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胎兒在什麼情況下被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2021-03-27 05:52:14 字數 6430 閱讀 1433

1樓:澤男君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

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兩個例外

1、在繼承中胎兒的應留份額。

2. 、死者的人格利益保護。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胎兒只有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形下,被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其他情況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

2樓:麥迪麥無敵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胎兒只有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形下,被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其他情況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3樓:

不正確。   自然人的民事

權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取得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它是自然人蔘加民事法律關係,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依據,也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體資格的標誌。     民事主體包括:

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通則》第9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能力,承擔民事義務。

」   其行為能力按年齡或者精神狀況劃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0週歲以下或者精神病患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0週歲以上未滿一吧週歲或者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年滿一吧週歲或年滿一陸週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都始於設立終於消滅。 其他組織無民事權利能力,但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民法總則規定胎兒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4樓:當年明月

《民法總則》第16條在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樓:澤男君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兩個例外

1、在繼承中胎兒的應留份額。

2. 、死者的人格利益保護。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胎兒只有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形下,被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其他情況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法總則規定胎兒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包括

6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胎兒只有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形下,被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其他情況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

【法律依據】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什麼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

7樓:

民法總則草案分11章,包括基本原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期間的計算、附則,共186條。主要內容有:

一、關於基本原則和法律適用規則

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進行民事司法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草案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事活動的現實需要,對基本原則作了豐富和補充:

一是平等原則。草案規定,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則是民事法律關係區別於行政法律關係、刑事法律關係特有的原則,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二是自願原則。草案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關係。自願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最基本的特徵,其實質是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意願從事民事活動,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三是公平原則。草案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體現了民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價值,對規範民事主體的行為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是誠實信用原則。草案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過程中,講誠實重諾言守信用。

這對建設誠信社會、規範經濟秩序、引領社會風尚具有重要意義。草案同時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自覺維護交易安全;應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應當遵守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民事主體合法的人身、財產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民事主體行使權利的同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或者當事人約定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草案第三條至第九條)

明確民事法律的適用規則,對於正確適用法律具有指導意義。草案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草案第十條)。

民事關係十分複雜,對法律沒有規定的事項,人民法院在一定條件下根據商業慣例或者民間習慣處理民事糾紛,有利於糾紛的解決。二是其他法律對民事關係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草案第十一條)。民商事領域有些法律規定了民商事活動的特殊規則,既涉及民事法律關係,也涉及行政法律關係等,需要在民法總則中作銜接性規定。

8樓:問清安丁畫

您好,根據《民法總則》

第一百三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

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行為。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

第一百三十七條 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

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資料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資料電文的,該資料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資料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資料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一百三十八條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如能給出詳細資訊,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9樓:所岑龔香菱

《民法總則》規定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行為。

民法的主要內容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相比的幾點重大變化

10樓:匿名使用者

《民法總則》2023年3月15日通過,並於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對《民法總則》相較《民法通則》的重要變化做個總結。

民法是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聯絡最緊密、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值得每個人花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民法總則》生效後,對於與老《民法通則》不一致的地方,應當適用新《民法總則》的規定。

下面就來逐條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變化:

1.此次《民法總則》最大的變化,應是第九章「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將訴訟時效由之前的「二年」變為「三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第19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終止之日起計算。《民法總則》第191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週歲之日起計算。以上兩條體現了法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

《民法總則》第193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此條意在說明關於訴訟時效的適用只能由訴訟的當事人先提出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動進行審查適用,體現了公權力不干涉雙方當事人自願實現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債務之宗旨。

《民法總則》第196條規定,某些物上請求權(侵害狀態持續存在,如要求不動產及登記動產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以及基於人身關係的請求權(要求支付贍養費、撫養費等)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9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此條意在說明「訴訟時效」只能依照法律規定,不能由當事人約定進行變通。

《民法總則》第199條明確規定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2.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

與第一點變化相關的,《民法總則》第152條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並且規定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3.與國際接軌,增加了「習慣」作為法律淵源的一種,去掉了原《民法通則》規定的「國家政策」,增加了「公序良俗」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之一

《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4.增加了胎兒具有繼承權及接受贈與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與經濟社會及人類發展相適應,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由十週歲降為八週歲

6.明確規定法人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民法總則》第62條規定,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資訊保安,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資訊。

8.增加了「意思表示」一節規定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沒有意思表示則無所謂法律行為,只有有效的意思表示才可能形成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該節將意思表示分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和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和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

9.增加了**人**民事法律行為的範圍規以及轉委託的責任承擔問題

《民法總則》第168條規定,**人不得以被**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人不得以被**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民法總則》第169條規定,**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的,應當取得被**人的同意或者追認。轉委託**經被**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人可以就**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被**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人為了維護被**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的除外。

10.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無權**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賠償請求權

《民法總則》第171條規定,無**權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範圍不得超過被**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11.明確了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法總則》第178條規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12.增加了因自願救助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3.增加了優先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7條規定,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14.根據之前的相關司法解釋、司法實踐及法學理論:

完善了關於「監護」的規定,完善了關於「財產代管」的規定;

完善了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規定;

完善了第三章「法人」的相關規定,並將法人分為「營利性法人」、「非營利性法人」、「特別法人」,邏輯上更為嚴密與周全;

增加了第四章「非法人組織」的相關規定,至此「民事主體」的內涵得以完整,即民事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確定自然人的住所時,哪個說法是錯誤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以下是 民法總則 關於如何確定自專然人住所的屬規定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 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如能給出詳細資訊,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自然人是什麼意思?自然人 natural person 是在自然狀態...

鍋爐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排汙,鍋爐在什麼情況下不能排汙

定期排汙和連續排汙,鍋爐正常執行時的定期排汙是指定期將爐水中含鹽量內高的水和水渣排除鍋爐容,以防止結垢 開工時的定期排汙,是為了將大修完管道里面的雜質排出,同時也是為了加強迴圈,加強傳熱,防止迴圈停滯。連續排汙是指,連續不斷將汽包上部,經旋風分離器分離下來的高含鹽量的水,排除鍋爐,以保證爐水品質。鍋...

在英語中什麼情況下用in什麼情況下用on

in表示在裡面,on表示在表面 牆上有洞用in,牆上有畫用on。on 有時表示是本身的一部分。如 蘋果在樹上用on,猴子在樹上用in.窗戶嵌入復 牆體內,所以用 in。一幅制畫掛在牆bai上用on。電視上不是真du的在電視裡zhi面,習慣用on星期幾dao用on,on monday 幾點鐘用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