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的節日習俗,晉江風俗和禮儀是怎麼樣的啊

2022-02-25 21:44:17 字數 5251 閱讀 7170

1樓:瑜伽探索者

蒸「碗糕」

在晉江,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裡,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

粘良圖介紹,麵粉發酵好了便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筅塵: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是閩南一帶的「筅(xian第三聲)塵日」。古書《夢粱錄》載有:

「十二月盡……無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家戶……以祈新歲之安。」也就是說,「筅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潔乾淨,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以前,「筅塵」可有不少講究。

人們通常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關於「筅塵」還有一個傳說:每年玉皇大帝都要派「三尸神」到人間視察,「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寫在一張紙上,並把紙黏在門前的蜘蛛網上,供玉皇大帝視察時察看。後來,這事被人們知道了,大家就想了個好辦法,用嫩竹枝葉紮了支長長的掃把,悄悄把黏在蜘蛛網上的紙條掃掉,這樣玉皇大帝視察時就看不到所記的事了。

此後,臘月廿三日抑或廿四日就成了「筅塵日」。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聯」,過年的門聯都是紅色的(除了有喪事的家庭頭年貼綠色春聯,第二年貼水紅色春聯,第三年貼紅色春聯),貼上了春聯意味著來年春意盎然,紅紅火火。

圍爐、守歲:

除夕之夜,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是中國人的共同傳統。而在閩南一帶,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稱為「圍爐」。早時由於晉江僑鄉外出謀生者甚多,回家過年吃團圓飯,共享天倫之樂,是全家人最為幸福快樂的事。

「圍爐」很有特色,也很講究。吃年夜飯時,要「添碗筷」。就是說,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雙,要多擺上幾個碗、幾雙筷子,為還沒有回來的親人準備著。

有些外出經商或打工的親人無法回來過年,多添副碗筷,表示家人對其思念之情。

「圍爐」後,大家喜歡坐在一起聊天,等著新年的到來,這個過程,俗稱「守歲」。

跳火群:

除夕夜「圍爐」以後,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晉江人少不了的,那就是「跳火群」。民間認為「大人跳入來,年年大發財。小孩跳出去,歡喜無憂慮……」既寓意來年生活紅火,也有驅邪避災之意。

吃過年夜飯後,人們便會在庭院裡準備好用以點**堆的草料———「春草」,一般是稻秸稈和番薯藤。點火燃燒後,由家中輩分最高的男丁帶頭最先跳過火堆,其他人按長幼順序跳過。跳過火堆,拾階而上,從正門進入「厝內」,一直走到神廳內的「天公燈」下,完成一趟。

然後沿原路折回庭院裡的起點處,接著跳。跳幾趟都無所謂,待到火勢漸歇,家中婦女手持火鉗和瓦片(現在瓦片少了,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從火堆裡夾出一些未燃盡、帶火星的番薯藤條,放入瓦片上,放到「房內」「眠床」下面。粘良圖強調,只是夫妻住的「房內」才需要放這些。

「跳火群」並不單是跳過一堆燃燒著的「火群」,有時人們還邊跳邊念著「閩南四句」。例如,跳入來,大發財;跳出去,好財氣;跳過東,吃袂(不會)空(完);跳過西,錢銀歸厝內(滿屋都是金錢)。

2樓:匿名使用者

過了這麼多年來,感覺不深,冬至要吃冬至丸,男子過年要跳過點燃的草堆,再有就是元宵節泉州會有大活動,農曆七月會有「普渡」(**禁了n年都不行)各地方也會有慶祝,還有就是比較敬佛,其他的都差不多

晉江民俗

3樓:左手半夏右手花

1、柯派高甲戲

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又稱柯賢溪表演藝術,形成於2023年,當時柯被譽為「閩南第一醜」、「醜大王」;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有男女丑之分,男醜有破衫醜、公子醜、傀儡醜、服醜、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

2、閩臺東石燈俗

安海端午嗦囉嗹習俗,又叫採蓮。端午節午後,人們抬出供奉的龍王頭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進行採蓮活動。由於行進間反覆詠唱《採蓮歌》,領唱者每唱一句歌詞,眾和聲高歌嗦囉嗹啊伊嘟啊啊咧,意為消災納福,因而稱採蓮為嗦囉嗹。

3、晉江布袋木偶戲

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2023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

4、晉江燈謎

燈謎活動在晉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唐貞元進士歐陽詹擬製中藥謎,被藥鋪荔枝姑娘猜中,雙方喜結良緣的故事至今尚在晉江民間傳誦。明清以來,晉江海上交通順暢,經濟日興,文風大盛,民間燈謎也隨之活躍,並相繼有李贄的《推謎類談》、林桂舟的《錦江林畫中隱語》等著作問世。

