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徵字的含義古文中有哪些詞有徵召的意思

2021-03-09 05:14:15 字數 1333 閱讀 9392

1樓:瀛洲煙雨

文言文中「徵」字的含義如下:

1、出征;遠行。

王昌齡《出塞》:「萬里長征人未還。」

譯文:守邊禦敵鏖戰萬里出征人未回還。

2、征伐;征討。

《赤壁之戰》:「挾天子以徵四方。」

譯文:挾制皇帝,用朝廷的名來征討四方。

3、徵收;爭奪。

《答司馬諫議書》:「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

譯文:為天下治理整頓財政,這不能算是與百姓爭奪財利。

4、賦稅。

《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

譯文:(古代賦稅制度,十分稅一,稱"什一")讓我廢除關市上的賦稅,現在還不能做到。

5、徵召。

《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譯文:派公車特意徵召,任命他做郎中,後來又提升為太史令。

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徵,正行也。從辵,正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徵,為正義的行軍。字形採用「辵」作邊旁,「正」作聲旁。

相關詞彙解釋:

1、征衣[zhēng yī]

遠行的人穿的衣服。

2、特徵[tè zhēng]

可以作為人或事物特點的徵象、標誌等:藝術特徵。

3、徵兆[zhēng zhào]

徵候;先兆:不祥的徵兆。

4、徵集[zhēng jí]

用公告或口頭詢問的方式收集:~資料。

5、病徵[bìng zhēng]

表現在身體外面的顯示出是什麼病的徵象。

2樓:楓凝洛歌

徵 zhēng

①《動》出征;遠行。王昌齡《出塞》:「萬里長征人未還。」

②《動》征伐;征討。《赤壁之戰》:「挾天子以徵四方。」

③《動》徵收;爭奪。《促織》:「宣德間,宮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答司馬諫議書》:「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

④《名》賦稅。《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關市之徵。」

⑤《動》徵召。《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

⑥《動》追究。《左傳·僖公四年》:「寡人是徵。」

⑦《名》證明。《觀巴黎油畫記》:「而其事信而有徵。」

⑧《名》跡象;預兆。《史記·項羽本紀》:「兵未戰先見敗徵。」

古文中有哪些詞有「徵召」的意思

3樓:文以立仁

「徵召」是個雙音節詞,由同義詞「徵」和「召」聯合構成,只需要將它們拆解開,就回到了古文詞彙之中。

除了徵、召外,同義或近義的還有:募、集。

4樓:仲孫曼萌

[高一作文]領好習慣生根發芽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是表示紅色的,古文中有哪些代表顏色的字?

1紅2殷3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礦井形,裡邊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表示那裡有丹砂。說文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採丹井。本義是 辰砂,硃砂 後表示 紅色,赤色 周禮 考工記 染羽以朱湛丹秫。4緋 形聲字。從糸 表示與線絲有關 非聲。本義是 帛 紅色 說文新附 緋,帛赤色也。後常表示 紅色,深紅...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 動詞 a用 使用。涉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b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2 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

文言文中於的用法有哪些古文中於字的用法

因語境不同,於 這個詞往往有多種含義。一 與名片語成介賓短語作狀語 一 在文言裡,於 經常與名片語成介賓短語放在句末,構成一種狀語後置的特殊句式。這也是 於 作為介詞的常見用法。1 引進動作行為的處所 時間,可譯為 在 到 從 等。例如 1 能謗譏於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為 在 2 皆朝於齊。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