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言語》中的 風景不殊,正自有江河之異,正和自該怎麼翻譯

2021-03-21 19:51:00 字數 5939 閱讀 7932

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南朝宋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翻譯為:

風景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北方的大好河山被外族人佔領,有了很大變化。 東晉初年,中年大部分地區被外族侵略者佔領,許多士大夫都下江南避亂,這句話放映了動晉士族人物在國破家亡後的悲痛情緒。

殊∶異,不同。山河之異∶指當時黃河流域大部分被外族侵略者佔領。

世說新語(三則)翻譯

2樓:金家融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

「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復褌 韓康伯幾歲時,家境非常貧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襖,是他母親殷夫人親手做的,做時叫康伯拿著熨斗取暖。母親告訴康伯說:「暫時先穿上短襖,隨著就給你做夾褲。

」康伯說:「這已經夠了,不須要夾褲了。」母親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

「火在熨斗裡面,熨斗柄也就熱了,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會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夾褲呀。」他母親聽了非常驚奇,知道他將來準是個治國的人才。

道旁李樹 王戎七歲的時候,與很多小孩一起玩,看見路邊李樹結的果實很多,把樹枝壓彎了。小孩們都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動。別人問他怎麼不跑過去摘,他說:

「樹長在路邊但是卻還有很多果實,肯定是苦的」。取來嘗一嘗,果然是這樣。

3樓:雲遮世說

言語第二之三十一、新亭對泣

(原文)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譯)渡江以後,士大夫們每到風和日麗的日子,就相邀來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喝酒野餐。周侯(顗)在座中嘆息道:「景色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有山河變異的感覺。

」大家都相視流淚。只有丞相王導臉色突變,厲聲說道:「我們要齊心合力,報效朝廷,收復中原,怎麼可以像楚囚一樣,相對落淚!

」任誕第二十三之四十

七、興盡而返

(原文)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譯)王子猷(王徽之)住在山陰,有天晚上下起大雪,王徽之一覺醒來,開啟房門,叫人斟酒。舉目望去,天地一片潔白,王徽之起身徘徊,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逵),當時戴安道在剡縣,王徽之立即乘上小船連夜去找戴安道。

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徽之來到戴安道家門口卻沒進去見面,而是轉身回去了。有人問他緣由,王徽之說:「我本來是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要見戴安道呢?

」汰侈第三十之

八、石崇與王愷爭豪

(原文)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

「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

(譯)石崇和王愷鬥富,二人都極盡奢華地裝飾自己的車馬服裝。晉武帝(司馬炎)是王愷的外甥,他常常幫助王愷。有一次送給王愷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樹,枝條扶疏,世間少有。

王愷拿給石崇看,石崇看罷,舉起手中的鐵如意向珊瑚樹砸去,隨手就把珊瑚樹給砸碎了。王愷非常惋惜,還以為石崇妒忌自己的珍寶,所以聲色俱厲地指責石崇。石崇說:

「這不值得遺憾,我今天就賠給你。」於是命令手下把珊瑚樹都拿了出來,有的三尺高,有的四尺高,枝條都極其漂亮,世上罕見,光彩奪目,這樣的珊瑚樹石崇有六七棵,和王愷那棵一樣的就更多了,王愷頓時顯得惘然若失。

4樓:氺奶嘴

【過江諸人】中國古代志人**集《世說新語》中所記故事。說晉朝南渡後,政權中的一些高階士族人物,每到風和日麗的日子,總是相邀聚集新亭,席地而坐,宴飲歡會。周顗很感慨的說:

「風景還是那樣,山河已經有了改變」!都相視流淚。只有王導變色說:

「應該為主室努力,克服神州,何必囚徒一樣,相對流淚?」故事反映了南渡之後,東晉士族官僚的沒落情緒。

《世說新語 言語第二 三十一》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①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次年,司馬睿在建業(今南京)即位,為元帝,史稱東晉。因黃河流域為外族侵佔,中州士族多渡江南下。

