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時期,那些王爺的妃子有等級之分嗎

2022-01-13 08:06:11 字數 5442 閱讀 8112

1樓:峽江車上

明朝的後宮位號較為散亂隨意,大體上並無嚴密的等級分別,對於後宮嬪妃的等級有著很大的彈性。除以皇后為最高之外,貴妃僅次於皇后、明憲宗時又封萬貴妃加「皇」字為皇貴妃,以後漸成定製。

皇妃位號除貴妃之外,亦以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等為眾妃位號。

之後在明世宗朝和明神宗朝分別都出現了端妃和恭妃的位號。

明世宗嘉靖十年(2023年)仿古禮冊立九嬪;

•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眾皇妃之下。

但又無嚴格規定以上位號非用不可,在明朝這二百七十六年間,後宮除去上述位號外,還出現過端妃、恭妃、慧妃、裕妃、成妃、昭妃,寧嬪等位號。

除去以上妃、嬪的等級分別之外,另外還有婕妤、昭儀、貴人、才人、美人、選侍、淑女、答應等位號雜置期間。

2樓:匿名使用者

那種年代,正妃有記載的也就是誰誰誰娶王妃某氏,剩下重要點的就是側妃,有的也叫次妃,再低階別的就不用在意了,應該說就跟丫鬟奴婢一個等級了。插個花,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他的正妃居然是王保保的妹子,這親戚和仇人的關係不好搞啊。

3樓:彼岸幕晴

有,不過,昭儀什麼的,是皇帝妃子的稱呼,王爺妃子的稱呼大概只有正妃,側妃什麼的吧

4樓:薔薇風西

有,但是沒有比較明確的分類

明代王爺的妾叫什麼?有等級之分嗎?

5樓:匿名使用者

·有;但一般沒有誥封;

·王爺之正室為正妃[續絃稱繼妃],為高的妾為次妃;其次為姬/夫人;再次則無有名分;但次妃、姬、夫人沒有名額限制,隨王爺喜好而定;

·例:明太祖朱元璋之子秦王朱樉娶王保保妹為正妃,鄧愈女為次妃;

·例:《周定王傳》:朱元璋的孫子、周定王朱有燉,死時無子,由他的弟弟朱有爝為他辦理後事。

英宗朱祁鎮賜書給朱友爝說:「周王在日,常奏身後務從儉約,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

年少有父母者,遣歸。」

這封御書,等於給政策,即夫人以上皆殉葬,其他人可以讓其回家;

於是周王妃鞏氏、夫人施氏、歐氏、陳氏、張氏、韓氏、李氏等7人皆殉死;

·例:《蜀獻王傳》:蜀獻王朱友堉死後,其妃李氏、侍姬黃氏都自殺殉葬;

6樓:月上中天

側室有等級之分,不過不是官方認證的等級,呵呵,就是說沒有冊封和誥命

明朝後宮嬪妃等級分明,都有哪些等級?

7樓:亞路嘉月海

明太祖於洪武五年(公元2023年)定製的內廷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宮正司。其後妃、女官、宮女總人數為93人。

排列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其餘是賢妃、淑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昭妃;寓有「閨心雍肅」之意。此外,後宮還有貴人、才人、選侍、淑女之稱,但有時並不侷限於規定的常數。

到明末宮女最多時達9000多人。

8樓:英雄多少無奈

史載:「洪武五年六月丁酉,定內命婦

冠服制。先是外命婦冠服之制已定,惟內命婦未有其制,至是復詔議之。禮部言:

唐制貴妃一品,昭儀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冠服並用花釵翟衣。寶林六品,御女七品,采女八品,冠服同尚宮等,並佃釵禮衣。宋內命婦貴妃一品,太儀二品,婕妤三品,美人四品,才人五品,貴人無視品,冠服並用花釵翟衣。

自國夫人、縣君及充司簿、司賓者,並賜冠帔。今內命婦增設貴人一等,才人二等,參酌唐宋之制,自三品以上宜用花釵翟衣,貴人視四品,才人視五品,並同尚宮等用山鬆特髻大衫以為禮服。

於是以貴人為三品,以後妃燕居冠及大衫霞帔為朝會禮服,珠翠慶雲冠、鞠子褙衣、緣襈襖裙為常服。」這段材料並沒有明確指出后妃制度的排序,但是從「增設貴人一等,才人二等」這話中可以看出,明初內命婦等級設定所參照藍本里的一等沒有「貴人」這一位序,故而可以推測明初主要以唐代為藍本。但是後來又說「參酌唐宋之制,自三品以上宜用花釵翟衣,貴人視四品,才人視五品,並同尚宮等用山鬆特髻大衫以為禮服」,貴人雖然列入一等三品但是視同四品,意味著一等只有三個遞降品位。

