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最大特色就各種玉囂是什麼東西

2021-03-20 16:32:15 字數 5033 閱讀 6477

1樓:樂觀的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2023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2023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2023年至2023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

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 陶器、玉器的資料 詳細一點

2樓:匿名使用者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

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2023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2023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2023年至2023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

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種類數量非常多,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甚至提出了「玉器時代」說,以詮釋玉器在中國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數量多,說明良渚時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豐富的玉礦來供給。在良渚文化範圍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現良渚時期的玉礦,有人就認為良渚玉料是從盛產玉的遼寧或新疆輾轉運來。

這個觀點顯然很難站得住腳,想象一下,在史前古社會,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運載工具、交通工具簡陋,良渚人如何能夠從那麼遙遠的東北、西北,穿過無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運至東南的良渚文化圈內?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來,所以有的專家執著地認為,在良渚文化的區域裡尤其是在良渚遺址群內的天目山餘脈,一定存放著被人們遺忘了的古代玉石礦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開採的古玉礦藏卻應該是永恆存在的。

2023年,在江蘇省溧陽小梅嶺發現透閃石軟玉礦藏,經取樣鑑定,此礦藏的軟太硬度在5.5-6度之間,玉石的質地細膩,色澤呈白色和青綠色,透明度較好,呈蠟狀光澤,與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這一發現興奮了考古學術界,專家們普遍認為,「良渚文化的玉料**可以確定是就地取材,而非遠地轉運,有關玉料**這一重要問題已得到初步解決。

但目前還存在的疑點是,位於浙江餘杭境內的良渚文化中心遺址——良渚遺址群內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遺址出土玉器數量的總和,其所需的玉料也應是良渚文化圈內量最多的,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從江蘇小梅嶺運來的嗎?在良渚遺址群內至今沒有發現礦藏的同時,不少專家仍堅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來自附近的地區已被遺忘的古礦床」。這一推測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願將來的考古發掘能夠證實這一推斷。

受到海侵、洪澇災害或是戰爭重創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遷移外,還有部分殘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內,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幾百年後氣候轉為乾涼,積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馬橋文化的人們逐漸來此定居。他們的生活也似乎過得一年比一年好,氣溫在不知不覺中降低,氣候的涼爽與乾燥使河水也逐漸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沒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來、沼澤也明顯減少。

馬橋文化的人們從殘存的良渚人那裡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並想把它發揚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後又相容幷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來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終沒有在馬橋文化的人們手上得到充分發展,因而馬橋時期陶器製作欠精,造型比較簡樸;而玉器不僅品種少,而且質量差、雕工粗劣簡陋,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並沒有突然神祕失蹤,馬橋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繼承者。

對於良渚文化的理解

良渚文化為什麼被稱為良渚文化?具體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2023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2023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2023年至2023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

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指的是什麼?

4樓:易書科技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2023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因2023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餘杭市良渚鎮而命名,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2023年至2023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

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種類數量非常多,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甚至提出了「玉器時代」說,以詮釋玉器在中國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數量多,說明良渚時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豐富的玉礦來供給。

在良渚文化範圍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現良渚時期的玉礦,有人就認為良渚玉料是從盛產玉的遼寧或新疆輾轉運來。這個觀點顯然很難站得住腳,想象一下,在史前古社會,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運載工具、交通工具簡陋,良渚人如何能夠從那麼遙遠的東北、西北,穿過無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運至東南的良渚文化圈內?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來,所以有的專家執著地認為,在良渚文化的區域裡尤其是在良渚遺址群內的天目山餘脈,一定存放著被人們遺忘了的古代玉石礦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開採的古玉礦藏卻應該是永恆存在的。良渚文化為何在五千年前就有如此出眾的玉文化?

先民們為何要雕琢那麼多玉器,他們又是如何雕琢的?其中有許多謎等待解答。

有人說是因為裝飾,美化生活的原因。中國玉文化源遠流長,玉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玉有太多美好的品質,因此就往往把具有高潔品質的人和玉相聯絡。

可以證實東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把玉當做自己(君子)的化身的禮儀。

貴族、土大夫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必配玉,玉只可配君子。

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謂五德,首先指玉的5個特性,即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緻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然後是比附人的五個美德:

仁、義、禮、智、信。所以說良渚文化出現如此多優美的玉器,是出於裝飾生活的原因不無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良渚玉器大量產生,不僅僅是裝飾,而是有更深的文化內涵。把玉作為裝飾品反而是更後的事情了。此說的證據是從良渚玉器本身情況來說的。

最能反映良渚琢玉特色的是形式多樣,數量眾多,如使人高深莫測的玉琮和獸面羽人紋的刻畫。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些物品充滿神祕氣息,現在看來其形狀和圖案也是令人驚異,隱隱透出一股涼氣。

這些玉琮的用途應該是與宗教祭祀、財富權力有關。戰國《周禮》書中曾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之說法。東漢鄭玄注「壁圓像天,琮八方像地」,都說明玉琮與對鬼神的崇拜相關。

因此他們認為良渚玉器更深的文化內涵是對鬼神的敬畏,是用於祭祀的神器,由此衍生出「玉」被作為權力的象徵。這一點從後來的「玉」的地位可以反證,「玉」不僅僅作為裝飾,作為美好品質的象徵,在中國文化上,從一開始就更多的是作為具有神聖地位的、能顯示權力的神器。

良渚文化是神祕而又輝煌的,其為何有如此多的玉器,主要是因為裝飾,還是因為祭祀尚不能明確,不過良渚玉器形制奇特,肯定包含著先民神祕的思維。

2023年,在江蘇省溧陽小梅嶺發現透閃石軟玉礦藏,經取樣鑑定,此礦藏的軟太硬度在5.5-6度之間,玉石的質地細膩,色澤呈白色和青綠色,透明度較好,呈蠟狀光澤,與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這一發現興奮了考古學術界,專家們普遍認為,「良渚文化的玉料**可以確定是就地取材,而非遠地轉運,有關玉料**這一重要問題已得到初步解決。

但是位於浙江餘杭境內的良渚文化中心遺址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遺址出土玉器數量的總和,其所需的玉料也應是良渚文化圈內量最多的,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從江蘇小梅嶺運來的嗎?在良渚遺址群內至今沒有發現礦藏的同時,不少專家仍堅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來自附件的地區已被遺忘的古礦床」。這一推測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願將來的考古發掘能夠證實這一推斷

5樓:匿名使用者

猜測是三苗人的文化(炎帝部族一個分支)

良渚文化是中國什麼時期南方文化的象徵

6樓:威小人物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佈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2023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2023年。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型別,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2023年左右。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2023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

年代為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2023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23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3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良渚文化是什麼時期的呢

7樓:匿名使用者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型別,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2023年左右。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2023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

年代為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2023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23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3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良渚文化博物館分別介紹了什麼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館介紹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 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 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 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 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 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 原始文字 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

良渚古國的良渚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 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

請問這塊是紅山文化還是良渚文化的玉豬龍他是什麼玉有收藏價值嗎謝謝

你再拍些實物上的紋理清晰圖上來吧,現在目測不是老的 你放心,與真的沒有絲毫關係。一般這種收藏,考慮到是文化價值。如果單獨論這塊玉石的話,質地和雕工都比較差,並沒有什麼價值,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仿紅山文化玉豬龍,玉就不對,顏色更假,造型獨特。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有什麼寓意呢 環型玉龍以他眼大珠突為特徵,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