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的時候,人們為什麼要吃年糕,貼年畫呢

2021-03-05 09:20:13 字數 4858 閱讀 3141

1樓:mi咪

過春節吃年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事家伍子胥,貼年畫由古代貼門神演變而來,原為驅邪,後變成烘托新年熱鬧氣氛和表達人們歡樂的情緒。

年糕的傳說

說起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還有一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吳王夫差建都蘇州以後,整日沉湎於酒色之中,大將伍子胥預感到必有後患。因此伍子胥在興建蘇州城牆時,以糯米制磚,埋在地下。

當吳王賜劍逼其自刎前,他吩咐親人說:「吾死後,如遇饑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伍子胥死後,吳越戰火又起,城內斷糧,此時又值新年來臨,鄉親們想起伍子胥的話,爭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磚充飢。

從那以後,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做年糕,漸漸地,過年吃年糕的習俗逐漸風行全國各地。

年糕的種類

我國年糕的花樣繁多,如山東紅棗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寧波水磨年糕,蘇州桂花糖年糕,北京百果年糕,各具特色,讓人吃了還想吃。

年畫的由來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年畫的題材

1、邪納祥:年畫藝術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辟邪納祥、趨利避害。

2、祈福求子是年畫藝術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3、宗教信仰是年畫藝術中又一種重要的主題。

2樓:百度使用者

祭灶 即祭送灶神**.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奉灶神為掌管家庭飲食的神明,認為灶神要在小年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職,玉帝對這家的賞罰全在灶神的彙報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說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說甜言蜜語;一說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壞話出不了口.

祭祀時,將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至今民間仍有「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之說。

除夕 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今年公曆二月六日),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舊歲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禳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

吃團圓飯,祭祀,守歲。其中最有特點的還是守歲。

守歲 俗稱「熬夜」,即除夕之夜,達旦不眠。傳說,遠古時侯有一種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臘月的最後一天夜裡出來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後來,人們發現它的弱點是怕火光,怕聲音,於是人們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堆,焚燒青竹,使其發出爆響,年這個怪物也就不敢出來為非作歹了。

從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習俗。不過,守歲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包餃子,而且還必須包素餡的餃子,這是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素素淨淨,平安順利」。

還有人在餃子裡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著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著長壽。

注意,守歲還有不少禁忌,如禁掃地,過小年時,平時很難觸及的角落都要打掃乾淨,而進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亂也不能掃,習慣上認為那樣會「破財」。再如,禁用剪刀,禁說「沒有了」凡此種種,都是人們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飲食習慣春節的飲食卻實很有講究,北方民諺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說。餃子是春節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吃餃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餃子,但這三天吃餃子的**就大不一樣了。除夕吃的餃子必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淨淨之意,而且餃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餃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餘之意;初五吃餃子則一定要做成「花邊形」,俗稱「捏小人嘴」,目的是為了防止來年小人撥弄是非,圖個吉利。

春節的另一種傳統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兩種,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多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鹹皆有,由於年與粘諧音,高與糕諧音,故吃粘糕即包含著年年高,即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變成了年糕。

居室佈置:春節的居室佈置要四貼,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貼窗花。

貼春聯:起源於民間為驅鬼避邪而在門兩側懸掛的桃木板,(古人認為桃木有驅邪之功效),後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於春節張貼對聯歌頌天下統一國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記載了歷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新春"貼年畫:

從內容上看,多迎合廣大群眾的求吉慶心理,以豐收,多子,多福,多壽為題材常見的有"麻姑獻壽","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鍾馗衛福"等。我國著名的年畫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河北武強,山東濰坊等地。

貼福字:俗稱迎春貼福,是祈求新的一年豐調雨順,人壽年豐,貼福字時還要把福字倒過來,諧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貼窗花:窗花來佈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門箋","牆花","燈花"等,形狀不一,創作自由,其題材也十分豐富,常見的有"肥豬拱門""老鼠娶親","連年有餘".但所用材料卻十分統一,大紅紙配少量金鉑,彩光紙,此俗在廣大農村歷經百代,至今不衰……

春節的團拜活動:

按傳統習慣春節的團拜有一定時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鄰居或自家親戚之間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攜帶夫婿回孃家拜年,初三則是姑表親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對於那些不在本地或難於見面的親朋故舊,還可以寄送賀年片,此俗起於漢代,至清康熙年間定製,稱"年貼,年片",上寫節日祝詞,寄送親朋,以增進友誼。親朋之間相互走動時,長靠對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還要給壓歲錢,通常壓歲錢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春節為什麼要貼年畫??