二等裡實際只有:才人視五品,同尚宮等用山鬆特髻大衫以為禮服。

總之,明初嬪妃等級分為二等五品,貴人位列一等三品視同二等但是這段文字並沒有包括明初所有的后妃位號,如在「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冊美人李氏為賢妃、葛氏為麗妃、劉氏為惠妃。」這裡出現了賢妃、麗妃、惠妃等后妃位號;而在「永樂七年二月,冊立張氏為貴妃,權氏為賢妃,任氏為順妃,命王氏為昭容,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中又出現了昭容、昭儀等位號。而且這段文字中是按照:

皇后—貴妃、某妃—昭容、昭儀—婕妤—美人的順序排列。在仁宗實錄中「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初八日,冊妃張氏為皇后,郭氏為貴妃,李氏為賢妃,趙氏為惠妃,王氏為淑妃,王氏為昭容」,妃位之下僅有昭容一人。同樣也是按照:

皇后—貴妃、某妃—昭容夫人順序排列,這是否意味著明初後宮中一品中除了貴妃外還應包括名為賢妃、麗妃、惠妃、淑妃等一般妃子;二品中除了昭儀、昭容外,還應有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等,畢竟明初的后妃體制是在參照唐宋後宮體制下制定的。

史實如何呢?不妨將實錄中明初的后妃冊封敕文輯錄成文,顯然,這些冊封敕文中並沒有出現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等封號,而且考之《明實錄》全文也同樣不見這些后妃封號。又有「嘉靖十年二月庚辰,上諭大學士張璁,朕奉章聖慈仁皇太后慈訓,於選中淑女三十人內慎選九人以充九嬪,所有應行禮儀,卿可傳諭禮部,趣令開具進覽。

於是禮部尚書李時等言:皇上以宗祀之重,擇真淑備九嬪,誠宜定擬典禮以昭示天下。臣等考之《大明會典》諸書,惟載冊立後、妃禮儀,嬪御以下皆缺,及考唐制:

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正二品,皆遣使冊命,則唐以前九嬪之禮甚重。皇朝原無冊立九嬪之儀,禮始今日,臣等竊擬遵照冊嬪儀注,量為降殺,謹逐一開具恭候聖裁。」

從禮部尚書李時所言中可以確認:在明世宗之前,「原無冊立九嬪之儀」,而且《大明會典》等明代禮書中稱「惟載冊立后妃禮儀,嬪御以下皆缺」。這意味著世宗之前,後宮並無唐宋九嬪中其他「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等封號,而且沒有嬪御以下冊儀,這也與上表中「永樂七年二月,冊立張氏為貴妃,權氏為賢妃,任氏為順妃。

命王氏為昭容,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中所體現的貴妃、某妃以「冊」為詞,而昭容、昭儀、婕妤、美人則一體以「命」為文。

(在「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初八日,冊妃張氏為皇后,郭氏為貴妃,李氏為賢妃,趙氏為惠妃,王氏為淑妃。王氏為昭容。」中,昭容封號位於妃號之下,所以不應句讀成「冊妃王氏為昭容」之意,而應單列成「王氏為昭容」。

)這與《勝朝彤史拾遺記》所稱:「先是,祖制無九嬪名。自後妃下雜置諸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諸位號」相符,故而明初皇嬪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諸封號為稱,無冊儀。

同時,宣宗之前,貴妃也應該包括在皇妃之中,而不是單列為一個等級。《明會要》載:「洪武三年,冊孫氏為貴妃,授冊,無寶。

宣宗立孫貴妃,制金寶賜焉。貴妃有寶自此始。」說明宣宗時期,貴妃才有冊有寶,之前的貴妃僅有冊無寶。

又《禮部志稿》載:「皇貴妃用金冊金寶,妃嬪無寶,止用鍍金銀冊」,可見宣宗之前,貴妃雖然可以「攝六宮事」,但並不是定製,因為淑妃也可以攝六宮事,按照「冊皇后用金寶金冊,皇貴妃而下金冊無寶而有印。妃冊,用鍍金銀冊二片,廣長與後冊同。

冊盝飾以渾金瀝粉蟠鳳。其印用金,龜紐,尺寸與諸王寶同,文曰:皇妃之印。

篋飾以蟠鳳」的標準,當時的貴妃有冊無寶,同淑妃一樣都是屬於皇妃等級,還沒有獨列一級。而皇貴妃之稱遲至代宗時期才出現,可以不列入明初后妃等級之中。

9樓:羽心

依次向下:

皇后皇貴妃

貴妃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婕妤昭儀

美人才人

貴人選侍淑女

10樓:匿名使用者

(皇太后)

皇后皇貴妃貴妃妃

嬪貴人才人選侍淑女

皇帝的妃子都分為幾個等級?

11樓:木由

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稱號。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稱夫人。

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后稱號。又設定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后。

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后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后並尊的奇景。

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復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御四等稱號。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東漢

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唐建國之初,參照隋朝舊制: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

唐玄宗開元年間,對妃嬪稱號另作更改:三夫人:惠妃、麗妃、華妃。

正一品。芳儀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

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遼皆略同唐制。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過多,於是改設為六局一司。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

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

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

諸妃稱號為:