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立了什麼政治制度,忽必烈建立了哪些制度

2021-03-03 21:54:38 字數 6054 閱讀 6672

1樓:匿名使用者

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

忽必烈建立了哪些制度?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元朝統一中國後,面對遼闊的疆域和眾多的民族,特別是在國家剛剛統一,政局尚不完全穩定的情況下,為了強化**集權,加強**對各地的控制避免再度**割據,忽必烈採取了招賢納士,廣採眾議,改革蒙古舊制,建立了元代大一統的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制度。

元朝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設中書省總理全國行政事務,輔佐皇帝釋出政令。設樞密院掌管全**事。

設御使臺,負責對**的監察。在**政權之下又有各自的派出機構,分別負責各地和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與**官制相適應的是在各地設定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以行省分治天下的制度是元朝統治者通過**加強對各地方、各民族統治的創舉。創行省制度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改革,這些行省初步奠定了明清兩代乃至今天中國省區的規模。省作為地方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到今天。

行省作為中書省派出的常設機構,是元朝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同時也是一級軍事機構。行省本身是軍政一體的。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軍政事務分別由所屬的不同機構管理,軍民分治。

忽必烈統一中國後,非常重視對邊遠地區的統治,通過各種軍政機構對這些區域進行管轄。雲南地區自南北朝以來一直處於割據狀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公元2023年),元朝**在雲南設行省,將其併入版圖。

公元2023年,蒙古軍攻入吐蕃,使**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元朝**在**設立了三路宣慰司都元帥府,下設若干萬戶府,徵收賦稅,屯戍軍隊,進行軍事、行政管理。元至正二十年(公元2023年),元朝**在澎湖設巡檢司(軍事巡察機構),管理澎湖、臺灣。

另外,還通過軍事機構控制了天山南北、蒙古高原等廣大的東北、西北地區。這些制度的建立,使歷來由少數地方**統治的邊陲重地。歸於****的管轄之下,加強了**與地方的聯絡,強化了**集權。

對於邊疆、海防地區的開發與防務建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忽必烈即位後創立了什麼政治制度

3樓:臨風聽松蘿

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設中書省,開創我國省製版之端。他設立「司農權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並令人編輯《農桑輯要》於至元二十三年頒行全國。

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驛站,鞏固了對全國各地的統治。

4樓:白鷺丹楓

忽必烈即位後創立了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確立,從政治上鞏固了國家統一,使**集權在行政體制方面得到保證。這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

忽必烈建立的行省制度主要內容

5樓:匿名使用者

行省制的確立bai,從政治上鞏固了國du家統一,使**zhi集權在dao行政體制方面得到保版證。這是中國行政制權度的一大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行省制 源於魏晉時的行臺,當時為**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臺尚書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時仿金制,設行尚書省統轄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演變成地方最高政治機構。

元世祖中 統年間,尚書省併入中書省,地方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從此,地方政治制度進入劃省而治的階段。

1、行省的二元化特點有利於**集權。

2、****對行省的有效控制有利於**集權。

3、行省內部權力的相互牽制有利於**集權。

4、行省大權的歸屬有利於**集權。

5、行省的劃分特點有利於**集權

概括忽必烈的治國措施,並做簡要評述

6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主要措施:

**:設定中書省及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度和澎湖巡檢司;

農業:重視農業生產和推廣棉花種植技術.

水利:治理黃河和開鑿通惠河和會通河.

民族關係:強調要用儒學治國,要行漢法,變過去的那種遊牧政策為定居農業的政策,保護農民的既得利益,禁止自己民族的人非法侵佔廣大漢人的合法耕地.

作用:鞏固了元朝的統治.

忽必烈確立**集權政治,恢復正常的統治秩序,採取一些有利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措施 ,讓社會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從而邊疆地區得到開發.全國統一,初步奠定了國家疆域的規模,發展了國內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

(望採納,謝謝)

7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體制

忽必烈恢復的行政機構**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創傷。宋朝滅亡後,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而且還盡一切努力得到了當時任職**們的個人的效忠。

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範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馬掌管國家財政。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設中書省,開創我國省制之端。

他設立「司農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並令人編輯《農桑輯要》於至元二十三年頒行全國。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驛站,鞏固了對全國各地的統治。

民族政策

忽必烈力圖與儒家保持良好關係。在開始建設大都的2023年,他下令建造太廟並且製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選定了國家的歷法,這是農業社會統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王朝名稱的選擇對於儒士將是一個最重要的訊號。

