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古詩,完成練習。在獄詠蟬 作者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

2021-04-29 08:42:51 字數 3868 閱讀 7631

1樓:佳人醉月

1,駱賓王為「初唐四傑」之一,其他三位是《 王勃 楊炯 盧照鄰 》

2,詩中的「玄鬢」指的是《蟬》,「南冠」指的是《自己》。

一閱讀古詩,完成練習。在獄詠蟬、作者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

2樓:十然的老巢

1. 初唐四傑,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2. 詩中的「玄鬢」指的是 蟬,「南冠」指的是 自己 。

3.託物言志 仕途的風波和自己遭受的**、打擊4.表明自己的品行高潔,卻無人相信,希望友人為自己表白。

駱賓王的《詠蟬 》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賞析 駱賓王(約626—684):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曾任臨海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作《討武瞾檄》,兵敗後下落不明。有《駱賓王文集》。

《在獄詠蟬》是駱賓王陷身囹圄之作。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屈居下僚十八年,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入獄。

其罪因,一說是上疏論事觸忤了武則天,一說是「坐贓」。這兩種說法,後者無甚根據。前者也覺偏頗。

從詩的尾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來看,顯然是受了他人誣陷。聞一多先生說,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閒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宮體詩的自贖》)。這幾句話,道出了駱賓王下獄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動刀筆,被抨擊者當然要以「貪贓」、「觸忤武后」將他收繫了。也正因為如此,駱賓王才在獄中寫下這首詩。

詩題又作《詠蟬》。同前人詠蟬之作,如陸雲的《寒蟬賦》、曹植的《蟬賦》、曹大家的《蟬賦》、虞世南的《詠蟬》詩彷彿,駱賓王的這首五律旨在以蟬之餐風飲露表示自身的高潔,求得世人的同情。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首聯承題而來,正切主旨。「西陸」,秋天。《隋書·天文志》釋「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

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

行以成陰陽寒暑之節。」「南冠」,又稱獬豸冠.本指楚冠,此處作囚犯解,用楚國鍾儀被囚的典故。《左傳·成公九年》記,晉景公到軍府檢查,看見有一個**模樣的人被囚繫著。

成公便問:「那個被捆著的戴著楚冠的人是誰?」有司回答說:

「是鄭國獻來的楚國囚犯鍾儀。後世遂稱縶囚為「南冠」。此處的南冠是作者自指。

「南冠」後的「客」字不作通常的「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稱坐牢為「客」,可見冤憤殊深。首聯兩句十字用工整的對仗描繪了這樣一副圖景:深秋裡,寒蟬發出了陣陣悽楚的叫聲,這聲音打動了囚縶在牢的駱賓王的心絃,引起了他深深的思慮。

此聯中,應特別注意「思深」二字,它是作者的苦心所在,是全詩之「源」。詩的名句諸事如「玄鬢」、「白頭」、「露重」、「風多」及種種聯想,皆由此遣發派生。

由於作者在首聯中即以南冠自切痛處,又以「思深」二字為詩旨的表達作了鋪墊,故頷聯即被順勢推出:「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玄鬢」,黑色鬢髮,這裡指蟬的雙翼。

「白頭吟」,漢魏樂府名篇,寫一女子被負心漢始愛終棄的悲鬱心情,表達了她對專一愛情的追求。據說此詩為西漢卓文君作。卓文君慕司馬相如之才,私奔並與司馬相如結成伉儷。

但司馬相如愛情不專,入京後,要娶茂陵一女為妾。文君聞知,作《白頭吟》以自傷。相如見詩悔悟,不再納妾。

賓王此句的寫作,其意有表裡二層。表層的意思是說,蟬掮動著烏黑的雙翼來對著滿頭白髮的作者悲吟,使他無法忍受。裡層的含意則更為深刻,作者意在通過香草美人的傳統文學手法,抒發自己失去朝廷寵信,受貶遭困的怨憤。

作者「蟬」人對舉,「玄」「白」並用,睹蟬翼而起悲,聞蟬鳴而不堪,是因為他也有過鬢髮玄黑的豆蔻年華。早在公元669年,他就躋入仕途,以圖報效:「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

