的重點,是「仁」的推廣,「大學」就是太學,太學就是「極致」之學的意思,極致什麼呢,是「天道化度於天下」,這就是大學的極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於天下),關健要了解天道的體是明德,所以,講格物致知,它的體是明德,這是《大學》一篇重點。

也就是說,通過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個方法。

到了明儒王明陽那裡,格物致知就不是一個方法了,他經過「格竹子」,認為格外物根本不對,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論斷。說,格物就是了達自心,性德本具。這是他的證悟。

此說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為異端。

事實上,二者辯諍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就本體論而言,二者所說是一事。不過在邏輯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

首先王陽明對於「格物」的理解與前人不同。他認為格物是追究具體事物自身的道理,這個觀點就是一切物有自性,這是他思維的起點。按照這樣的理解,當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體來的。

所以他最終得出的結論,雖然是以批評朱熹的觀點為依止,而事實上與程朱理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程朱理學的觀點是通過格物而顯映心體。

因此,王陽明講出的「知行合一」,由於不把「格物致知」作為方法,而作為事實上的本體了,那麼,目之為異端也不為過。因為按照王陽明的邏輯,要明明德於天下,則先要悟道,然後推仁於世。可是如果是這樣,那還格什麼物啊,這豈不是一悟即了嗎?

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這種先後順序了。所以王陽明實際是推翻了《大學》的邏輯,也就是說,他的意思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釋解**是錯誤的。這實際也是他自相矛盾之處。

後來講學,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比如說講孝道,過去的儒士認為,要格孝道這法,然後明心,《論語》也說這是君子之本,就是說這裡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陽明的說法,只要「明心見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為解釋道理,他就說人性本善。這裡面的邏輯就不清楚了,有一點硬撐的感覺。

同時,也有人問他,如果是這樣,那初學人怎麼辦呢?這時他又回到日常的具體修行上來了——所以最終他也不能離開日常的漸修,而這正是程朱釋「格物致知」的要點。

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還是以程朱為準比較妥當。當然朱熹有些解釋,也確實有一種心外求法的感覺,但問題還不是太大,因為他提倡理,這個「理」雖然本質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體上仍屬心法的範疇。

「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時候很多,一說是「來、至」的意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這個意思是由「木長」這個本義衍生的。「木長」與「長木」的意思有一點區別,段玉裁說,木長是說木的豐美。這裡面有讚的意思。

所以這裡引申出來的「來、至」,有一種積極的意思在裡面。《書·舜典》說「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取的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格也有「糾正」的意思,《論語·為政》說「有恥且格」。這裡側重心性上的修養,王陽明實際取的就是這個意思,他說「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

根據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實際是「明通」的意思。參究外事,明通心體。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無論是儒家,還是佛教,都用這個方法修心。

這裡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陽明因為當時對「物」理解太狹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義·盡心上》注云:

「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禮記·月令》「兼用六物」,皆注為「物,猶事也。」而且,這個物,還包含事物的本質內容。《易·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這個意思。

物,就是與「我」相對的存在。《易·繫辭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那麼修心養性,本來是自心的事,為什麼要談到他物呢?這是因為早期儒家就認為,天道「廣大悉備」,及於人,就於人心有關了。也就是說,事物外相雖然不是心本身,但事物的「理」(本體)卻是心。

這個心到宋儒說為「理」,到王陽明說為「良知」。人的心與外物息息相關。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就是「格物致知」。

佛教講不淨觀,也是先修外在的不淨觀想,以去除內心的貪執。如果修不淨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識分別上產生一個不淨的觀念,而對於自己的貪性本身認識不足,事實上也就無法住於禪定,那麼這個不淨觀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樣的。

象王陽明那樣,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後仍然一無所獲。

對於「格特致知」分歧的產生,我認為是對於人性的認識(或者說是立論)的不同造成的。後世許多儒士,尤其是王陽明,與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認為「明明德」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則是一個「發現本來善性」的過程,也就是說,前者認為「明德」是學習的果,後果認為「明德」是性之本善。

這個觀點的不同,最終導致了對「格物致知」解釋的不同。

我傾向於前者,認為,「明明德」是指的學習與學習的結果,覺得這樣更符合孔學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講的,講性之本善,一定與學習有關,否則講一個性之本善,等於沒講。

所以,格物致知,是講學習,誠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學習用於心,修身齊家,是學習用於行,治國平天下,是學習用於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於天下。這是儒家仁義的全體思想。

若此,天下何思何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什麼意思

格物 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致知 致 求得 知 知識.即 獲得知識 之意.誠意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正心 端正心思.出自 大學 來 古之慾源明明德於天下者,先bai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du先齊其家 欲zhi齊dao 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 先...

格物致知的事例!!多謝了!!今天就要

宋 學家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 他所說的物指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現象或物質現象。認為格物就是就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做法 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這個從逐漸積習到豁然貫通的過程,包含了關於人類認識的一些合理觀點。...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運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論點?請舉例說明

總結初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情況,從整體上說,絕大多數學生的基礎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都不大,但從卷面上看,學生們對細節問題的掌握不是很到位。比如,修改病句的問題並不是難點,但很多學生由於審題不準而導致丟分,這就是對細節的把握失誤。寒假期間,初三學生在語文複習方面應主要以閱讀和積累為主,可利用休息時間閱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