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中言與意的關係關於文學理論言意關係的問題陶東風版文學理論的課後習題

2021-03-05 11:50:01 字數 4874 閱讀 1275

1樓:娜莉

「言」、「意」之間的關係問題先秦時期  「言」、「意」之間的關係問題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引起許多思想家的注意。  如《墨子·經下》說:「以言為盡悖,悖。

」批評了懷疑或否定「言」能正確表達「意」的觀點。又如《墨子·經說上》說:「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肯定通過一定的「言」,人們就可以瞭解和把握一定的「意」。這是一種肯定「言」能達「意」,「言」與「意」一致的觀點。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對「言」能達「意」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

《莊子·天道》說:「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認為意所從出的道不可言,道無形無名,「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易傳·繫辭》中借孔子之口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也承認「言」不完全能表達意,但立即補充說:

「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提出通過設立符號式的卦象來彌補「言」在表達「意」中的不足,表現出一種調和的觀點。在《莊子·外物》中還記載著「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觀點。

這種觀點不否定「言」表達「意」的作用,而是強調「言」以「得意」為本。就象「得魚而忘筌」、「得兔而忘蹄」那樣,「言」是得「意」的一種工具。這種觀點在《呂氏春秋·離謂》中有進一步的闡明,說:

「夫辭者,意之表也,鑑其表而棄其意,悖。故古人之得其意則舍其言矣。聽言者,以言觀意也。

聽言而意不可知,其與撟言無擇。」魏晉時期  魏晉時期,「言」「意」之間的這種複雜關係,引起了玄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和專門討論。這一時期的「言意之辯」,基本思想資料源於先秦各家之說,觀點仍可分為「言盡意」、「言不盡意」和 「得意忘言」 三派,但在理論上有著強烈的時代特色和更為深刻的思想方**意義。

這一時期的「言意之辯」起端於漢魏之際鑑識人物、綜核名實方法的**。據歐陽建《言盡意論》所述,魏時蔣濟、鍾會、傅嘏等論人的才性問題,均引「言不盡意」論。在他們看來,「天不言,而四時行焉;聖人不言,而鑑識存焉。

形不待名,而方圓已著;色不俟稱,而黑白已彰。」因此,「名之於物,無施者也,言之於理,無為者也。」這種觀點發展到晉代張韓達到極端。

他認為,《論語》中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說明「至精」之理,「愈不可聞」;「言」不能「暢理」,而只能靠無言的「通心」。並進而認為「普天地之與人物,亦何屑於有言哉?」主張「留意於言,不如留意於不言」,竭力宣揚「不用舌論」。

歐陽建針對這些名言無用論的觀點,全面論證了言盡意的理論。他認為:「理得於心,非言不暢;物定於彼,非言不辯」(《言盡意論》)。

離開了言與名,人們將無法交流思想,也無法識別人物的同異。他指出,物並沒有自然之名,理也沒有必定之稱,人們為了識別人物,交流思想,根據物、理的不同而「殊其名」、「立其稱」。因此,「名逐物而遷,言因理而變」,兩者之間的關係如同「聲發響應,形存影附,不得相與為二」。

名與實、言與意是完全一致的。「言意之辯」與**玄學本體理論  「言意之辯」與**玄學本體理論有密切關係。如曹魏著名謀士荀之子荀粲,好道家之說,認為性與天道、聖人微言,不可得而聞見。

他對《易傳·繫辭》所說「聖人立象以盡意」的說法提出異義,認為:「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因此「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

「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秕」。表現出一種極端的言不盡意論。與其同時的著名玄學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說:

「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盡意莫若象」等等,肯定了《易傳·繫辭》「聖人立象以盡意」的說法。同時,他也吸收了《莊子·外物》「得意忘言」的觀點,認為「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並且進一步強調所謂「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這種情況與他反對漢易象數學有關,更與他「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有關。就前者來講,王弼批評「存象忘義」的錯誤,有合理因素;就後者來講,王弼認為「無不可以為訓」,「道不可體」,因此只有「廢言」「忘象」才能「體無」,認為「修本廢言,則天而行化」,從而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西晉著名玄學家郭象以「獨化」立論,聲稱:「意盡形教,豈知我之獨化於玄冥之竟哉?」強調「忘言遺書」,甚至進一步認為:

「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無也。故求之於言意之表,而入乎無言無意之域,而後至焉。」

王弼的「得意忘象」說  王弼的「得意忘象」說,是魏晉玄學「言意之辯」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響的觀點。他不僅奠定了玄學本體論的認識論和方**基礎,而且對當時的佛教,以至中國古代詩歌、繪畫、書法等藝術理論,都有相當大的影響。佛教初傳中國時,在譯經和講解中採用「格義」方法,以佛教名相與傳統概念比附,十分刻板。

至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受到玄學方法的啟發,也大力倡導「得意」方法。如東晉名僧道生說:「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

在文學藝術上,兩晉以來詩歌、繪畫、書法中強調傳神、寫意等理論,提倡「弦外之音」、「畫外之景」、「文外曲致」等等,也都是 「得意忘象」 思想的反映。北宋歐陽修說:「古畫畫意不畫形」;蘇軾說: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都是這種文藝理論的典型論述。後來也有人對於王弼「得意忘象」說提出批評,如北宋邵雍從維護易象數學出發批評說:

「有意必有言,有言必有象,……象生則言彰,言彰則意顯。……得魚兔而忘筌蹄可也,舍筌蹄而求魚兔則未見其得也」(《觀物·外篇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從義理上批評說:

「天下無象外之道」,「言、象」與「意、道」之間,「固合而無畛」,因而「欲詳道而略象,奚可哉?」王夫之的批評比邵雍的批評更為深刻。基本釋義1.