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宿溫城望軍營》)。為逞壯志,他文官任過府屬、奉禮郎、東臺詳正學士,武官任過四川,燕北掌書記,然奔波三十載,卻始終沉淪下僚,剛升為侍御史,便**入獄。報國之想,終成泡影,何堪忍受。

若說首聯見景生情,託物起興,頷聯蟬人並舉,敘中生議,那麼頸聯的重心則轉在感慨議論的抒發上。「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說蟬因露重而難以前飛,因風大而鳴聲不能遠傳。這既是描寫深秋寒蟬的艱難處境,也是對自身遭遇的慨嘆。

作者在詩前的序中寫道:「僕失路艱虞,遭時徽墨。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意即是時代的「徽墨」(繩索之意)將其**,使他不能馳騁壯志。

序文還說他「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看到螳螂抱緊螳斧,欲撲捉被食之蟲,立即想到自己仍處在深深的危機中。朝廷內外奸邪勢力的濃露重霜不但凍僵了他的翅膀,鎖住了他的聲音,而且會將他的生命推向「末日」。序文的這些話說明了頸聯雖宇宇寫蟬,然意不在蟬。

這兩句詩,寫得蟬人相融,抒情忘蟬,達到了出神入化地步。

詠蟬的詩句

4樓:生活日子

年代: 唐

哀響乍吟風。

未上華冠側,

先驚翳葉中。

解釋擴充套件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

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

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誌》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詠:用詩詞等來描述,抒發感情的方式,文體的一種。

籍:通「借」

垂緌飲清露:倒掛在樹上吸吮著清甜(或美味)的甘露(或露水)。

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人稱道。 虞世南畫像

首句「垂緌引清露」,「垂緌」是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息於高處,餐風飲露,故為「引清露」。這句寫出了蟬的清華俊朗的特點。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寫蟬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用一「出」字,將無形的聲音傳送寫得可感可見。

這句雖只對蟬聲遠傳進行了描寫,讀者卻已可窺蟬的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秋風的傳遞所致,詩人卻別有會意,強調這是由於「居高」使然。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涵一個真理: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權貴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真如俗話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頗顯大氣。

這兩句看似寫蟬,實則帶有自況的意味,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聯絡到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讚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此處表現出來的自信該不為過吧

5樓:薇茉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聞蟬》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

《早蟬》 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

6樓:愛因斯坦大煙鬥

駱賓王的《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亦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李商隱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7樓:匿名使用者

夏季樹高藏叫聲

緣何清音放悲鳴

身攀高枝難下蹲

只有歇斯底里行

語文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題一最樸實的事實

1 2 自私 公平 3 李時珍歷盡千辛萬苦,寫成了 本草綱目 司馬遷忍辱負重,創作出了 史記 4 成功需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我以前學習都不知道要努力,只是耳朵從老師那裡刮一點回去,晚上任務式的完成作業,成績也有所下滑。後來我漸漸發現了學習的重要性,堅持不懈的朝著理想去奮鬥,成績提升了不少。5 成功對於...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當她得知我是為媽媽而買麵包時,不禁為剛才想和我換位置的行為感到慚愧排在我前面的人紛紛自覺的為我讓出一條路讓我先麵包心願 媽媽想去春遊,也指希望我長大後能孝順她愧疚,悔恨的心理 包含了讚賞,希望,感動 每一位母親此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孝順自己。歲月的重量 指母親養育孩子多年的付出 未來的信心 指...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伊犁草原漫記(節選)

1 那馬群,由帶頭的公馬揚鬣 li 在前邊領著,幾十匹小馬駒跟在母馬群后邊,追著向前賓士 那羊群,靜靜的,就像是被牧人用笛聲從天上引誘下來,飄落在草原上的白雲 那馴養在草庫侖裡的梅花鹿,則圓睜著眼睛,在不遠不近處好奇地望著過路的人。2 錯 對 錯 3 錯對錯 4 在這篇短文中,作者通過對伊犁草原上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