採納富有漢地象徵的漢語名稱將表示忽必烈希望和中國某些傳統融為一體。2023年,在劉秉忠的建議下忽必烈從《易經》中選擇了「大元」作為國名。元的涵義是「乾元——天地萬物的起源」或者「原始力」,但最重要的是,新朝代的名號直接出自漢族傳統經典著作之一。

忽必烈贊同用傳統的中國方式記載元朝歷史的建議,這也使他得到儒士的稱讚。儒學重視過去,強調利用歷史經驗指導行為,所以它為這種官方認可的編年史工程提供了依據。他還建議朝廷在翰林院下建立翰林兼國史院以蒐集記錄並且撰寫遼史和金史。

宗教政策

允許回回人組成實際上自治的社團以回回宗師作為領導,由哈的為他們解釋穆斯林法律。回回居民區有他們自己的集市、醫院和清真寺,不禁止他們使用自己的民族語言,也不禁止他們遵循伊斯蘭教意旨。事實上,忽必烈任命回回人在財政機構擔任重要職位並給予他們特權。

他豁免他們常規的賦稅,並且招募他們擔任漢人極少能夠擔任的達魯花赤。

2023年忽必烈建立總制院管理吐蕃並監督**和佛教僧徒的關係,八思巴成為總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長官。在敵對的佛教派別必裡公派領導的反叛中,八思巴在吐蕃的權威受到挑戰,但2023年忽必烈調兵幫助這位年輕的佛教教長恢復了權力。2023年忽必烈的軍隊打垮了持異議者後,他雖然恢復了八思巴的權力,但又安置了一位蒙古人為吐蕃的宣慰使來幫助控制吐蕃。

2023年忽必烈在佛道辯論中對佛教的支援使他不為道教所喜愛。然而他為道教馳名的法術所吸引,並承認他們對較低階層群眾有吸引力。因此朝廷為建設道觀提供資金,並向他們提供佛教已得到的相同豁免和特權。

一些道教領袖意識到需要與佛教和蒙古人相容共處,並且首先尋求儒、佛、道三家的和解。

忽必烈甚至還尋求獲得中國數量不多的**教徒和外國**教徒的支援和協助。在忽必烈即位以前,**教使者已經到達蒙古宮廷,例如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和魯不魯乞,而且幾位工匠例如著名的手工藝人威廉·布涉曾為大汗蒙哥服務過。但忽必烈採取更關切的態度邀請和招募外國**徒。

經濟政策

忽必烈發明了「鈔」即紙幣。他把鈔票引入流通領域,並使它成為財政的基礎。2023年,他頒佈了一條法令,公佈了用紙幣來計算主要商品的價值。

他的第一任「理財」大臣是穆斯林賽夷阿札兒,他把鈔票的發行維持在合理的限度內。隨後繼任的幾位大臣們開始輕率行事,他們兩人實行無限制的通貨膨脹政策,使鈔票貶值。在聚斂錢財時,他們採取多次兌換錢幣的方式和建立了重利專賣的辦法。

阿合馬於2023年被暗殺,他死後受到忽必烈的貶責。桑哥因**被處死。為了阻止原鈔票的**,有必要發行新的鈔票,以免輪到新幣貶值。

這也許是忽必烈最初使用「鈔」時始料未及的事情。

控糧政策

為了備荒,忽必烈恢復了王安石之後被取消的國家控糧的政策,在豐年,國家收購餘糧,貯藏於國倉。當荒年穀價**時,開倉免費分發穀物。他還組織了公眾救濟,將稻米和玉米定期分發給急需的家庭。

2023年法令要求地方長官對老學者、孤兒、病弱者提供救濟。

8樓:可愛丫丫

為政舉措

政治體制

忽必烈恢復的行政機構**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創傷。宋朝滅亡後,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而且還盡一切努力得到了當時任職**們的個人的效忠。

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範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馬掌管國家財政。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設中書省,開創我國省制之端。

他設立「司農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並令人編輯《農桑輯要》於至元二十三年頒行全國。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驛站,鞏固了對全國各地的統治。

民族政策

忽必烈力圖與儒家保持良好關係。在開始建設大都的2023年,他下令建造太廟並且製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選定了國家的歷法,這是農業社會統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王朝名稱的選擇對於儒士將是一個最重要的訊號。

採納富有漢地象徵的漢語名稱將表示忽必烈希望和中國某些傳統融為一體。2023年,在劉秉忠的建議下忽必烈從《易經》中選擇了「大元」作為國名。元的涵義是「乾元——天地萬物的起源」或者「原始力」,但最重要的是,新朝代的名號直接出自漢族傳統經典著作之一。