言語和意旨。  《關尹子·九藥》:「天下至理,竟非言意。

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說。」《呂氏春秋·離謂》:「言者,以諭意也。

言意相離,凶也。」 陳奇猷 校釋引 孫鏘鳴 曰:「『意』者,即上篇所云『言之謂也』。

言意相離,是不知言之謂者也,故以『離謂』名篇。」2. 說明意思。

  晉 陸雲 《與戴季甫書》:「區區至心,謹復言意。」]哲學概念  中國哲學史上一對重要的範疇  「言」,指言辭、名詞、概念、論說、著述等;  「意」,指思想、義理、宗旨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言 顧名思義就是說的意思。再看意字 上立 中 曰 下心 可以看出 立在說的基礎上表達出心裡所想,所思。那就是意境。 所以意由言達,言由意生。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一般都是,以「言」立「意」 用語言描述,看作者的底蘊,有的書你看著就很舒服,身臨其境,有的書翻過去就忘,說明作者的功底淺薄,好多文學都讓人不知不覺感受到意,其實我感覺人跟人不同,經歷也不一樣,看法不一,所以文學裡,好多最經典的地方就是空白的,讓讀者自己想象出來的東西是最好的,意也就出來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有此意出此言,問此言知其意。

關於文學理論言意關係的問題(陶東風版文學理論的課後習題)

5樓:匿名使用者

做一個關係的分類,儒家強調人與社會的關

系,道家著重於人和自然的關係,禪宗則是明於本心和萬物的關係;意一般作為形而上的存在依附於言,儒家言曰:不學詩,無以言。詩是以明志,明修齊治平之志,則善與仁便是指導這一過程的意,道家語:

物我齊一,道法自然;意--便是指導一切的道,言--便是萬事萬物具體的像,表面的東西,但也是道的載體;禪宗謂:心外無物,見性成佛,生活處處可悟禪;言--是世俗像,意--方是心中景。這些思想在歷史長河中發展,已凝聚成中華民族的性格,作為性格,之於具體行為,就是意;一切文學理論,文學創作只是具體行為,可謂之言;儒,釋,道作為意識形態的思想,無時無刻不對具體的文學實踐進行指導,這就是影響,希望這對你有幫助。

6樓:雨雲

在 文心雕龍!中劉勰第一次正面展開對∀言意關係#的思考是在作為創作論總綱的 神思!篇,這一點已經成為學界共識。

但是對僅僅依據 神思!篇就認定劉勰持∀言不盡意#或∀言盡意#觀點,筆者以為有嫌草率,文心雕龍中有答案

7樓:花開的地方

都有很大的影響,很難說清楚。

簡要說說莊子是怎樣看待言與意的關係的

8樓:天風海雨樓主

「言」和「意」的關係,在莊子看來是「言不盡意」。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

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莊子•天道》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莊子•秋水》莊子在這兩段話中都談到「言」和「意」的關係。

莊子認為,認識主體的人在體認和把握深微之「道」時,語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別的,心意雖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虛之「道」,但畢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細微之處,即其「精」者;而「言」和記錄言的「書」,則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雖聖賢之文章著作(「書」)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應鄙棄之。莊子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論,其實蘊涵著非常精闢的合理核心,即人的言論和書籍(當然也包括文學作品)在表達豐富複雜的心意時是並不稱職的,只不過是蹩腳的工具罷了。這就是後世文論中著名的「言不盡意」理論的源頭。

請問文學中象徵和意象的區別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之處:意象是指在抒情性作品中,藉助景物描寫來傳達出作者的感情,如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就是藉助景物形成意象,來表達心中的那種寥廓孤寂之情;而象徵用於預言式的象徵性文學中,是用一個形象來表達一個哲理,就是大量運用象徵手法的一部作品。這種手法在現代派作品中非常常見。

文學語言與象意的關係

10樓:淺笑心花無涯

中國古代文論是一個"言象意"的系統,這種系統由先秦哲學和魏晉玄學所啟發,魏晉以下歷代文論家而完善。在"言象意"系統中,"言"塑造"象","象"蘊涵"意",又有"氣"貫穿其中,構成一個有生命的整體。在聲樂學習中,歌唱的藝術表現目的是利用熟練的發聲技巧,以優美的語言形象去感染聽眾,生動而富有感情地塑造歌唱的人物形象,達到聲情融為一體的情境意境。

中國玄學有"言意之辯",而文學亦有"言意之辯",這一點明顯地被運用到了中國古代詩詞歌曲中

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幾個問題文學理論教程問題求解!!!

名詞解釋 巫術說 認為文學活動的發生起點是巫術儀式。英國人類學家詹.喬.弗雷澤 在 金枝 中較早提出了巫術與文學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巫術有兩條原理 相似律 同類相生或同果必同因 接觸律 甲乙二物接觸後,施力於甲可影響乙,施力於乙可影響甲。遊戲說 認為文學源於遊戲或本質上就是遊戲。康德最早從理論上系統...

論述一下什麼事文學形象?(文學理論)

文學形象層面 1.文學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2.文學形象又是假定與真實的統一。3.文學形象是個別和一般的統一。4.文學形象又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文學典型是文學形象的高階形態之一。它除具有一般文學形象的特徵之外,還比一般文學形象更富於藝術魅力,表現出更鮮明的特徵性。一 文學典型的特徵性 我們把...

文學理論課問題理論究竟能否指導實踐

節省碼字量從簡作答了 當然,每實踐一場之後必會有所領悟,那些東西就能化作理論,理論並非紙上瞎掰的,沒有前者的實踐以及後人的總結,又如何能得出理論呢!理論雖說是由實踐衍生出來的,但理論不能作為完全貼合實踐的步伐,因為時過境遷,斗轉星移不是每樣東西都不結合時代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前面的理論只能當成一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