5、旋鼓舞

屬泉州「跳鼓」舞中的一個分支,主要分佈在泉州城鄉及晉江、石獅、下南安一帶。內容表現《水滸傳》梁山泊好漢化妝成雜耍戲班,以賣藝為幌子,伺機混進城門,劫法場、掄盧俊義的這段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深滬魚丸,馬加羹,安海土筍凍、

晉江風俗和禮儀是怎麼樣的啊

5樓:山谷幽士

禮生:指司儀,即儀式的主持人。由禮生主持祭奠儀式,奏哀樂、上香、獻爵、獻牲、進饌、行三跪九叩禮、宣讀祭文等。

·守 靈·

晉江市 民風民俗

6樓:

1、晉江民俗--「引水魂」與「葉落歸根」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66166

歷史上,晉江華僑眾多,他們均有「葉落歸根」的願望,即希望終老故園,埋骨桑梓。但事實上客死他鄉的華僑時有出現,能運靈柩回故鄉者畢竟少數,多數埋骨異域。為讓親人能魂歸故里,其家屬往往要擇時辰請道士作「道法」,以一紙船(現也有改糊紙汽車、紙飛機)置於海邊,吹打唸咒,哭哭啼啼,將死者靈魂引入祖祠,俗稱「引水魂」。

此雖屬迷信,不宜提倡,但卻是對生者對於客死異邦的親人所寄託的深切哀思的真實流露。

2、淺說隱語、行業語

舊時代,民間有一些行業用語和「僻語」,某些行業語有的與舊社會的迷信思想和舊風俗習慣有關,有一些行業語乃為防行外人知曉的隱語。

行業語與迷信風俗有關者,首推航海者和討魚人,時至今日,深滬,南沙崗、圍頭等地海濱漁民及航海人員乃至他們的家屬,仍然繼續使用著,或者也可稱之為帶有迷信色彩的習慣用語。試簡述如下:吃魚時,一邊吃完了萬不得已要翻動時,不說「翻」而說「轉一轉」。

至於魚骨,不說魚骨而說「魚爽」。

有人上船來探訪,送行之時不說「慢行」而說「順行」(因船家怕船行慢),「順行」表示順風行進之意。

漁民或船員不說「死」。有人過世就說「老去」、「故世」或「過面」,包括動物、大魚死亡也說「善去」而不說「死」。

海上遇有死人,則稱「人客公」、「頭目公」或「好兄弟」。船上打翻東西稱「打沏」,打倒物件稱「打礙」,總之忌說死、慢、倒、翻等等不吉利語言。

商業方面的行業語,主要是一些數目字。業內人有時在商量**,不讓外人知曉就使用行業語,如天、下、平、口、水各代表數目字

一、二、

三、四、五,餘者類推。

肩挑販卒以及一些出賣苦力的勞動者,他們也有行業語,如「夾子」代表二,「川仔」代表三,「口仔」代表四,「對塘」代表五,「拐仔」代表七,「眉」代表八等等,主要用於工價錢的交談或商量,不讓外人知曉。

除了上述略舉一二的行業語以外,舊時代晉江還有一些「僻語」。如「戲僻」,為戲曲人員專用的隱語。「乞食僻」,為乞丐專用的隱語。說這些隱語時,俗稱「打僻」、「拍僻」。

當時社會上還流行兩種「僻語」,一種是用語言反切的說法,像「酒」說成「柳振」,反切起來是「柳振振柳酒」。像「苦」說成「魯肯」,反切起來是「魯肯肯魯苦」,這種反切說法的隱語,均用方言方音,根本無法用文字書寫代表。所以雖然筆者當年也懂得使用這種語言,但要寫出來就難了。

估計這種反切語的形式,乃因《匯音妙語》的流行,某些知識分子從中得到啟發,創設了這種隱語。

這種隱語看起來比較難,但一旦掌握了竅門,便能熟練運用,故當時十分流行。

另有一種隱語,採用音韻相近的綴尾式說法,如「去」說成「去思」;來,說成「來西」,以此類推,比較簡易。此處還有連續綴尾式的隱語,即一個字之後,綴了相近兩音,如「窮」說成「窮涼省」,「大」說成「大賴徒」等等。這種隱語說起來顯得十分累贅,所以只能偶爾用之。

3、嫁公雞

所謂「嫁公雞」,就是華僑不能按擇訂婚期回家舉行婚禮,只好借「公雞」為新郎,為其洞房花燭,其程式就是把公雞,綁在床底下,然後由陪嫁姆,引新娘走進新娘房,說了幾句吉利的話,算為結婚。這是晉江僑鄉在婚禮形式上的一種特殊儀式,也是一種陋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提倡婚事新辦,此俗已絕跡。

