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什麼意思

2021-03-10 14:28:06 字數 5834 閱讀 1235

1樓:一線口語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

致知:致:求得;知:知識.即「獲得知識」之意.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2樓:一直走到彼岸

出自《大學》:來

古之慾源明明德於天下者,先bai治其國;欲治其國者du先齊其家;欲zhi齊dao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3樓:暴走少女

誠意:意念誠實。

正心:端正自己的內心而無邪念。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版

其物,即物窮理權,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格物一、拼音:

gé wù

二、釋義:

窮究事物的道理。

三、造句:

1、清末,物理、化學等學科被統名為「格致」,這是格物致知的簡稱。

致知一、拼音:

zhì zhī

二、釋義:

推極知識。

三、造句:

1、我今天學習了格物致知這個成語。

誠意一、拼音:

chéng yì

二、釋義:

誠懇的心意;使其意念發於精誠,不欺人,也不自欺。

三、造句:

敵人對談判並無誠意,仍在繼續加強準備,補充兵員.和別人交往。

正心一、拼音:

zhèng xīn

二、釋義:

使人心歸向於正,為大學八條目之一。

三、造句:

1、正心為本,修身為基,秉公理財,勤政為民。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意思

4樓:無基者無罪

意思是: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

節選自儒學經典《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這是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樓:禾鳥

就是說你要有一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樹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然後首先做人,然後再去做事,這樣改變生活。

6樓:戚小望

這幾句話是陽明心學的精髓概括

大意是從主觀的內心精神變化,從而影響客觀現實世界的事物走向與物質變化!

格物:格.**,物.事物,意為**認知到某類事物的底層執行規律,研究學習某事物的發展與變化。

致知:致.達到,知.

明瞭,相對於格物後的認知結果,這裡的知還有一層「真知」的意思,通俗講就是,別人只從觀念表面看這間事物,你能從底層規律來看見這件事物的本質面貌,熟練知這間事物的發展源頭與未來走向,擁有「解碼萬物」的能力。

誠意:誠.真實,意.

對事物流露的情態,相對於致知的後續行為,當你能致知事物,擁有「解碼萬物」的能力,那你僅是知曉了某些事物的的規律,僅此止步不前的話,那您僅是一個「百科版的專家」,你要對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與原則,並希望某些事物朝著哪些方向變化!對熱愛的事物,真誠實意的去期盼去熱愛!

正心:正.事物的自身位置,心.

本質面貌,相對於誠意的後續行為,當你做到了誠意有了目標就要去推動其發展,判斷這件事物在萬物中的具體位置和本來面貌,提純這件事物的發展軌跡,不被萬事萬物的雜念所幹擾!日本的「道」文化,很像陽明心學裡的正心,但又有些許不同,例:日本劍道追求**的最終極限,劍道的「正心」應該是乾淨利落且沒一絲多餘動作的一擊!

修身:修.整治與優化,身.

自身的水平,相對於正心的後續行為,從格物到正心都是「知行合一」裡面的「知」,修身以下為「行」,通俗講,你知道了某些事物的走向與精髓,你自身就要做到推動它的發展,理論和實踐中間是有差距的,例如:你瞭解了王羲之的書法精髓僅是認知到了理論,你必須要去實踐整治與優化自身的書法水平,你要去縮小這個差距即為修身!

齊家:齊.達到,家.專業級流派,相對於修身的後續行為,通過不停的「修身」,讓自己的認知與技術達到專業級專家級別,並開啟屬於自身的流派,成為某件事物或行業的專業級精銳級力量!

治國:治.服務與優化,國.

一方水土地域,相對於齊家的後續行為,當你成為大師,擁有真身的流派,你要為一方行業提出你的優化解決方案,用你的「知行」服務更多的人,改變一個行業。例如:新型的網路電子支付對於中國大陸貨幣流通上,起到了關鍵的提升優化作用,本質上是對國家貨幣的一種「治」!

平天下:平.達到相同的高度,天下.

所有的地域,你的「知行合一」改變了某些技術與理論成為一種流派,這種流派解決了某些地方某些行業的具體難題,這還遠遠不夠,你要讓所有的地域所有的行業,都能享受到你「流派」帶來的新改變新格局,最終他們達到相同的高度!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知行合一的具體步驟!

7樓:心靈小炎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

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

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8樓:廣東東莞張教授

接觸事物獲得知識真誠的態度接受,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意思?

9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意思如下: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博

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

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

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這是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出處:儒家的著作《大學》

部分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釋義: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總結:《大學》是儒家思想經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10樓:強榮花元琴

釋義: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中國的傳統知識分子一直堅守著「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以仁為本,忠恕至上,在性格上體現出溫和與理性,在執政上體現著「人本」和「民本」理念,重視關注社會中的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

這是儒家的一種理念,比如格物: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致知:

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

物格而後知至。誠意: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正心: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

故意誠而後心正。修身: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

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齊家:

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治國: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佈新,日新又新。

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平天下: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潔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質,作為人民的榜樣。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 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 格物致知 解釋為 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解釋 1 格 推究 致 求得。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 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 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格物致知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是什麼意思

四書 大學 原文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格物 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白話文意思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來 親歷源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