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的密度是多少,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

2023-01-02 18:10:37 字數 5959 閱讀 9861

1樓:拓跋安

1全部中子星的密度為10^11千克/立方厘米,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約為一億噸

2樓:陌上花開

中子星是一個比太陽大七八倍的恆星死亡的時候。超新星**,形成的天體。 打個比方。 把整個太陽系的所有天體縮到一棟房子的大小。 密度可謂是非常之大。

3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親,正在發給你,稍等一下下~謝謝

親,您好,如下所示:

中子星的典型特徵:

(1)無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徑只有10公里。

(2)密度大得驚人。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

(3)溫度高得驚人。據估計,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中心還要高數百萬倍,譬如說達到60億度。

(4)壓力大得驚人。脈衝星的中心壓力據認為可以達到10000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強30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強3億億倍。

(5)特別強的磁場。大多數脈衝星表面極區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

更多6條

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

4樓:殘影鬼狼

1全部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白矮星密度高達1,000,000 g/cm3(地球密度為5.5g/cm3)

約是白矮星的100000000倍 地球的18181818181818倍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一億噸之巨!

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相當於地球上一座山的重量!

6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親,正在發給你,稍等一下下~謝謝

親,您好,如下所示:

中子星的典型特徵:

(1)無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徑只有10公里。

(2)密度大得驚人。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

(3)溫度高得驚人。據估計,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中心還要高數百萬倍,譬如說達到60億度。

(4)壓力大得驚人。脈衝星的中心壓力據認為可以達到10000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強30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強3億億倍。

(5)特別強的磁場。大多數脈衝星表面極區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

更多6條

7樓:信源鈄民

密度大得驚人。密度一般用1立方厘米有多少克來表示,水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重1克,鐵是7.9克,汞是13.

6克。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假定我們地球的密度也達到這種聞所未聞的驚人程度的話,那它的平均半徑就不是6371公里,而只有22米!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子星 是密度很大 體積非常小 跟一個彈珠差不多!!!質量卻是地球的好幾光年(- -!!)倍!!

9樓:湛佳向彥紅

中子星的密度為10^11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一百萬億億噸之巨。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是20世紀60年代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根據最新的假說,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間加入一種理論上的星體:夸克星),同黑洞一樣是20世紀激動人心的重大發現,為人類探索自然開闢了新的領域,而且對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上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8×10的13次方克至2×10的15次方克之間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為8千萬到20億噸之巨。

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對比起白矮星的幾十噸/立方厘米,後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如果把地球壓縮成這樣,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

事實上,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大,半徑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質量就與太陽的質量相當了。

同白矮星一樣,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過能夠形成中子星的恆星,其質量更大罷了。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老年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約8到2、30倍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8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為一顆白矮星。

中子星的密度是多少?

10樓:易書科技

中子星: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為一億噸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過能夠形成中子星的恆星,其質量更大罷了。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老年恆星的質量大於十個太陽的質量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十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為一顆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為10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一億噸之巨。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相當於地球上一座山的重量,而一箇中子化的火柴盒大小的物質,需要96000個火車頭才能拉動!中子星

中子星密度有多大?

11樓:伏渟伯燕楠

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白矮星密度高達1,000,000

g/cm3(地球密度為5.5g/cm3)

約是白矮星的100000000倍

地球的18181818181818倍

12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回答親,正在發給你,稍等一下下~謝謝

親,您好,如下所示:

中子星的典型特徵:

(1)無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徑只有10公里。

(2)密度大得驚人。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

(3)溫度高得驚人。據估計,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中心還要高數百萬倍,譬如說達到60億度。

(4)壓力大得驚人。脈衝星的中心壓力據認為可以達到10000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強30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強3億億倍。

(5)特別強的磁場。大多數脈衝星表面極區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

更多6條

13樓:陌上花開

中子星是一個比太陽大七八倍的恆星死亡的時候。超新星**,形成的天體。

打個比方。

把整個太陽系的所有天體縮到一棟房子的大小。

密度可謂是非常之大。

14樓:匿名使用者

密度大得驚人。密度一般用1立方厘米有多少克來表示,水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重1克,鐵是7.9克,汞是13.

6克。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假定我們地球的密度也達到這種聞所未聞的驚人程度的話,那它的平均半徑就不是6371公里,而只有22米!

15樓:寧靜修心

中子質量:1.6749286e-30 噸

中子半徑:3.4e-14釐米

球體積公式=4/3×3.14×半徑的立方

中子體積:1.64636207e-40

按照密排六方堆積,有效體積為74%,即2.22481361e-40 立方厘米

中子星密度:7.52839964e+09 即,每立方厘米75億噸。(許多教科書上都簡單說每立方厘米100億噸)

注:原始資料來自網路,不同**可能存在差異。

中子星密度是多少

16樓:

中子星的外層為固體外殼,厚約一公里,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一千億克以上,由各種原子核組成的點陣結構和簡單的自由電子氣組成。外殼內是一層主要由中子組成的流體,在這層還有少量的質子、電子和m介子。

對於中子星內部的密度高達10億億克每立方厘米的物質態,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體;②固態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體中的p介子凝聚。在極高密度下,當重子核心彼此重迭得相當緊密時,物質的性質如何是一個完全沒有解決的問題。

