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說不孝有三是指什麼,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2022-09-16 04:26:21 字數 6106 閱讀 7709

1樓:落花清水

白話問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沒有後繼人是三個不孝中的最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2樓:

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3樓:神馬

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4樓:上澤靜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云云。

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所謂過繼,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長久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過繼到他家作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沒有,就到外族過繼。目的就是保證他家不斷後。所以,中國的家族沿綿幾十世,這個血脈鏈上,有多少次的過繼,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而且,越是體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後,所以過繼產生的機率也越大。

與過繼並存的還有其他一些維持血脈流傳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種。這兩種情況,讀者從字面上應該可以看出其含義。而尤其要一提的是,關於借種,在中國古代的不少地區,曾經有一種集體的借種行為,是每年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有大量的長久無子的婦人聚集到一起,而那裡還會聚集一群準備與那些婦人交合為她們提供「種」的男人。

這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就有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極其愚昧的行為,催使這種行為的就只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君子以為猶告也。」」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瞭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

「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孟子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夫子,並非不知變通的老道學。相似的例子還有「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其實在《孟子》裡有人問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該不該給予援手,孟子說當然要給予援手。

這裡就不引原文了,建議求知的讀者自己翻看原文。

那麼孟子的話為什麼會被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我個人以為這是道學家的故意。很明顯,《孟子》的文字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裡應該不會差到把這麼簡單的文字都誤解的地步。

所以這種誤解是一種故意,或者說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闡述「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要旨。

嗚呼!難怪有人說:「和尚是佛門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書生是儒家的罪人。」若問「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中無後為大。

解釋1: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了。

解釋2:

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

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十三經注疏《孟子·離婁上》,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漢代趙岐注: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6樓:熱詞替換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出自《孟子》,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而後代的責任就是應告訴父母自己娶妻生子之事。

7樓:鯨娛文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為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

8樓:至心學社

俗話說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家裡女人生不了男孩,家裡沒兒子的就是不孝。

有這觀念的人不在少數,男人女人都有,尤其偏遠的農村老人。這種愚昧的觀念也導致了人們的「重男輕女」思想,釀成了許多家庭悲劇。

9樓:冰是水的冰

三是指數目,有3樣,無後為大是指沒後代,就是沒香火延續.

10樓:

三就是十之二三的意思,概數而非確數.

為什麼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呢?

11樓:繁華再現

沒有結果,沒有傳承,後繼無人,古人把沒有子嗣傳承看作是對先祖的褻瀆,是畏大不敬。

12樓:鯨娛文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為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社會禮教,子承父業,世襲罔替。

14樓:

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是首要任務

15樓:

因為沒有後怎麼有人孝敬呢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件事情,沒有後代是最為不孝。

為什麼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天生的缺陷,怪我嗎?公平嗎?

17樓:老千

有問題可以抓緊**,沒有必要在意別人眼光,生命只為自己而活!

18樓:暗墨影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譯文:孟子說:「不孝的情況有三種,其中以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罪過為最大.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

此處無後是指不尊重長輩就是沒有盡到後輩責任。

而孟子並沒有說明是哪三種,並且孟子所謂之「無後」也並不是說沒有後代子嗣的意思,而是說沒有盡到後輩應盡的責任。

19樓:爽朗的家分店

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並不是沒有後代,而是指不尊重長輩就是沒有盡到後輩責任,現在好多名言警句被一些電影,電視劇,營銷號瞎幾把引用和瞎幾把解釋,搞得現在都是些什麼東西,哎

20樓:匿名使用者

這沒什麼鬱悶的,自己想要了,就去做!

有狀況了就去醫院檢查,**!沒必要有心裡負擔!只會增加煩惱!再說了,假如真的沒辦法醫治,也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想想那些殘疾甚至癱瘓的人,自己還是很有自信的!加油!!