目前,婚禮儀式,除一般形式外,還採用外來的辦法,即舉行旅行結婚,到外地、到港澳地區甚至到海外渡蜜月。這是舊的婚禮的一種衝擊,也是一種革新。

4、歷史古遠弄龍舞

晉江僑鄉各大市鎮,每逢迎神賽會、元宵佳節或其他盛會慶典活動,都有規模盛大的弄龍節目參加。

弄龍舞,民間俗稱為「弄龍」,這個名稱剛好與「獅」相對應。慶典活動或是迎神遊行,常常有「獅隊」和「弄龍隊」參加,前者以表演武技為主,殺氣騰騰,令人有威武雄健之感,後者則是舞蹈和拳術相結合的綜合性遊藝,剛柔相濟,婀娜多姿,深受群眾的喜愛。

晉江各主要鄉鎮如安海、石獅、永寧、深滬、衙口和金井等市鎮乃至人口較多的自然村,在過去均有弄龍隊之設立,以適應各地元宵佳節以及節日慶典酬神娛樂之用。如解放前安海龍山寺觀音到浙江南海普陀山進香謁祖的特別盛大隊伍,就有好幾隊弄龍隊和獅隊。至於到石獅城隍公,到白沙鎮江宮六姓府,到金井南沙崗鎮海宮等著名宮廟進香、乞火和謁祖,其浩浩蕩蕩的迎神隊伍中,也必定有弄龍隊和獅隊參加。

舞弄之龍的形象有很多體式,一般的「布龍」,是用篾片鉛線紮成一個威武雄壯的龍頭,龍嘴可以開合,也有血紅的舌頭,圓睜的「大龍目」和崢嶸的龍角,穿以木柄,以便舞弄者手擎舞弄。龍身則用篾片鉛線紮成空心圓筒,中間也扎一支木柄以便操持。龍身有十餘節之多,最後有一個高高翹起的龍尾,用繪滿龍鱗的厚質布包裹,這就是常見的「布龍」。

如果「龍身」裡面可以點燭,夜間舞弄通體明亮者稱為「火龍」,現在已改用電池點亮小電珠,兩個「龍目」也用高亮度電珠,使這種「火龍」十分現代化,也更能吸引人。

除了上述「布龍」和「火龍」之外,此外還有每節龍身扎糊成蝴蝶的形狀,連線起來便成為形體特別的「百葉龍」。另有一種是整條龍身插滿點燃的炷香,於夜間舞弄,既如火龍翻滾,又散發出陣陣香味,這就是十分獨特的」香火龍」。這種龍工藝比較複雜,所以比較少用。

此外還有比較簡陋臨時拼湊,以應付一時之需的龍。用十幾塊同一規格的木板凳加上龍首和龍尾拼湊而成的「木板龍」,還有由稻草臨時捆紮而成的「草龍」等等。

關於「弄龍」的「弄」字,習用於唐代,廣泛用於戲曲之中,如《事久弄》、《妙澤弄》等等。晉江自古以來即稱「弄龍」而不叫「舞龍」。這種風俗自唐代開始而隨中原移民南來晉江,並一直傳承至今。

希望有所幫助

晉江文學城的發展前景怎麼樣,晉江文學城怎麼樣

現在一些網路文學 發展的挺快,但要仔細甄別,良莠不齊!目前混的晉江,感覺應該晉江還是比較正規的一個文學 吧!文筆好,自己到哪都會發亮噠 感覺混晉江持之以恆保持更新非常重要!晉江是以女性為主的文學網,特色是擁有耽美同人這一板塊。言情站也有固定的合作出版。名氣也很大,大神也挺多,當然晉江水也很深,新人很...

異地結婚,婚禮儀式在女方先辦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入鄉隨俗,遵循女方的地方習俗 其實既然是異bai 地結婚,說du明男女雙方能zhi走到一起也是經dao過了很多的坎專,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屬,所以這個時候他們之間的協商應該還是做的肯定比較充分,或者溝通應該是很有效的。然後婚禮的儀式在女方先辦的話,嗯基本上是肯定先按照女方那邊的流程是怎樣的就是怎樣,但是...

內蒙結婚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內蒙古結婚有什麼習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要選擇吉日,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彩禮。彩禮有現金 衣服 布匹 首飾 稻穀等。女方家陪嫁的東西有櫃子 被褥 衣服 首飾 電器 自行車 大米 瓜子等。鑰匙由女方家送親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後,由新郎的母親拿錢來贖鑰匙,再交給新娘。結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貼有紅紙的豬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