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的創新性,西廂記的語言特色有那些 急用啊

2022-05-30 05:31:20 字數 3383 閱讀 7851

1樓:武全

一、思想上:愛情觀的進步、反封建意識的明朗

《西廂記》的故事雛形是元稹的《鶯鶯傳》,這是元稹帶有半自傳性質的作品,以張生對鶯鶯的拋棄結尾,沒有很鮮明的愛情觀,比較物質化。到金代,董解元將故事改編,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衝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鬥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這個版本一般稱為「董西廂」。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很多內容是繼承「董西廂」的,不算原創,但有一點:「董西廂」中鶯鶯對張生的愛包含著報恩的心理,這相比元稹作品中很物質化的愛已經有所進步,但還不是純粹的愛情。到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鶯鶯愛上張生則是因為心意相通,是純粹的愛情。

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愛情觀上的一大進步。

《西廂記》中的反封建意識不是完全的原創,很大程度上是「董西廂」的遺產,更根本地說則是當時的社會思潮的體現。但《西廂記》的創新性在於,利用情節的增刪、人物(尤其是心理)的刻畫、文筆的加工,把這種反封建意識更加地突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世的《牡丹亭》、《紅樓夢》都對它有所借鑑。這是《西廂記》中反封建意識的創新性所在。

二、結構上:突破元雜劇的一般結構

《西廂記》屬於元雜劇,一般的元雜劇都是標準的一本四折一楔子,多本的戲曲是從明清傳奇時才大規模出現的。而《西廂記》作為元代的作品,是五本二十一折,擴充套件了戲曲的創作結構。

三、內容上:情節緊湊、加入了心理描寫

中國早期的戲曲甚至**中的矛盾衝突往往很沒有組織,或者是如同流水帳(如《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或者是開始提到的矛盾後來並沒有成為作品的主體,或者是作者自己都沒有明確在矛盾中的態度(如《梧桐雨》),很少有一以貫之的矛盾衝突和人物主體,所以欣賞起來常有不知所謂的感覺。「董西廂」也有這個問題。王實甫創作時刪除了很多次要情節,使作品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衝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衝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這樣一種對衝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這也和前面提到的愛情觀的進步有關聯。

以上是《西廂記》的幾點創新性,也可以看出,它們之間都是有聯絡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能滿意,原創的哦!歡迎追加獎勵~

一、思想上:愛情觀的進步、反封建意識的明朗

《西廂記》的故事雛形是元稹的《鶯鶯傳》,這是元稹帶有半自傳性質的作品,以張生對鶯鶯的拋棄結尾,沒有很鮮明的愛情觀,比較物質化。到金代,董解元將故事改編,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衝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鬥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這個版本一般稱為「董西廂」。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很多內容是繼承「董西廂」的,不算原創,但有一點:「董西廂」中鶯鶯對張生的愛包含著報恩的心理,這相比元稹作品中很物質化的愛已經有所進步,但還不是純粹的愛情。到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鶯鶯愛上張生則是因為心意相通,是純粹的愛情。

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愛情觀上的一大進步。

《西廂記》中的反封建意識不是完全的原創,很大程度上是「董西廂」的遺產,更根本地說則是當時的社會思潮的體現。但《西廂記》的創新性在於,利用情節的增刪、人物(尤其是心理)的刻畫、文筆的加工,把這種反封建意識更加地突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世的《牡丹亭》、《紅樓夢》都對它有所借鑑。這是《西廂記》中反封建意識的創新性所在。

二、結構上:突破元雜劇的一般結構

《西廂記》屬於元雜劇,一般的元雜劇都是標準的一本四折一楔子,多本的戲曲是從明清傳奇時才大規模出現的。而《西廂記》作為元代的作品,是五本二十一折,擴充套件了戲曲的創作結構。

三、內容上:情節緊湊、加入了心理描寫

中國早期的戲曲甚至**中的矛盾衝突往往很沒有組織,或者是如同流水帳(如《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或者是開始提到的矛盾後來並沒有成為作品的主體,或者是作者自己都沒有明確在矛盾中的態度(如《梧桐雨》),很少有一以貫之的矛盾衝突和人物主體,所以欣賞起來常有不知所謂的感覺。「董西廂」也有這個問題。王實甫創作時刪除了很多次要情節,使作品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衝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衝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這樣一種對衝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這也和前面提到的愛情觀的進步有關聯。

以上是《西廂記》的幾點創新性,也可以看出,它們之間都是有聯絡的。

西廂記的語言特色有那些? 急用啊

《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3樓:匿名使用者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衝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鬥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

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複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嫌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魔,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

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衝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衝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衝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這樣一種對衝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又改寫了曲文,增加了賓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節,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為我國古典戲劇中的一部典範性作品,其規模之巨集偉、結構之嚴密、情節之曲折、點綴之富有情趣、刻畫人物之生動細膩等,不僅前無古人,而且超過了元代的其他劇作家,正因為如此,元代賈仲明在《凌波仙》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西廂記表現了怎樣的主題 簡述西廂記的藝術特色

西廂記 的主題思想就是通過崔 張的愛情糾葛,熱情地歌頌了古代青年為追求純真愛情和自主婚姻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對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頑固勢力進行了公開的抨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 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的婚姻理想,給人以溫暖和希望,這就是它積極的精神力量之所在。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簡稱 西廂記 又稱 王西...

西廂記背景藝術人物分析,寶黛共讀西廂記賞析的背景美,詩詞美,情趣美,不少於300字?

寶玉一日閒散無聊,便攜著一本 西廂記 來到沁芳閘橋邊坐著閱讀,在這暮春時節,瀟湘館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飄零,恐為汙泥所染,便提著花鋤到沁芳閘 葬花 於是,寶玉和黛玉在此相逢,黛玉忽見寶玉手中拿著一 本書,便問是什麼書?寶玉見聞 慌得將書藏於身後,說道 不過是 中庸 大學 後被黛玉索逼不過,只好將書遞出...

西廂記人物形象

1 崔鶯鶯 崔鶯鶯出身名門貴族,是個美麗而有才情的少女,父親崔相國生前已將她許配給鄭尚書的兒子。在封建禮教的嚴重束縛中,她內心強烈地追求著愛情和幸福。2 張生 張君瑞 張生先父官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在此環境薰陶下,勤奮學習,學成滿腹文章以求金榜題名。3 紅娘 紅娘不僅僅是一個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