21樓:及逸雲

有些事並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也許沒有遇見對的人,不必在乎別人說什麼開心就好。

22樓:xiangwangziyou的雲

現在醫學發達應該積極**,即使治不好也沒什麼,現在有好多不要孩子的家庭也過得挺好的,應該積極面對生活,不能消極。

23樓:老幅爺

以平常心對待,天下事不可能事事如願。

24樓:

這是上天與我們開的玩笑,想開些

25樓:林妹妹

這個確實沒辦法。先天性的。有辦法**嗎?

怎麼理解中國人傳統思想觀念中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26樓: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說的是舜帝娶了堯的兩個女兒的時候並沒有稟告自己的父母,這是因為他離家在外,又必須生子傳承家族香火,所以他的行為是孝順的,不是不孝。

古人說不孝有三:其

一、父母錯誤不糾正;其

二、自己不努力工作致使父母生活貧困;其

三、無子致使家族香火斷絕。

在傳統觀念裡,家族的傳承是第一重要的,也是評價不孝的最重要的標準。類比古人休妻有「七出」的說法,排名第一的就是「無子」。可見在傳統觀念裡生子的重要。

現在和古代不同了,獨身主義和丁克家庭越來越多,但這種思想還是社會主流吧

27樓:別別

中國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後」指的是什麼呢?

28樓:淺落灬曦訣

就是你長這麼大還沒有讓父母抱上孫子是最大的不孝

人生不孝有三,為什麼無後最大了?

29樓: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個傳統文化的盲區。

三不孝語出《孟子》:「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叢,陷親不義;二曰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三曰不娶無後,絕其袒祀。三者之中,以無後為大。」

這三條不僅是古代社會的道德規範,而且列入了法律,犯者要受到刑罰。

一二條可以理解,那為什麼不生兒子(「後」單指男孩)要比生而不養和縱容父母犯罪還要嚴重呢?這絕不是某些人說要為社會盡義務那麼簡單。真實原因有兩點,其實細究只是一點——

中國自古便是宗法社會,講究族群和血統,因此特別尊重祖先——我們的姓要加在名字前。而中國人最初的生死觀念是人死了要到陰間繼續生活,生活**要靠後代祭祀供養。小到家族的族譜祠堂,大到國家社稷宗廟,祭祀是血脈延續的重點,是家國生活的重點——甚至「皇」、「帝」的稱呼也從祭祀來。

女兒是外姓人,嫁為人婦後自己名字前要加上夫家的姓,入不了族譜進不了祠堂(當然是以媳婦的名義進入夫家的祠堂享供)。因此不生兒子,就意味著死後沒人祭祀,要在陰間孤苦伶仃挨餓受凍。中國是生死並重的,甚至由於對死的恐懼和未知,把死後搞得比活著還重要,所以陰宅普遍比陽宅受重視。

現代某些地方也如此,溫州成功商人如果修祖墳花費在百萬之下,那在族中是抬不起頭的。

綜上,活著時子女不孝還可有其他途經解決,無後就意味著祖先死了沒人管,那就真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了,所以最不孝。

由此說,生死觀念和祭祀(包括重男輕女觀念),其實是一個原因,就是怕斷了香火死後沒人管。

佛家是講究孝道的。父母在世仍需要供養。雖然無後,但得道後可上報七世父母,遠比燒紙燭作用大。而且有機會點化自己父母解脫、免受輪迴之苦,是為根本大孝。

明白了為何不孝有三無後最大了吧?如果摒棄了中國的祭祀傳統還強調這句話,是不是在為自己的慾望(含天倫之樂)找藉口呢?其實生男生女一個樣,關鍵是孝不孝。

如果認為祭祀是迷信,那連生孩子都沒必要,還打著孟子的這句話做幌子,是不是掩耳盜鈴呢

請問古人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 一味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下一句是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下一句是什麼?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下一句是 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為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不孝有三是指 陷親不義,不求仕宦,無子絕祀。這三種不孝之中,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此出自 孟子 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漢 趙岐 注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 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