本篇寫西晉滅亡後,南渡士族國破家亡的情感。當然同時也突出了王導的雄心抱負。

②新亭:三國時吳國所建,名臨滄觀。晉安帝隆安年間重修,改名新亭。故址在今江蘇江寧縣南。

③藉(jiè借)卉:坐於草地上。藉,坐臥其上。卉,草的總稱。

④周侯:周豈頁(yǐ),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人,官至尚書僕射。後為王敦所害。侯是對州牧刺史的尊稱,周曾任荊州刺史等,故稱。中坐:坐中。

⑤不殊:沒有區別。

⑥王丞相:王導,字茂弘,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元帝即位後任丞相,輔佐晉室。愀(qiǎo巧)然:面色突變貌。

⑦楚囚:《左傳·成公九年》載,楚人鍾儀被晉俘虜,晉人稱他為楚囚。後借指處境窘困之人。

翻譯:從北方渡過長江到建康的一些人,每逢天氣晴和的日子常常互相約請到新亭地方,坐在草地開筵飲。武城侯周顗在飲宴中間,喟然嘆息說:「江南風景跟中原沒有兩樣,只是眼前的山河與中原不一樣!

」在座的人都為之哭泣,淚眼相對。只有丞相王導神色嚴肅地說:「大家正應當同心戮力,報效朝廷,收復中原,怎麼至於像被俘在晉國的楚囚那樣,一味相對悲泣不圖振作呢?

」」雪夜訪戴

【原文】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編輯本段]譯文

王子猷(yóu ,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五兒子),居住在山陰,一次晚上下大雪,他從睡夢中醒來,開啟窗戶,命令僕人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

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編輯本段]人物分析

從《王子猷雪夜訪戴》可看出,王子猷是一個性情瀟灑的人。

《世說新語》中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未至而返,人們問之,他答道:「吾本乘興而來,興盡何必見戴?」一語道出了名士瀟灑自適的真性情。

王子猷這種不講實務效果、但憑興之所至的驚俗行為,十分鮮明地體現出當時士人所崇尚的「魏晉風度」的任誕放浪、不拘形跡,有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眠覺、開室、命酒、賞雪、詠詩、乘船、造門、突返、答問,王子猷一連串的動態細節均歷歷在目,雖言簡文約,卻形神畢現,氣韻生動。

石崇與王愷爭豪

原文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

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者甚眾。

愷惘然自失。選自《世說新語·汰侈》

[編輯本段]譯文

石崇和王愷比闊鬥富,兩人都用盡最鮮豔華麗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裝。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常常幫助王愷。他曾經把一棵二尺來高的珊瑚樹送給王愷,這棵珊瑚樹枝條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當的。

王愷把珊瑚樹拿來給石崇看,石崇看後,拿鐵如意敲它,馬上就打碎了。王愷既惋惜,又認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寶物,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

「不值得發怒,現在就賠給你。」於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裡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有三尺、四尺高的,樹幹、枝條舉世無雙,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愷那樣的就更多了。王愷看了,露出失意的樣子。

風景什麼什麼

5樓:蘇冰堰

你好!成語:風景不殊

發音:fēng jǐng bù shū

釋義:用以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殊:不同。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晉書·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

希望對你有幫助。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何至作楚囚相對。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

6樓:匿名使用者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翻譯:風景跟往昔一樣,江山卻換了主人。

何至作楚囚相對。

翻譯:怎麼可以相對哭泣如同亡國奴一樣。

過江諸人翻譯

7樓:暴走少女

1、譯文:

渡江來到江南的士大夫們,每到風和日麗的日子,總會想要來到新亭,在草地上宴飲。周伯仁在宴會上哀嘆說:「風景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江山不一樣了。

」大家聽後都相對流淚。只有丞相王導沉著臉說:「大家應當齊心協力輔佐朝廷,恢復中原,怎麼變得像楚囚那樣相對而哭呢?

