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中,怎麼判斷名詞的活用,舉例說明古代漢語中如何判斷名詞的活用?

2021-03-28 14:25:54 字數 5612 閱讀 6234

1樓:sweet靜

一、看名詞後面有沒有帶補語。如名詞後帶了補語,那麼這個名詞就活用為動詞。

二、看名詞前有沒有副詞修飾。如有,該名詞一般活用為動詞。

三、名詞前如用能願動詞「能、可、欲、肯」等修飾,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四、名詞前如有結構助詞「所」,則一起組成「所字結構」,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五、如兩個名詞連用,其中必有一個活用為動詞。

六如果名詞用在「之、其、爾、汝、我」等代詞前面,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七名詞如與「者」一起組成「者字結構」,該名詞也活用為動詞。

以上介紹的是常見的幾種判斷名詞活用為動詞的方法。當然,判斷名詞是否活用為動詞的方法還有許多,但不論是何方法,在判斷時,都要根據上下文,結合具體的語境加以分析,要同時觀察名詞前後的語法關係,即注意該名詞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後有哪些詞和它結合,跟它構成什麼樣的句法關係,只有全面考慮,才能準確地判斷一個名詞在句中是否活用為動詞。

2樓:sunny桉藍

根據名詞的特點,進行判斷。

⒈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⑴名詞後面帶賓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驢不勝怒,蹄之.

「蹄」本是名詞,在句中卻接了賓語「之」,這時「蹄」起到了動詞的作用,所以應該活用為動詞,是「踢」的意思;

⑵名詞後面帶補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鄭商人弦高市於周.

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市」帶補語「於周」,用作動詞:做買賣.

⑶前面有能願動詞或副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前帶副詞「非」和能願動詞「能」,用作動詞:游水.

⑷同一名詞迭用,或兩個名詞連用,這兩個名詞既不是疊字,又不是聯合、偏正、復指關係,那麼,其中一個名詞常用作動詞

例如: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名詞「事」迭用,第一個用作動詞:做、從事.

⑸前面有結構助詞「所」,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置人所罾魚腹中.

名詞「罾」前有結構助詞「所」.用作動詞:用網捕捉.

⑹方位名詞常用作動詞,有的前面有連詞「而」或副詞,有的前面既沒有連詞「而」也沒有副詞

例如:秦師遂東.

方位名詞「東」前面有副詞「遂」,用作動詞:向東進發.

⒉名詞的使動用法

⑴表示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賓語產生這個名詞用作動詞後所表示的動作

例如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王」後跟「我」作賓語,是「使我為王」.

⑵作使動用法的名詞,後面也偶爾有省略賓語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不得而臣」相當於「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當於「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為臣」「不得使之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詞,是名詞的一類,活用為動詞後有時也有使動用法

例如: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便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動 「東蘇子」,意思是使蘇子(蘇代)往東去 .

⒊ 名詞的意動用法

例如:孟嘗君客我.

名詞「客」後帶賓語「我」,活用作意動詞.「客我」即「以我為客」,意即「把我當做客人」.

⒋ 名詞直接做狀語

⑴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特徵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名詞「席」、「包」、「囊」分別作狀語: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⑵名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態度、方式,活用為狀語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面」做動詞「刺」的狀語,表示「刺」 的方式:當面.

⑶ 名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活用為狀語

例如: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名詞「船」作動詞「載」的狀語,表示「載」所用的工具:用船裝.

⑷ 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地點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孤帆一片日邊來.

名詞「日邊」作動詞「來」的狀語,表示「來」的地點:從日邊.

⑸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良庖歲更刀.

時間名詞「歲」作動詞謂語「更」的的狀語,表示「更」 的性質:每年.

⑹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名詞「南」做「取」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趨向:向南.

⑺名詞表示情況逐漸地發生變化,活用為狀語

例如:而鄉鄰之生日蹙.

名詞「日」作形容詞謂語「蹙」的狀語,表示「蹙」 ,這種情況逐漸的發展變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中如何判斷名詞的活用?

3樓:一乘之國

⒈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⑴名詞後面帶賓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驢不勝怒,蹄之。

「蹄」本是名詞,在句中卻接了賓語「之」,這時「蹄」起到了動詞的作用,所以應該活用為動詞,是「踢」的意思;

⑵名詞後面帶補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鄭商人弦高市於周。

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市」帶補語「於周」,用作動詞:做買賣。

⑶前面有能願動詞或副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前帶副詞「非」和能願動詞「能」,用作動詞:游水。

⑷同一名詞迭用,或兩個名詞連用,這兩個名詞既不是疊字,又不是聯合、偏正、復指關係,那麼,其中一個名詞常用作動詞

例如: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名詞「事」迭用,第一個用作動詞:做、從事。

⑸前面有結構助詞「所」, 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置人所罾魚腹中。

名詞「罾」前有結構助詞「所」。用作動詞:用網捕捉。

⑹方位名詞常用作動詞,有的前面有連詞「而」或副詞,有的前面既沒有連詞「而」也沒有副詞

例如:秦師遂東。

方位名詞「東」前面有副詞「遂」,用作動詞:向東進發。

⒉名詞的使動用法

⑴表示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賓語產生這個名詞用作動詞後所表示的動作

例如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王」後跟「我」作賓語,是「使我為王」。

⑵作使動用法的名詞,後面也偶爾有省略賓語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不得而臣」相當於「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當於「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為臣」「不得使之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詞,是名詞的一類,活用為動詞後有時也有使動用法

