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堤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2022-05-24 11:31:46 字數 6207 閱讀 3951

1樓:_背景離鄉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 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菩堤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 30

2樓:速聖

這是我國禪宗大師的一首詩。他的師兄也有一首詩:「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

時時常拂拭,莫使染塵埃。」菩提樹指塵世,明鏡臺指心中的佛。意思是說我們要時時心中有佛,才能不被塵世汙染。

這位禪宗大師聽後,感覺詩沒有表達出佛的本意,於是作了你寫的那首詩。這首詩表現的是禪宗的根本思想:世間一切都是虛幻的,本來就什麼也沒有,痛苦、歡樂等各種感受是自己想象出來的,要想擺脫痛楚就要目空一切。

3樓:諶巨集全

告訴你,讓你不要自尋煩惱

4樓:life都市桃源

不要瞎想,洗洗睡吧,留著意識

菩堤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

5樓:馬樂法克

這是佛教中的一首詩,大概意思是說『』只要心無雜念,就可以無往不破『』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解說

6樓:東京飲品

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

出處:六祖慧能《壇經》

據郭朋《壇經校釋》考證,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關鍵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帶頭,契嵩本、宗寶本因之,把「佛性常清淨」改成「本來無一物」。表現出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7樓:東海隱者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頁,我再談談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

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菩堤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什麼意思?

8樓:猴竟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普堤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

9樓:米格戰鬥機

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會染上什麼塵埃?

出自——六祖慧能《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譯文: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本來清靜,**會染上什麼塵埃?

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臺: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淨,故稱塵務。

擴充套件資料:

1,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作者簡介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

二十四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

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七十六歲時赴新州入滅。

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說,一是頓悟成佛說。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個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

六祖圓寂於公元713 年夏天,當時正值南方炎熱潮溼天氣,他的肉身未經任何防腐處理,一直保留至今,將近1300多年的時間裡沒有腐爛。

六祖惠能遺體高80釐米,成跏趺坐。外表上紅褐色漆,漆下有麻布;遺體內除真身骨架,還有鐵條支撐。是以肉身為基礎製作的夾綸生漆造像,其實是一坐式木乃伊。

這是臨終時盤腿,坐化後即進行密封和乾燥製成的。

其製作方法可能是:放置一個大缸,架上木座,座下放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排漏孔,把坐屍放在木座上,再把另一個大缸覆蓋在上面密封。當屍體腐物滴到生石灰上,便會產生熱氣,水份被吸乾後成為坐式乾屍(木乃伊)。

六祖真身在歷史上曾遭受過幾次人為破壞,遺體被開啟過,也有過蟻侵。有過多次的修補和油飾,裡面的骨架已經散亂了。

10樓:職場天明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這幾句詩出自《菩提偈》,是六祖慧能作的偈。《菩提偈》是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屬於五言絕句。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淨;第三首偈則流傳甚廣;第四首著重講修行方法。

第一首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確的記載。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

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11樓:掐死呢個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

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

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

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

根本就無所住了。 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

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 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

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什麼意

菩提樹本來就不臺 本來就沒有什麼 那裡去惹塵 埃呢?大概意思就是菩提本來無有什麼也不是樹 人得心是一輪明鏡對自己看得透徹 並不是什麼臺子 本來自己沒什麼慾望與貪念的 那麼如果你不去妄自給自己找貪念與慾望 你的慾望與貪婪是從那裡生出的呢?你的心靈那裡會墜落在滾滾紅塵之中呢?而與之相對的是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的名字是什麼阿

這不是詩,是佛偈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 金剛經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 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眾人只等...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什麼意思

這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句偈語。大智慧需要悟,而何為 悟 這很難予以解釋。唐王李世民也曾經就 悟 的問題詢問一位法師,法師言道 悟是不問,問即不悟。呵呵 很滑頭的一句話,也可見這個悟的確是不好講。個人認為,把慧能大師的這句偈語翻譯出來並不難,甚至是根本無需翻譯。但,如想參悟其真諦,首先需要對禪有所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