」2、原文: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過江諸人》是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劉義慶的一篇散文,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三十一》。文中通過記敘士大夫們在新亭宴飲時的對話,反映了南渡之後,東晉士族官僚的沒落情緒。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字詞註釋

1、美日:佳日,天氣晴好的日子。

2、新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又名中興亭,為三國時吳國所建。

3、藉卉:坐在草地上。藉(jiè):墊,引申為坐臥其上。卉:草的總名。

4、周侯:即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省原武縣東南)人,晉元帝時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官至尚書左僕射,後被王敦所害。侯,當時對人的尊稱。

5、山河之異:指當時北方廣大地區被少數民族政權佔領。

6、王丞相:即王導,字茂弘,琅玡(今山東省臨沂縣)人,晉元帝時任丞相,輔助元帝建立東晉政權。愀(qiǎo)然:面色忽變的樣子。

7、戮力:盡力

8、神州:這裡指中原地區。戰國時鄒衍稱中國為赤縣神州,後世遂以神州指代中國。

9、楚囚:指囚犯。《左傳·成公九年》載:

楚人鍾儀為鄭人俘獲,獻給晉國,「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

』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後世即稱囚犯為楚囚。

二、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的編纂成書固然與劉宋家族對魏晉風流的喜好和社會各層人士對魏晉風流的追慕有關,然而劉義慶之所以對魏晉士人情有獨鍾化大氣力與其門客共襄盛舉還有他個人身世的內在原因。

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劉裕對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剛登基便先後殺了徐羨之、傅亮、謝晦等擁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為擔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弒的悲劇,嚴格控制並殺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員,這其中就包括名將檀道濟。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義慶不得不加倍小心謹慎,以免遭禍。本傳言「太白星犯右執法,義慶懼有災禍,乞求外鎮。」這實際上是劉義慶藉故離開京城,遠離是非之地。

儘管文帝下詔勸解寬慰但架不住劉義慶「固求解僕射乃許之」。劉義慶終於得以外鎮為荊州刺史。外鎮後的劉義慶仍然如同驚弓之鳥,心有餘悸。

他處在宋文帝劉義隆對於宗室諸王懷疑猜忌的統治之下為了全身遠禍,於是招聚文學之士寄情文史編輯了《世說新語》這樣一部清談之書。

三、作品賞析

西晉後期,相繼發生了「八王之亂」和北方少數軍隊滅亡西晉政權等事件,北方陷入連年戰亂,大批士族紛紛南渡,並擁晉元帝在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建立東晉政權。

這裡「過江諸人」即指這些南渡士族中在東晉政權身居顯要的王導、周顗等人。該篇表現了他們在國破家亡之際的生活和思想情緒,通過對比,將周顗等人的庸懦頹廢和王導的剛毅奮發刻畫得生動形象。

世說新語語言篇的語言特點,求《世說新語》的內容藝術特色及影響

正 南朝宋代臨川王劉義慶是一位語言藝術大師。他的 世說新語 的語言,具有鮮回明的藝術特色,給人以美答的享受。精煉,是 世說新語 語言的第一個特色,也是主要特色。記言或記行,明暢不繁 簡約玄澹 所謂 不繁 簡約 即指文字的精煉。世說新語 中的故事,一般只有幾十字,長則二百字左右,短則十字上下,其意己顯...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言語引》,這部書是一部主

楊氏之子,指的是一個姓楊人家的兒子。楊氏之子 選自南朝劉義慶的 世說新語 言語引 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閒談軼事的 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用 標出楊氏之子朗讀時的停頓 南朝劉抄義慶的 世說新語 中 楊氏之子 原文 樑國 楊氏子 九歲,甚聰惠。孔君平 詣其父 父 ...

世說新語乘船,劉義慶 世說新語 中《乘船》的起因,經過,結果

乘船 華歆 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 王之優劣。華歆 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 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 船裡 恰好還很寬鬆,為什麼不同意?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