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行為是意思啊

2021-03-27 18:57:57 字數 1222 閱讀 2172

1樓:匿名使用者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

的人。即自己並不親自參加某種犯罪,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產生犯罪意圖,通過他人去實施犯罪。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中最為複雜的一種型別,社會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點:

1.必須具有引起他人產生犯罪意圖的教唆行為。也就是用勸說、慫恿、利誘、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無犯罪意圖,或雖有犯罪意圖但不堅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圖,堅定犯罪的決心,以達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對已經決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辭鼓勵,促其順利實施犯罪,該種行為屬於幫助犯罪,不屬於教唆犯。

2.必須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為會引起他人產生犯罪的意圖,進而實施犯罪,並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於言詞不慎,無意間說的一些話,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圖,導致了犯罪的發生,不能認為是教唆犯。

對於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所謂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為在共同犯罪中所佔的地位和它的實際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對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實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於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處罰上也應有所不同,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刑法關於主犯的處罰規定處罰。

2.教唆不滿18週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的發育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易受壞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擊壞人對他們的腐蝕,法律作了特別規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所謂「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沒有起到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意圖,實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沒有實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沒有實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危害結果。

二是被教唆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教唆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由於被教唆人沒有實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尚未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或者雖造成危害結果,但與其教唆行為沒有因果關係,因而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樓:匿名使用者

教唆就是指以授意、勸說、鼓動、引誘等方法唆使沒有犯罪意圖的人或雖有犯罪意圖但犯意不堅定的人去實施犯罪的人。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我們不是傻子..我們就可以不理他..嘿嘿

意思表示行為和非意思表示行為是什麼意思

1 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現於外部,並足以為外界客觀理解的行為要素。例如 比如你欠我500萬,然後我說不用還了!就是基於我表示了我的意思,然後就就引起你要還我錢的這一項法律事實的消滅。2 非表示行為 指非經行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於某種事實狀態即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例如 拾得遺失物 ...

行為方式是什麼意思行為方式分析是什麼意思

就是研究一個人的習慣,每個人的行為方式都是與眾不同的,總有一些有別於他人的跡象。心理學研究學科的分類 實驗心理學 是最早發展起來的心理學分支,它藉助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科學心理髮展初期的那些傳統課題。如感覺 知覺 學習 動機和情緒等。認知心理學 致力於研究人的高階心理過程,如記憶 推理 資訊加工 語...

事實行為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的區別

法律事實包括行為和事件,其中 行為 裡包含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 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是同一個位階的概念 事實行為,比如無因管理 不當得利 侵權等,不需要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於法律規定,就可以引起私法上權利義務的變化 法律行為,比如合同等,核心在於意思表示,目的在於引起明確的法律後果。這三個概念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