忽必烈贊同用傳統的中國方式記載元朝歷史的建議,這也使他得到儒士的稱讚。儒學重視過去,強調利用歷史經驗指導行為,所以它為這種官方認可的編年史工程提供了依據。他還建議朝廷在翰林院下建立翰林兼國史院以蒐集記錄並且撰寫遼史和金史。

宗教政策

允許回回人組成實際上自治的社團以回回宗師作為領導,由哈的為他們解釋穆斯林法律。回回居民區有他們自己的集市、醫院和清真寺,不禁止他們使用自己的民族語言,也不禁止他們遵循伊斯蘭教意旨。事實上,忽必烈任命回回人在財政機構擔任重要職位並給予他們特權。

他豁免他們常規的賦稅,並且招募他們擔任漢人極少能夠擔任的達魯花赤。

2023年忽必烈建立總制院管理吐蕃並監督**和佛教僧徒的關係,八思巴成為總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長官。在敵對的佛教派別必裡公派領導的反叛中,八思巴在吐蕃的權威受到挑戰,但2023年忽必烈調兵幫助這位年輕的佛教教長恢復了權力。2023年忽必烈的軍隊打垮了持異議者後,他雖然恢復了八思巴的權力,但又安置了一位蒙古人為吐蕃的宣慰使來幫助控制吐蕃。

2023年忽必烈在佛道辯論中對佛教的支援使他不為道教所喜愛。然而他為道教馳名的法術所吸引,並承認他們對較低階層群眾有吸引力。因此朝廷為建設道觀提供資金,並向他們提供佛教已得到的相同豁免和特權。

一些道教領袖意識到需要與佛教和蒙古人相容共處,並且首先尋求儒、佛、道三家的和解。

忽必烈甚至還尋求獲得中國數量不多的**教徒和外國**教徒的支援和協助。在忽必烈即位以前,**教使者已經到達蒙古宮廷,例如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和魯不魯乞,而且幾位工匠例如著名的手工藝人威廉·布涉曾為大汗蒙哥服務過。但忽必烈採取更關切的態度邀請和招募外國**徒。

經濟政策

忽必烈發明了「鈔」即紙幣。他把鈔票引入流通領域,並使它成為財政的基礎。2023年,他頒佈了一條法令,公佈了用紙幣來計算主要商品的價值。

他的第一任「理財」大臣是穆斯林賽夷阿札兒,他把鈔票的發行維持在合理的限度內。隨後繼任的幾位大臣們開始輕率行事,他們兩人實行無限制的通貨膨脹政策,使鈔票貶值。在聚斂錢財時,他們採取多次兌換錢幣的方式和建立了重利專賣的辦法。

阿合馬於2023年被暗殺,他死後受到忽必烈的貶責。桑哥因**被處死。為了阻止原鈔票的**,有必要發行新的鈔票,以免輪到新幣貶值。

這也許是忽必烈最初使用「鈔」時始料未及的事情。

控糧政策

為了備荒,忽必烈恢復了王安石之後被取消的國家控糧的政策,在豐年,國家收購餘糧,貯藏於國倉。當荒年穀價**時,開倉免費分發穀物。他還組織了公眾救濟,將稻米和玉米定期分發給急需的家庭。

2023年法令要求地方長官對老學者、孤兒、病弱者提供救濟。

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範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馬掌管國家財政。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設中書省,開創我國省制之端。

他設立「司農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並令人編輯《農桑輯要》於至元二十三年頒行全國。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驛站,鞏固了對全國各地的統治。

元朝時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立的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

a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忽必烈改革的內容。忽必烈早年曾管轄漠南漢族,他效法中原進行政治改革,設立行省制度,在 設立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設立行中書省。故選a項。元代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立 設 中書省 作為全國的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 行中書省 仿效sanshengliubizhi ...

忽必烈什麼時候廢除漢人諸侯的世襲制度

1262年二月,山東軍閥李乘阿里不哥叛亂之機,在山東發動叛亂,攻佔了專益都和濟南。忽必烈令諸屬王合必赤總督河南 河北 山東各地的蒙古軍 漢軍,迅速鎮壓了這次叛亂。但是,李叛亂,引起了忽必烈對漢人的猜忌,於是採取果斷措施,廢除漢人諸侯的世襲制度,削弱這些諸侯的軍權,在地方上實行軍民分治等。忽必烈是怎樣...

光榮革命後,英國建立的合適的政治制度,該制度開始確立的標誌是什麼

1689年 權利法案 的頒佈為標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權利法案的頒佈標誌著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應該是1689年的權利法案吧 英國 光榮革命 後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光榮革命,英文 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 防止天主教復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