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 唱歌 叫什麼,我國古代人唱歌具體指什麼?

2021-03-12 06:50:56 字數 5977 閱讀 7865

1樓:聖誕老東東

bai"叫徒歌或歌。du

一、徒歌

釋義:唱zhi歌時沒有伴奏,dao即清唱

內。引證:《爾雅·釋樂》:容「徒歌謂之謠。」

譯文:徒歌就是清唱。

二、歌釋義:唱。

引證:《說文》:「歌,詠也。」

譯文:歌,詠唱的意思。

擴充套件資料形容唱歌好聽的詞語:

一、餘音繞樑

釋義:形容歌聲或**優美,餘音迴旋不絕。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譯文:從前有個韓國女子向東到齊國去,在路上斷糧了,經過雍門,在那裡賣唱來求食,已經離開了但她歌聲的餘音在房樑間繚繞,經過多日未斷絕,周圍的人認為她的人還沒離開。

二、嫋嫋餘音

釋義:形容**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迴響在耳邊。

出處:於明之《走在羊腸小道上》:「她已離去,但她那美妙的歌聲仍然嫋嫋餘音,不絕於耳。」

2樓:弱肉強食本質

《詩經•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毛傳》注云:「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爾雅》、《說文》皆雲「徒歌曰謠」。「徒歌」,即不用樂器相伴奏的歌曲曲藝。

我們現代人叫的『唱歌』,在古代叫的是什麼?叫曲子嗎?

3樓:天堂鳥的夢

現代人叫的「**」,古代才叫曲子,至於唱歌嗎,好像叫哼曲

4樓:匿名使用者

有樂府。詩經那些都是原來用來吟唱的

我國古代人唱歌具體指什麼?

5樓:流血一週的動物

古代人唱歌唱得一般是詩詞歌賦。

古代人唱歌前先選好詞牌名,比如:以《西江月》《念奴嬌》等為題,然後開始填詞,填好後,會用西江月的調,唱出所填寫的詞,要合轍押韻。所謂詞就是能讓人唱出來的。

看誰所填寫的詞最好最妙,唱出來最好聽。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文人回聚在一起,詩詞歌賦。他們會用詞牌名,比如:以《西江月》《念奴嬌》等......

為題,大家開始填詞,填好後,會用西江月的調,唱出所填寫的詞,要合轍押韻。所謂詞就是能讓人唱出來的。看誰所填寫的詞最好最妙,唱出來最好聽。

說的不一定對,請諒解!

7樓:張誠翔

古有詩詞歌賦;詩是吟詩,詞是用來唱的,只不過在詞在蘇軾之前都難登大雅之堂。

8樓:長阪坡樵夫

古代人的概念太籠統了吧

應該作具體的細分

先秦是幹吼吧

到了唐朝就不一樣了

「猶抱琵琶半遮面」

是邊彈邊唱了

「唱歌」在古代怎麼說在古代,人們用哪幾個字表示「唱

9樓:懵懂機械

《詩經•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毛傳》注云:「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爾雅》、《說文》皆雲「徒歌曰謠」。「徒歌」,即不用樂器相伴奏的歌曲曲藝。

**在中國古代被稱為什麼

10樓:lee羅亞輝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了一個**管理機構樂府,從事民歌的蒐集和整理,入樂的歌謠,被稱為「樂府詩」或「樂府」。這些樂府民歌,多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

這一時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發展成為長短句和五言、七言體,並開始加進了樂器伴奏,《孔雀東南飛》等長篇敘事歌曲的產生,同時標誌著這一時期的民歌在不斷髮展和日臻成熟。

擴充套件資料

宗教**時期

歐洲的古典**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占主導地位。

當時人們對於**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社會形勢,宗教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的。所以當時的**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卻對後來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樓:曉秋槓槓

古代音、樂有別。古代多稱為「樂」。

《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後渾稱「**」,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的一種藝術。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