例如: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便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動 「東蘇子」,意思是使蘇子(蘇代)往東去 。

⒊ 名詞的意動用法

例如:孟嘗君客我。

名詞「客」後帶賓語「我」,活用作意動詞。「客我」即「以我為客」,意即「把我當做客人」。

⒋ 名詞直接做狀語

⑴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特徵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名詞「席」、「包」、「囊」分別作狀語: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⑵名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態度、方式,活用為狀語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面」做動詞「刺」的狀語,表示「刺」 的方式:當面。

⑶ 名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活用為狀語

例如: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名詞「船」作動詞「載」的狀語,表示「載」所用的工具:用船裝。

⑷ 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地點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孤帆一片日邊來。

名詞「日邊」作動詞「來」的狀語,表示「來」的地點:從日邊。

⑸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良庖歲更刀。

時間名詞「歲」作動詞謂語「更」的的狀語,表示「更」 的性質:每年。

⑹名詞在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時,活用為狀語

例如: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名詞「南」做「取」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趨向:向南。

⑺名詞表示情況逐漸地發生變化,活用為狀語

例如:而鄉鄰之生日蹙。

名詞「日」作形容詞謂語「蹙」的狀語,表示「蹙」 ,這種情況逐漸的發展變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怎樣辨識古代漢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4樓:匿名使用者

名詞的使動用法

古代漢語中,名詞有時也用作使動,從意思看,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1)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今君為會而滅同姓。 《史記·晉世家》

3)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史記·項羽本紀》

例一「生死」與「肉骨」為對,「生死」不是並列結構,而是動賓結構,「生」是不及物動詞用如使動,意思是「使死者復生」;同樣,「肉骨」也是動賓結構,「肉」是名詞用如使動,意思是「使白骨長肉」。

例二「國」是名詞用如使動,意思是「使異姓立國」。

例三「王」是名詞用如使動,意思是「使我成為王」。

用作使動用法的名詞有時後面也可以省略賓語。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劉向《新序·節士》)「臣」和「友」是名詞活用作使動,但後面省略了賓語「之」,「不得而臣也」「不得而友也」兩句的意思是「不得使之為臣」「不得使之為友」。這種省略的賓語,要靠上下文的文意去體會和補足。

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現象有哪幾種

5樓:和藹的大椎穴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

②名詞的使動用法

③意動用法

④為動用法

⑤動詞的使動用法

⑥動詞活用為名詞

⑦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⑨數詞活用為動詞

⑩數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殺」,用刀殺)②沛公軍霸上。(「軍」,駐紮)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④范增數目項王。

⑤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⑥唐浮圖慧褒始舍(shè)於其址。

2.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謹庠序之教。(「謹」,重視/認真從事)

②素善留侯張良。(「善」,與……交好)

3.數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六王畢,四海一。(「一」,統一)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4.動詞使動用法。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②縱江東父兄憐(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王」,使……稱王)5.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降」,使……投降)②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存活)6.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小」,使……變小)②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7.數詞的使動用法。

①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8.名詞作狀語。

①.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9.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古代漢語中膝下代什麼什麼是古代漢語中的借代

1 幼兒。因為子女幼時常依於父母膝下,故用膝下指幼兒。例如,古人常說 膝下一女。膝下無兒。2 敬辭。古人與父母通訊時,用膝下作為敬辭,表示對父母的愛慕,敬意。例如,遠離膝下。父親大人膝下。母親大人膝下。3 對父母的尊稱。子女尊稱父母。就像 尊稱為 閣下。皇帝尊稱為 陛下。擴充套件資料 引證解釋 一 ...

古代漢語讀書筆記怎麼做怎樣做古代漢語的讀書筆記?

古人讀書筆記三種寫法 提要鉤玄 採花釀蜜 開山鑄銅 提要鉤玄 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在 進學解 裡講他寫讀書筆記,說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他讀記事的歷史書,把重要的事件摘記下來。他讀哲理書,把主要論點摘出來。韓愈的讀書筆記,有幾篇還保留在他的集子裡。有一篇 讀 冠子 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樣...

古代漢語中 何之有 的句子結構及翻譯。舉一些例子,儘量多

何 之有 式表示反問,是 有何 的倒裝。何 是動詞 有 的前置賓語,之 是助詞,賓語前 置的標誌。何 之有 可譯為 有什麼 呢 或 有什麼 的呢 如 1.譬如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傳 這好比是把肉投給飢餓的老虎一樣,有什麼功 效呢?2.姜氏何厭之有?鄭伯克段於鄢 姜氏有什麼滿足呢?3.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