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對外傳播路徑題目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或者中國茶葉對外傳播,論文要求20003000字,參考文獻20部以上,謝謝!

2021-03-05 17:20:24 字數 5446 閱讀 3611

1樓:網事漂泊

中國茶文化的對外傳播 --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具有很強的民族性,而越

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國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 ⑴茶入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在四世紀至七世紀中葉,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時代,據傳六世紀中葉,已有植茶,其茶種是由華嚴宗智異禪師在朝鮮建華嚴寺時傳入至7世紀初飲茶之風已扁及全朝鮮。後來,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逐漸統一了全國。

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中國與濟、新羅的往來比較頻繁,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關係也比較密切。特別是新羅,在唐朝有通使往來一百二十次以上,是與唐通使來往最多的鄰國之一。新羅人在唐朝主要學習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還在唐朝做官。

因而,唐代的飲茶習俗對他來說應是很親近的。

新羅的使節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後期,將茶籽帶回國內,種於智異山下的華巖寺周圍,朝鮮的種茶歷史由此開始。朝鮮《三國本紀》卷十,《新羅本紀》興德王三年雲:"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種子來,王使植地理山。

茶自善德王時有之, 至於此盛焉"。

至宋代時,新羅人也學習宋代的烹茶技藝。新羅在參考吸取中國茶文化的同時,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禮。這套茶禮包括

一、吉禮時敬茶;

二、齒禮時敬茶;

三、賓禮時敬茶;

四、嘉時敬茶。

其中賓禮時敬茶最為典型。高麗時代迎接使臣的賓禮儀式共有五種。迎接宋、遼、金、元的使臣,其地點在乾德殿閣裡舉行,國王在東朝南,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或國王在東朝西,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有時,由國王親自敬茶。

高麗時代,新羅茶禮的程度和內容,與宋代的宮廷茶宴茶禮有不少相通之處。

⑵茶入日本

中國的茶與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最為深刻,尤其是對日本茶道的發生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淵源關係。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個內容,而日本茶道的發祥,與中國文化的薰陶慼慼相關。

中國茶及茶文化傳入日本,主要是以浙江為通道,並以佛教傳播為途徑而實現的。浙江名剎大寺有天台山國清寺、天目山徑山寺、寧波阿育王寺、天童寺等。其中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發源地,徑山寺是臨濟宗的發源地。

並且,浙江地處東南沿海,是唐、宋、元各代重要的進出口岸。自唐代至元代,日本遣使和學問僧絡繹不絕,來到浙江各佛教勝地修行求學,回國時,不僅帶去了茶的種植知識、煮泡技藝,還帶去了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使茶道在日本發揚光大,並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和精神內涵。中國茶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對日本的影響和日本遣使、學問僧在浙江的遊歷。

在這些遣唐使和學問僧中,與茶葉文化的傳播有較直接關係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最澄。

都永忠在興仁寶龜八年(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隨著唐使到了中國,在唐朝生活了二十多年,後與最澄等一起回國。都永忠平生好茶,當弘仁元年(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四月,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賀的韓琦,經過梵釋寺時,作為該寺大僧的都永忠,親手煮茶進獻,天皇則賜之以御冠。同年六月,嵯峨天皇便命畿內,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種茶,作為每年的貢品。

後來,茶葉逐漸成為宮廷之物,深受皇室寵愛,並逐步向民間普及。

傳播中國茶文化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日僧最澄。最澄到浙江後,便登上天台山,隨從道邃行滿學習天台宗,又到越州龍興寺從順曉學習密宗,永貞元年(805年)八月與都永忠等一起從明州起程歸國。從浙江天台山帶去了茶種,據《日本社神道祕記》記載最澄從中國傳去茶種後,植於日吉神社旁(現日吉茶園)。

最澄在將茶種引入日本的同時,也將茶飲引入了宮廷,得到了天皇的重視,具有與都永忠同樣的功績。

最澄之前,天台山與天台宗僧人也多有赴日傳教者如天寶十三年(754年)的鑑真等,他們帶去的不僅是天台派的教義,而且也有科學技術和生活習俗,飲茶之道無疑也是其中之一。

南宋時期,是中國茶道外傳的重要階段。日僧榮西曾兩次來華。榮西第一次入宋,回國時除帶了天台新章疏30餘部60卷,還帶回了茶籽,種植於佐賀縣肥前背振山、拇尾山一帶。

榮西第二次入宋是日本文治三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2023年)四月,日本建久二年(宋光宗紹熙二年,公元2023年)七月,榮西回到長崎,嗣後便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在鎌倉修建了聖福寺,並在寺院中種植茶樹,大力宣傳禪教和茶飲。

在此期間,中國宋代的茶具精品--天目茶碗、青瓷茶碗也由浙江開始相繼傳入日本。在日本茶道中,天目茶碗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喝茶之初到創立茶禮的東山時代,所用只限於天目茶碗,後來,因茶道的普及,一般所用茶碗為朝鮮和日本的仿製品,而天目茶碗益顯珍貴,只限於"臺天目點茶法"和其它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如貴客臨門或向神佛獻茶等。

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是由奈良稱名寺和尚村田珠光1425-2023年),將平民聚合飲茶的集會"茶寄合"與貴族茶會"茶數寄"合二為一形成的禪宗點茶法。自珠光完成了茶道的建立後,千利休(1522-2023年)繼續發揚光大,提煉出"和、敬、清、寂"茶道四規,而取得"天下茶匠"的地位。從此以後,日本茶道流派紛呈,各具特色,但"和、敬、清、寂"四規和待人接物的"七則",仍然是茶道的主要精神。