3樓:愛被知識問到人

中國 小年 即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

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

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 即祭送灶神**.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奉灶神為掌管家庭飲食的神明,認為灶神要在小年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職,玉帝對這家的賞罰全在灶神的彙報了.

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說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說甜言蜜語;一說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壞話出不了口.祭祀時,將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至今民間仍有「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之說。

除夕 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今年公曆二月六日),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舊歲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禳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

吃團圓飯,祭祀,守歲。其中最有特點的還是守歲。 守歲 俗稱「熬夜」,即除夕之夜,達旦不眠。

傳說,遠古時侯有一種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臘月的最後一天夜裡出來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後來,人們發現它的弱點是怕火光,怕聲音,於是人們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堆,焚燒青竹,使其發出爆響,年這個怪物也就不敢出來為非作歹了。從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習俗。

不過,守歲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包餃子,而且還必須包素餡的餃子,這是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素素淨淨,平安順利」。還有人在餃子裡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著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著長壽。

注意,守歲還有不少禁忌,如禁掃地,過小年時,平時很難觸及的角落都要打掃乾淨,而進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亂也不能掃,習慣上認為那樣會「破財」。再如,禁用剪刀,禁說「沒有了」凡此種種,都是人們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節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義的春節的正節,各種民俗節慶活動在這五天中充分表現出來。

下面我們就分幾個方面來介紹。看看我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個什麼樣子,有什麼沿革和掌故。 飲食習慣 春節的飲食卻實很有講究,北方民諺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說。

餃子是春節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吃餃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餃子,但這三天吃餃子的**就大不一樣了。除夕吃的餃子必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淨淨之意,而且餃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餃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餘之意;初五吃餃子則一定要做成「花邊形」,俗稱「捏小人嘴」,目的是為了防止來年小人撥弄是非,圖個吉利。 春節的另一種傳統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兩種,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多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鹹皆有,由於年與粘諧音,高與糕諧音,故吃粘糕即包含著年年高,即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變成了年糕。

居室佈置: 春節的居室佈置要四貼,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貼窗花。 貼春聯:

起源於民間為驅鬼避邪而在門兩側懸掛的桃木板,(古人認為桃木有驅邪之功效),後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於春節張貼對聯歌頌天下統一國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記載了歷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新春" 貼年畫: 從內容上看,多迎合廣大群眾的求吉慶心理,以豐收,多子,多福,多壽為題材常見的有"麻姑獻壽","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鍾馗衛福"等。

我國著名的年畫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河北武強,山東濰坊等地。 貼福字:

俗稱迎春貼福,是祈求新的一年豐調雨順,人壽年豐,貼福字時還要把福字倒過來,諧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貼窗花:

窗花來佈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門箋","牆花","燈花"等,形狀不一,創作自由,其題材也十分豐富,常見的有"肥豬拱門""老鼠娶親","連年有餘".但所用材料卻十分統一,大紅紙配少量金鉑,彩光紙,此俗在廣大農村歷經百代,至今不衰…… 春節的團拜活動: 按傳統習慣春節的團拜有一定時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鄰居或自家親戚之間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攜帶夫婿回孃家拜年,初三則是姑表親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對於那些不在本地或難於見面的親朋故舊,還可以寄送賀年片,此俗起於漢代,至清康熙年間定製,稱"年貼,年片",上寫節日祝詞,寄送親朋,以增進友誼。

親朋之間相互走動時,長靠對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還要給壓歲錢,通常壓歲錢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我國過春節的時候會吃年糕,南方和北方的年糕一樣嗎

一 一般來說南方的年糕和北方的年糕是不一樣的,北方的年糕一般來說都是用黃米麵做成的,而南方的年糕大多數是用糯米做成的。他們的顏色不一樣,他們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北方人是喜歡吃從米麵做成的年糕。二 年糕 nian g o,米糕 年糕 中華民族的傳統食品,屬於中國新年食品。是一種用糯米或米粉蒸的糕點...

人們為什麼慶祝春節的原因,人們為什麼慶祝春節的原因

春節的時候是迎來了新的一年,人們為了在新的一年中有好的運氣和收成,也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就放炮竹來驅走鬼怪,迎來各路神仙,以此來慶祝新年,也就是所謂的 除舊迎新 在門上貼鍾馗也是為了驅鬼,這是一樣的道理。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 年 說文。禾部 年,谷熟也 在...

過年的時候應該吃什麼,春節要吃什麼東西

餃子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取 更歲交子 之意。另外就是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意為 招財進寶 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裡,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的財運。餃子煮麵 河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會吃餃子煮麵,名為 金絲穿元寶 除夕晚上餃子煮熟了撈著吃,稱為 撈元寶 年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