12樓:新聞假大空

由樂調、樂律、音階組合而成自樂器演奏而出的曲子.稱為**。

古代一般對器具演奏樂曲稱為「曲」、「樂」。

13樓:陽光文學城

古曲,也就是指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有較高知名度的樂曲。這些古曲大多屬於器樂曲,而且大都出於詩人之手創作而成。

14樓:十虛偽

(源自百科)

簡介中國古樂,源遠流長。從《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之史實,和考古工作者發現的大約七千年以前先民們用陶土做的吹奏樂器「壎」就可以證明,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

戰國時代

在諸子百家齊鳴的文化背景下,**活動相當繁榮,併產生了孔子、墨子、老子為代表的儒、墨、道三家**思想。漢代建立以後,**快速發展,漢武帝時建立「樂府」,廣採民間**,經過加工提高,成為藝術性較高的相和歌與歌舞兼備的相和大麴的**。漢代流傳至今的《廣陵散》和《胡笳十八拍》均為著名古琴曲。

南北朝時期,漢族中原的傳統被帶到江南,和江南民間**一起統稱為清商樂。東晉桓伊創作了笛曲《梅花三弄》,後經唐人顏師古改編成琴曲流傳至今。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曲,也就是指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有較高知名度的樂曲。

16樓:匿名使用者

「曲」或者「樂」,古代稱**為「曲」、「樂」或者「曲樂」。古代的五聲或五音為:宮、商、角、徵、羽。

17樓:西北第一狼人

簡單的就叫「樂」。

樂,五聲八音緫名。

18樓:匿名使用者

由樂調、樂律、音階組合而成自樂器演奏而出的曲子.稱為**。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稱為五聲或五音,大致相當於現代**簡譜上的1(do)2(re)3(mi)5(sol)6(la)。

從宮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形成一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就是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宮商角徵羽12356後來再加上變宮、變徵,稱為七音。變宮、變徵大致和現代簡譜上的7(ti)和#4(fis)相當〔1〕,這樣就形成一個七聲音階: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

1 2 3 #4 5 6 7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意味著調式的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為音階起點的是徵調式,意思是以徵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其餘由此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管子·地員》裡的那段話是:

凡聽徵,如負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馬鳴在野;凡聽宮,如牛鳴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 凡將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

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用算式可以表示如下:

1×3×3×3×3=9×9=81(宮)

81×4/3=108(徵)

108×2/3=72(商)

72×4/3=96(羽)

96×2/3=64(角)

五音生克的次序是: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宮;徵克羽、羽克宮、宮克商、商克角、角克徵。

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孟子·梁惠王下》:""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

"蓋徵招、角招是也。"招就是韶(舞樂),徵招、角招就是徵調式舞樂和角調式舞樂。《史記·刺客列傳》載: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復為羽聲慷慨,士皆目,發盡上指冠。"這裡所說的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羽聲就是羽調式。以上的記載表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色彩,產生不同的**效果。

但是上文說過,宮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對音高,沒有絕對音高。在實際**中,它們的音高要用律來確定。試以宮調式為例,用黃鐘所定的宮音(黃鐘為宮),就比用大呂所定的宮音(大呂為宮)要低。

前者叫做黃鐘宮,後者叫做大呂宮〔8〕。宮音既定,其他各音用哪幾個律,也就隨之而定。例如:

理論上十二律都可以用來確定宮的音高,這樣就可能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宮調式。商角徵羽各調式仿此,也可以各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調式。總起來說,五聲音階的五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各得十二"調",因此古人有所謂六十"調"之說。

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調"。

瞭解到這一點,那麼古書上所說的"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鐘為羽"這一類的話就不難懂了〔9〕,所指的不過是不同音高的不同調式而已。

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六十"調"或八十四"調",都只是理論上有這樣多的可能組合,在實際**中不見得全都用到。例如隋唐燕樂只用二十八宮調〔10〕,南宋詞曲**只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南曲只用五宮八調。

常用的只有九種,即五宮四調,通稱為"九宮":