整個日本茶道藝術,無不體現出與佛教的息息相通,至今仍然散發著中國唐宋時代的文化氣息,保留著浙江天台山、徑山等地的佛家飲茶遺風。

⑶茶入**

中國茶葉最早傳入**,據傳是在公元六世紀時,由回族人運銷至中亞細亞。到元代,蒙古人遠征**,中國文明隨之傳入,到了明朝,中國茶葉開始大量進入**。

至清代雍正五年(公元2023年)中俄簽訂互市條約,以恰克圖為中心開展陸路通商**,茶葉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其輸出方式是將茶葉用馬馱到天津,然後再用駱駝運到恰克圖。

2023年後,**多次引進中國茶籽,試圖栽培茶樹,2023年,索洛沃佐夫從漢口運去茶苗12000株和成箱的茶籽,在查瓦克──巴統附近開闢一小茶園,從事茶樹栽培和製茶。

2023年,俄人波波夫來華,訪問寧波一家茶廠,回國時,聘去了以劉峻周為首的茶葉技工10名,同時購買了不少茶籽和茶苗。後來劉峻周等,在高加索、巴統開始工作,歷經了3年時間,種植了80公頃茶樹,並建立了一座小型茶廠。2023年,劉峻周等人合同期滿,回國前,波波夫要託劉峻周再招聘技工,產菜購茶苗茶籽。

2023年,劉峻周又帶領12名技工攜帶家眷往**,2023年在阿札里亞種植茶樹150公頃,並建立了茶葉加工廠。

2樓:蕭醉凝霜

海上、路上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

"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有效傳播中國茶文化

3樓:毛裡求是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發展空間.茶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中國文化元素,如何向外國讀者展現我國悠久的茶文化歷史至關重要。

茶自古以來就是和平友好的使者,中國早期茶文化的對外傳播基本上是與陸路絲綢(茶)之路相輔而行的,

「一帶一路」要呼籲文化先行,注意從人文領域做起,重視民間交往、人員往來、**宣傳等人文交流的先導作用,在國際上推廣茶文化,必須加強人文交流。

題目: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或者中國茶葉對外傳播,**要求:2000——3000字,參考文獻20部以上,謝謝!

4樓:漠漠飛飛吧

給你個地址吧

不過找不到帶有參考文獻的,湊合吧,寧井銘不可能不讓過的

茶文化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5樓:王王王小六

茶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有:

1、茶文化是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途徑。茶是中外交流歷史中重要的中國元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途徑。

2、茶文化有利於中國經濟增長。茶文化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發展茶產業不僅有助推動經濟增長,更有利於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著重要意義。

3、發展茶文化,既能提高茶農的經濟效益,也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品嚐者享受到茶香、味甘、色豔、形美,進而陶冶情操,增進精神素養。

4、茶文化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擴充套件資料

茶文化具有以下特徵:

1、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2、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 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

3、時代性

新時期茶文化融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6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

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

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逐次傳播開來,最終遍及全國。到了唐代,有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茶為中國特產,或即原產地,後始傳播於東西洋,先述東洋日本飲茶風俗之起源。

中國茶葉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等幾大類,各類茶中又包括許多品種。很早以前,中國就把種茶經驗和茶樹種子傳給了世界各國人民。茶成為世界上飲用人數最多的飲料,深受人們喜愛。

7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中華民族最早利用茶、栽培茶,發展了茶產業,形成了茶文化。千餘年來,中國茶伴隨著中華文化不斷對外傳播,對世界人民的飲食結構、經濟發展、文化禮儀及其宗教、交通、軍事、政治、外交、民族、語言、文學等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改善各國飲食結構飲茶自中國傳向世界,從首先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傳播,到風靡世界,從一種時髦的珍貴飲料到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從身份地位的象徵到大眾消費品,走過了千餘年的漫長曆史。人們對飲茶功效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就是飲茶習俗不斷傳播及其固化的過程,也是飲食結構不斷優化和調整的過程。 飲茶具有諸多功效,為中國古代先民不斷認知。

飲茶能止渴生津,明目健腦,延年益壽,消脂解油,益思少睡,解毒止渴,興奮解倦,消食除毒,清喉去痰,利尿明目,增加營養,增強體質,防 病治病。這些保健作用已經被現代醫學所證明。正因為如此,飲茶才風靡世界,成為全球性飲料。

雖然這一局面的形成與追求時髦、飲茶成習、嗜好上癮不無關係,但主要還是由適量飲茶有益健康這一特點決定的。南宋時,兩次來中國的日本高僧榮西在其著作《吃茶養生記》中說:「茶也,養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

山谷生之,則其地神靈也;人倫採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曾嗜愛矣。古今奇特仙藥也,不可不摘 乎。」 朝鮮、日本是中國周邊最早飲茶成習的國家,時間大體是唐宋時期。

歐洲飲茶風俗的興起要遲得多,直到16世紀初才開始學習飲茶,18世紀飲茶風習逐漸遍及歐洲各國。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史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 詩經 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 坐禪 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 人家不可一日 無 出現茶館 茶...

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是怎樣的,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文bai化起源於我國古代 du,中國是個文明古zhi國,人類的社會很多福萬 dao世的重大發明,都專是中華民族的貢獻,屬茶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人的祖先發明瞭採茶製茶與飲茶根據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翻得茶而解之,也就是說神醫發現了茶。中國的茶的文化起源和發展是源遠流長的,中國的茶文化最初起...

茶文化是什麼意思,中國茶文化的翻譯是 什麼意思

帶領大家學習中國茶文化!茶文化是在社會歷bai 史發展過程du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zhi富和精神財dao富的總和。茶文版化以物質為載體,反映出權明確的精神內容,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和諧統一的產物。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如茶的歷史發展 茶區人文環境 茶業科技 茶類 茶具 飲茶習俗 茶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