中子星的質量下限約為0.1太陽質量,上限在1.5—2太陽質量之間。

中子星半徑的典型值約為10公里。根據李政道等提出的反常核態理論,可能存在穩定的反常中子星,它們可能是晚期恆星的一個新的型別或新的階段,緻密星可能有第三個質量極限,即反常中子星的極大質量,約為3.2太陽質量。

17樓:

中子星,其1立方厘米的物質有1000萬噸,脈衝星核的密度高達1015/cm3,即1立方厘米這種物質有10億噸。

18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回答親,正在發給你,稍等一下下~謝謝

親,您好,如下所示:

中子星的典型特徵:

(1)無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徑只有10公里。

(2)密度大得驚人。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

(3)溫度高得驚人。據估計,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中心還要高數百萬倍,譬如說達到60億度。

(4)壓力大得驚人。脈衝星的中心壓力據認為可以達到10000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強30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強3億億倍。

(5)特別強的磁場。大多數脈衝星表面極區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

更多6條

19樓:邱米盈敏

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恆星和黑洞的星體 ,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一億噸之巨!

20樓:波茹練璟

據有關報道,由巖崎雅彥物理化學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巖崎率領的研究小組,使用設在筑波的高能加速器,在將近絕對零度(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點一五度)的液化氦中照射k中子,使k中子與氦原子核的兩個質子和一箇中子之間發生很強的引力作用,由此構成的九個夸克粒子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被鎖閉於大約十兆分之一平方釐米的空間。此一密度大約相當於水的一千兆倍,堪與中子星的密度相匹敵。

1.5*10^12

中子星的密度是多少

21樓:匿名使用者

一種據認為主要由中子構成、密度極高的恆星。典型中子星的直徑為20公里,質量約等於太陽的質量。因此,它們的密度極高,約為水的1014倍,大體相當於原子核內部的密度。

在某種程度上,中子星可以認為是由其自身引力吸在一起的巨核。在密度最大的中心處,物質據信主要是超子和介子。在中介層則多為中子,而且可能處於「超流」狀態。

儘管溫度可能達到百萬度的高溫,最外面的1000米還是固體的。外殼由各種原子核組成的點陣結構和簡併的自由電子氣所組成。外殼內是一層主要由中子組成的流體,在這層中還有少量的質子、電子和μ介子。

對於中子星內部的密度高達1016克/釐米3的物態,目前有三種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體;②固態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體中的π介子凝聚。在極高密度下,當重子核心彼此重迭得相當緊密時(這種情形有可能出現於大質量中子星的中心部分),物質的性質如何,是一個完全沒有解決的問題。

中子星的質量下限約為0.1太陽質量,上限在1.5~2太陽質量之間。

中子星半徑的典型值約為10公里。密度最低的固態表面是高密度的鐵。中子星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存在強度極高的磁場,超過1012高斯,它使表層的鐵聚合成長長的鐵原子鏈:

每個原子都被壓縮並沿磁場被拉長,而且首尾相接,形成從表面向外伸出的「須狀物」。在表面以下,由於壓力太高,單個原子不能存在。2023年發現了脈衝星,首次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

現已發現300多顆脈衝星,普遍認為它們就是旋轉的中子星。蟹狀星雲脈衝星和船帆座脈衝星的脈衝週期極短,說明它們不可能是白矮星。據認為,脈衝星是由於它們的旋轉和強磁場而產生的一種電動力學現象,就像發電機的情況一樣。

另有證據表明,某些雙星x射線源也包含著中子星,它們似乎是由於壓縮從伴星吸積到它們表面上的物質而發出x射線的。中子星據信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在該過程中,隨著核心密度增至1015/釐米3,中子壓力便會頂住中心核的坍縮。若坍縮中心核的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2倍,則不能形成中子星而可能變成黑洞。

中子星的密度大約是地球的二十萬倍。(是由科學公式進行推算得出的結論,沒有可能進行實踐)

大約比普通白矮星高三十到五十倍,顯然原子沒有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存在

白矮星和中子星發光不發光,中子星 與 白矮星 的區別在哪

基本同意的說法。但對於白矮星,中子星的壽命時間,有不同意見。低質量恆星在核心產生碳原子後,就將不再發生核融合反應,核心向內塌縮,外殼因為失去引力,導致膨脹。這就是紅巨星階段。在一陣大 之後,外殼沒了,剩下個核心,就是白矮星了。白矮星之所以還能發光,不是核心存在核反應,而是巨大的引力,壓碎了原子,破壞...

中子星它的密度能達到每立方厘米1億噸以上,是否代表還有我們未知的元素

一直以來黑洞一直是個神秘的存在,黑洞也是目前發現的密度最大的天體,而就目前的瞭解來看中子星則是除黑洞以外的密度最大的天體了。中子星之類的物質被認為是可見物質中密度最大,至於為什麼是可見物質中最大的,那當然是因為還有黑洞這個不可見物質的存在!中子星也像白矮星一樣是由恆星衰變而來,而所有恆星的起源都是一...

中子星 黑洞 白矮星 黑矮星的形成有什麼不同

1 恆星演化程度不同 白矮星的內部不再有物質進行核聚變反應,因此恆星不再有能量產生。黑矮星 black dwarf 是類似太陽質量大小的白矮星 或質量較小的中子星 繼續演變的產物,其表面溫度下降,停止發光發熱。同白矮星一樣,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