五宮:正宮 中呂宮 南呂宮 仙呂宮 黃鐘宮

四調:大石調(又作大食調) 雙調 商調 越調〔11〕

古書上又常常提到八音。《尚書·舜典》說:"八音克諧。

"《周禮·春官·大司樂》說:"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所謂八音,是指上古的八類樂器,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依《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金指鍾(bó),石指磬,土指壎(xūn),革指鼓鞀(tǎo),絲指琴瑟,木指(zhùyǔ),匏指笙,竹指管簫。由此可見八音和五聲、七音是不同性質的。

這些五聲、十二律、八音……都有其象徵意義。《禮記·樂記》就認為從一個地區的**可以看出社會風尚來。它裡面說:

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

《樂髓新經》更發展說:宮聲沉厚粗大而下,為君聲。調則國安,亂則荒而危。

合口通音謂之宮,其聲雄洪,屬平聲。商聲勁凝明達,上而下歸於中,為臣聲。調則刑罰不作威令行,亂則其官壞。

開口吐聲謂之商,音將將然,倉倉然。角聲長而通徹,中平而正,為民聲。調則四民安,亂則人怨。

聲出齒間謂之角,喔喔確確然。徵聲抑揚流利,從下而上歸於中,為事聲。調則百事理,亂則事隳。

齒合而脣啟謂之徵,倚倚然,然。羽聲而遠徹,細小而高,為物聲。調則倉廩實、庶物備,亂則匱竭。

齒開脣聚謂之羽,詡詡然,酗酗然。

我國樂律,歷代有不少變更,這裡沒有必要加以敘述。

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樂律知識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非常精微,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是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人對樂律的理解還有不正確的一面,我們學習古代樂律,對這一點也應該有所瞭解。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為綱排起表來,它們之間的配合關係是:

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聲 角 徵 宮 商 羽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這種配合關係,可舉兩條舊注來說明。《禮記·月令》鄭玄注:"春氣和,則角聲調。

"所以角配春。《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角,木也;位在東方。

"所以角配木,配東,其餘由此類推。顯而易見,這樣解釋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但是古人對於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的具體配合既然有了一種傳統的瞭解,那麼古典作家的作品在寫到某個季節時連帶寫到和這個季節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歐陽修《秋聲賦》之所以說"商聲主西方之音",就是因為古人以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的緣故。

古代人把智力障礙叫什麼病,古代人都是精神病?

痴愚 愚昧,呆笨。漢 王充 論衡 道虛 痴愚之人,尚知怪之。醒世恆言 大樹坡義虎送親 你不念他日後老景淒涼,卻去戀個死人,可不是個痴愚不孝之輩!瞿秋白 學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 鬼門關以外的戰爭 然而如果寫 痴愚 就不如寫 呆笨 如果寫 緘默 就不如寫 不做聲 痴鈍 1.愚笨遲鈍。宋 歐陽修 病告中懷子...

古代人除了喝茶還有什麼飲品,古代人除了喝茶外,還有哪些飲料可以喝呢?

應該是自家釀的米酒,勁兒不大還好喝,只需要灌一壺,比茶還好喝。井水吧,我相信古時候的井水純淨甘甜,而且還很涼爽,比現在好多了。大概是湯,各種湯,白麵湯,作為北方人,這東西我是從小喝到大的。在我國古代,早就有製作方法成熟的各種夏季飲料,這些古代飲料大都採用天然材料製作而成,而且特別重視口感和保健的雙重...

古代喝酒用的器具叫什麼,古代人用喝酒的器具叫什麼?

中國古代飲酒器具名稱 1 觥 gong 酒器,蓋作獸頭形。詩經 周南 卷耳 我姑酌彼兕觥,維 以不永傷。2 觥籌 酒杯和酒籌。酒籌用以計算飲酒的數量。歐陽修 醉翁亭記 中 射 者中,羿者勝,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3 罍 lei 同 罍 盛酒的器皿,形狀像壺。詩經 周南 卷耳 我姑酌 彼金 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