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的意境分析,王維山水詩的意象有哪些

2023-03-12 18:40:19 字數 5767 閱讀 9638

1樓:哦房子

與表現物件的詩歌。我國山水詩的第一個藝術高峰出現在唐朝。

一、王維山水詩的創作因素

王維的思想相容儒、佛、道,尤篤信佛教,特別是作為禪宗的虔誠信徒,他以禪的眼光觀照空靈境界,使其山水詩之禪境臻於極致;而卓越的藝術才華是其山水詩的意境美構成的又一個因素。所謂「天與其性,發言自高」,王維少年時就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九歲知屬詞,工書隸,閒音律」,後世尊其為水墨山水畫的鼻祖。他在**、繪畫方面的造詣,使其詩歌意境創作融詩、畫、樂之美,共同表現出空靈輕盈,和諧靜謐的意境。

王維的山水詩之所以極富詩情畫意,能營造意與景的空靈秀美之境,正是緣於他的個人氣質修養、藝術才華以及思想觀念等一系列因素。

二、王維山水詩的意境美

1.詩畫美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山水詩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15歲時作詩所寫的:

「自有山泉入,非因色彩畫」(《題友人云母障子》),就反映出詩人少年時胸中便有自然丘壑。詩畫相融,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是王維山水詩的一個顯著特點。

例如,王維隱居終南山時寫《終南山》一詩:「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藹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這也是王維以畫入詩的一篇力作,短短四十個字,竟是偌大一座終南山的傳神寫照。

彷彿與天相接、與海相連的終南山中,雲霧茫茫,青藹濛濛,陽光照耀之下,千巖萬壑之間,光色變幻,陰晴不定。「分野中峰變,陰晴終壑殊」,完全是一幅明暗相間的青山綠水畫。尾聯中,詩人側首遙望,「隔水」問宿處,人物神態栩栩如生,也入畫意。

詩中景觀的.遠近,明暗、動靜如在目前。詩人循終

王維山水詩的意象有哪些

2樓:萬沙

王維山水詩的意境美

1.詩畫美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山水詩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15歲時作詩所寫的:

「自有山泉入,非因色彩畫」(《題友人云母障子》),就反映出詩人少年時胸中便有自然丘壑。詩畫相融,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是王維山水詩的一個顯著特點。

例如,王維隱居終南山時寫《終南山》一詩:「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藹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這也是王維以畫入詩的一篇力作,短短四十個字,竟是偌大一座終南山的傳神寫照。

彷彿與天相接、與海相連的終南山中,雲霧茫茫,青藹濛濛,陽光照耀之下,千巖萬壑之間,光色變幻,陰晴不定。「分野中峰變,陰晴終壑殊」,完全是一幅明暗相間的青山綠水畫。尾聯中,詩人側首遙望,「隔水」問宿處,人物神態栩栩如生,也入畫意。

詩中景觀的遠近,明暗、動靜如在目前。詩人循終南之美景,走到山之深處,不覺日暮,欲尋宿處,完全適意而為,和終南山之自然美景融合一體。對終南山景所作的這些細緻入微的刻畫,也正是作者澄心觀照自然山水的結果。

2.禪意美

詩人王維向佛傾禪,棲心禪學,所以,在許多詩中,佛道無限、禪意盎然。「禪」即「禪定」,意為「靜慮」,即息慮凝神,排除雜念,達到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禪僧居士多隱於山水之間,去領悟寧靜、悠遠、恬美、心靈與自然宇宙合而為一的禪境。

王維的後半生潛心修禪,正如《飯覆釜山僧》中所言「已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詩人在《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中,這樣寫道:「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爰。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秋日,寒山山色越來越深,日日慢慢流淌的秋水,使人感到自然始終如一的守恆。柴門之外,倚仗臨風,聽晚樹蟬鳴,寒山泉水,看渡口落日,墟里空煙,那安逸的神態、瀟灑的閒情、無拘無束的沉醉狂歌,不正是禪佛真正追求的境界嗎?

3.音響美

王維在**方面的造詣,使其能夠在其山水詩創作中憑藉自己對聲音的敏銳感受,捕捉到大自然的天籟,通過富有詩意的語言,描繪出自然山水之清音,「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傳達出自己體驗到的理趣,透露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例如,《遊感化寺》中言「……谷靜惟松響,山深無鳥聲。珠峰當戶拆,金澗透林鳴……」;《青溪》中言「……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李處士山居》中言:「……背嶺花未開,入雲樹深淺。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颯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靜言深松裡,長嘯高山頭」(《自大散關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里,至黃牛嶺見黃花川》)。在這些詩中,詩人捕捉到的自然天籟,或欲襯托環境之幽,「谷靜惟松響,山深無鳥聲」「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或描繪出自然界中萬物的無限生機,「颯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或傳達出詩人的閒適情致,「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從上述三個方面可以看到,王維憑藉他精樂善畫的藝術才華和精通佛理禪機的個人修養,在繼承前人追求情、理、景相融的基礎上,以畫禪樂入詩,達到了「入神」的境界。

王維山水詩的意境賞析

結合漢江臨眺和三居秋冥分析王維詩歌獨特的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的意境

3樓:狼行成雙

《山居秋暝》是唐bai代詩人du王維的作品。此詩描繪zhi了秋雨初晴後傍dao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專村民的淳樸風屬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您最喜歡王維的哪一首詩的意境

4樓:涐de雨

意境: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構成了全詩優美、高雅的意境,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鑑賞: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

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論王維詩歌的意境(2000字)

王維的詩是什麼風格?

5樓:新不

「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 詩如畫卷,美不勝收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

6樓:匿名使用者

喜歡寫抒情小詩,這些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7樓:桌布**君

王維詩的風格屬於「山水田園」

8樓:離城

王維集中最多的還是那些隱逸心情和生活、寫田園山水的詩篇。

9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詩現存不滿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

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與孟浩然並稱,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

在王維的《竹裡館》中此詩描繪了詩人怎樣的意境

10樓:蘇冰堰

《竹裡館》這首詩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絃,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閒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

所以後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

這裡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閒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緻全部融為一體了。

原詩為: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註釋⑴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⑹長嘯:撮口而呼,這裡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此詩收錄於《王右丞集箋註》,為《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詩寫山林幽居情趣,屬閒情偶寄。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且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

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獨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筆。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

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複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簷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裡,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

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

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裡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裡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

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

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王維的山水詩,王維寫的山水詩有哪些

1.桃源行 王維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山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

王維的送別詩,全文,王維的送別詩

送別 下馬飲君 bai酒,問君du何所之。君言不得zhi意,歸臥南山陲。dao 但去莫復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 送別 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634 年代 唐 作...

王維孟浩然山水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是什麼

王維 孟浩然雖都盛唐田園山水詩的代表作家,但由於他們生活環境和性格氣質的不同,在詩的寫法和藝術風格方面是有區別的。從以下三個方面看 一 王維山水田園詩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寧靜之美,詩歌寧靜優美而神韻飄渺。二 淨化了的情思,用提純的景物表現,有種單純明淨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更貼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