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的來歷是什麼,月餅的來歷簡介

2022-11-23 10:55:46 字數 6471 閱讀 2239

1樓:ice基摩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從歷史記載來看,首次將餅與中秋的月亮聯絡起來,是唐代大將軍李靖八月十五征討匈奴得勝而歸,唐高祖接過吐魯番商人獻上的胡餅,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另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

但那時還沒有「月餅」這個正式稱謂。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

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

」「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廣為流傳的有關朱元璋用月餅在八月十五來傳遞起義訊息的故事,其實與史實不符,因為朱元璋當時還沒有領導過起義,只是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還娶了郭的義女為妻,後者就是馬皇后。如果用月餅傳遞起義訊息的傳說為真,那也極可能是張士誠所為。但這個傳說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元朝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的來歷是什麼?

2樓:路過的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庭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美食,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在中秋節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

其中廣式、京式、滇式、蘇式、潮式等月餅廣為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基本資訊

中文名:月餅

外文名:mooncake

主要原料:面,油,糖

營養成分: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

主要功效:軟化血管,提高免疫力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

***:肥胖

防腐劑:否

儲藏方法:低溫、陰涼、通風處單獨存放

3樓:星宿金牌大師

回答月餅寓意團圓,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我們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

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這句詩寓意。

是相傳17世紀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屯兵廈門,時值中秋,遂推廣博餅活動,眾樂樂,解士兵思鄉之情!

這句是來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請問您還有其他問題嗎?如果您對我的服務滿意的話麻煩給個贊! 祝您生活愉快!*⁂((✪⥎✪))⁂* 求個贊 謝謝您

更多5條

月餅的來歷

4樓:在珍珠泉打麻將的木槿花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月餅的來歷簡介

5樓:基泥太妹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6樓:匿名使用者

月餅(拼音:yuè bǐng)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7樓:匿名使用者

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 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8樓:hu孫子兵法

喇叭考慮考慮kkk裡好

9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10樓:匿名使用者

基泥太妹

lv.9 2019-08-16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月餅的來歷

11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12樓:迪蒙智慧交通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

中國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

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

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

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

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

」「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

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的。不過,因為「月餅」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於是改名為「月菜糕」。中秋節,在慈禧執政時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

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六是「送月」,這三天都是中秋節。

當前月餅忽略核心特點而按產地分的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滇式月餅、潮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港式月餅、徽式月餅、衢式月餅、秦式月餅、晉式月餅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桂花月餅、梅乾月餅、五仁、豆沙、玫瑰、蓮蓉、冰糖、白果、肉鬆、黑芝麻、火腿月餅、蛋黃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從造型上又有光面與花邊之分。

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足。

潮式月餅:皮酥餡細,油不肥舌,甜不膩口,口感柔軟。

蘇式月餅: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滇式月餅:皮酥餡美,甜鹹適中,色澤澄黃,油而不膩 。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

衢式月餅: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秦式月餅: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晉式月餅: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

豐鎮月餅:味道香甜,入口醇香濃厚,令人回味無窮。

橋式月餅:皮酥鬆脆,內餡甜美,出產自蒼南縣橋墩鎮而出名,屬於潮式的進化版本

月餅的寓意,月餅的寓意來歷。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月餅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古時候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 水果等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月餅作為拜祭月...

月餅的來歷,月餅的由來(傳說)

月餅原來是古時候的地下黨用來傳遞情報的工具!中秋節 陰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 中秋 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

月餅的由來,月餅的由來 歷史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 周時期,江 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此乃中國月餅的 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 曾記載 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月餅的由來.歷史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