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道教中的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2021-03-05 09:20:54 字數 5932 閱讀 9801

1樓:吹豬不吹牛

樓上幾個都在瞎吹。

全文應該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法的意思是效仿,學習。

大意是說人要學習地,地是學習天的,天又是學習道的,道則是學習自然的。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人學習自然,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這裡還要明白地天道自然的概念。如果你對中國哲學和其中的先秦哲學不是很瞭解,我建議就把它們統統理解為自然規律。人本來就是自然(不是道法自然的自然,這裡指大自然。

)的一部分,因為有各種關係才形成了社會,因為有思維和七情六慾才使生命趨於複雜。人法自然的目的就是要歸於自然。

那麼天地道自然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先說天和地。易經認為天是萬物之始,地是萬物之母,而人和其它萬物則相當於天地之子。

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我認為都是尊重客觀宇宙的,孔子就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尤其是道家,更崇尚自在。所以我認為,中國哲學是天、地略高於人。

地勢坤,如牡馬,陰,她是萬物之母,天行建,至剛,陽,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同一概念。都是指不受人力控制的宇宙,而且,似乎地還有感情(慈愛),而天,則完全是成了自然規律的化身。

道,則可以看成是天地的骨骼、靈魂。道的本意是路,引申為宇宙萬物的規律、途徑。

沒有懸賞分,我也懶得多說,以後有機會在網咖裡慢慢聊。順便說一句,別聽那個羔羊瞎吹,中國的哲學,掏粒耳屎也比**的教義嚴謹辯證。

2樓:羔羊

這句話中的"自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道是自然而然,自在者,不受任何事物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的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真理。

比如,道生一,一生萬物:只要氣溫條件合適就會種子就會發芽、果樹就會開花、花就會結果,果實就會有種子……,宇宙中有一個地球存在就可能有一萬個地球存在。

4樓:匿名使用者

道法自然就是以自然規律變化為師,學習順應萬物演化的道理。

比如自然中,水往低處流,那麼就應該學習水的低調。不與萬物相爭,故而沒有阻礙,最終反而可以達到天下無人可以與之相爭。

自然中的萬物運轉都遵循能量損耗最小的道理,以自然來學習就能領會天道運轉的奧妙。

請問,道教中的「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5樓:匿名使用者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

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

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絡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上為《大易識階》米鴻賓的主要觀點,但《開啟中醫之門》的作者李陽波則很不滿意董仲舒所提出來的天人合一觀,他解釋說:董提出這個觀念主要是講天的情況與人的情況的統一,實際上,作為天的宇宙自然,人類社會是很難模擬的,可是構**類社會的植物、動物及人的本身,他們的生長衰老、他們的變化卻無法逃脫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講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生理狀態的合一,而不是天與人的社會結構的合一。

為了作出這樣一個劃分,李陽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關社會觀的這一部分劃出去,而保留其談生物的部分,並且徑直把它稱為「宇宙生物觀」。 因為中醫是研究天、地、人之間的術數轉換變化關係的一門學問。在他看來,天人合一就已把中醫小了一截。

李陽波同時認為錢學森也看到了中醫、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的一些情況,從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潛力,看到了人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絡,所以也摒棄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所謂「天」,一種觀點認為包含著如下內容:1,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2,天是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3,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物件;4,天是主宰人、特別是主宰王朝命運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賦予人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種觀點認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

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物件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觀點。

儒家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禪宗在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緣迷於世俗的觀念、慾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慾望都不是真實的. 真如本性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提出「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達到覺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呢?

從某種秤諶看,仍有點象道家的一切順應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

」「禪便如這老牛,渴來喝水,飢來吃草。」

道家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6樓:龍博星

天就是你,你就是天。天要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天道自在人心。

人心何在?

問佛問道。

8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不是二,和天地融合了

「禪茶一味」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9樓:lee羅亞輝

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

,「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茶與禪的相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純與昇華。飲茶時注重平心靜氣品味,參禪則要靜心息慮體味。

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茶與禪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接觸並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禪茶文化。

擴充套件資料

茶的起源和茶源的佛教傳說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記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最早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飲茶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也有人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20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

10樓:匿名使用者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

1、「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

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

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2、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

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於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於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

「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3、「禪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簡單解釋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談戀愛說順其自然,是什麼意思

感情只有守望,而不能奢望,更不能勉強,只有彼此雙方達到情投意合的情況下才能叫愛情。戀愛期間就是雙方交往勾通期間,只有順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順其來自然的意思就是源他不捨得你,但是就是現在的自己卻負擔不起你,想要你過得更好卻又不捨得離開你,那就只有用順其自然四個字帶過了。所以他說過兩年再和你說,也許他以...

當男生對女生說,順其自然,是什麼意思

做為一個相親3次的男人,我告訴你,順其自然是指 1.你還可以,但不是讓他很心動。2.雖然沒有對你動心,做老婆感覺還可以,但又不想勉強自己3.對你沒感覺,又不好直說,他也正在愛與不愛當中徘徊,面對女友的疑心 與任 到煩惱,面對這種緊繃著的愛情使他的鴨梨好大,好累 想逃。每天都緊繃的神經,擔心你說什麼他...

道教中的「道」,道教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 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論基礎,是以 清靜為宗 虛無為體 柔弱為用 的一種 道 這種 道 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 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有了 道 方生成宇宙,由 宇宙 中的 元氣 構成了天地 陰陽 四時 五行,由此而化生萬物。道德經 中雲 道生 一 一生 二 二生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