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有關,黃河的有關資料

2022-03-17 23:03:10 字數 4938 閱讀 4336

1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1萬多裡),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

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氾濫,改走新道。黃河下游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

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2023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2023年至2023年的700多年間,黃河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

2023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游河道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佈大河上下。

這些古文化遺蹟不僅數量多、型別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

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 「根」。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裡。

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序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2樓:天地無極刑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裡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202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2023年)。

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關於黃河的資料?

3樓:瀧憶遠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

黃河(yellow river):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流經9個省,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

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

2米~1.6米。黃河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分別為:

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彙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4樓:清心文竹老師

回答親,黃河,是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也有稱第二大河流)。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其流域面積,《人民網》載:約752443平方公里[1],水利部**《黃河網》則記為:

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2])。

流域冬長夏短,冬夏溫差懸殊,季節氣溫變化分明。[1]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農業為主,冬幹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3]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

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矇昧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闢草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4]

5樓:洩北魚

黃河資料簡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市、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6樓:沃巨集

中國北部大 河,全長約5464 公里,流域面積約 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長河 、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 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 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 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 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區,最後流入 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 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 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 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 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 河及沿岸流域給華夏文明帶來了巨大 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 ,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中文名:黃河 外文名:yellow river 發源地:

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 地瑪曲 注入海洋:渤海 上中下游劃分:上游—河口—中游—桃 花峪—下游 流經重要城市:

鄭州、濟南、蘭州、西 寧、太原等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 流域面積:79.

5萬平方公里 集流面積:752443平方公里 古稱:大河、河水、濁河 最大含沙量:

911kg/m3 最大年沙量:39億噸 最大支流:渭河 河川徑流量:

佔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 % 最大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 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 歷史變遷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 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 為外營力。

黃河頌的有關黃河頌的有關資料

黃河頌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四 一二 反革命政變後輟學。1936年抵達上海蔘加抗日救亡運動並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作 五月的鮮花 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 黃...

有關黃河頌的,有關黃河頌的資料

朗誦詞 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又堅強!這裡,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讚歌。歌詞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崑崙山下 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 你是中華民族的搖...

誰知道有關黃河頌的誰知道有關《黃河頌》的資料?

黃河頌 是著名 作品 黃河大合唱 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 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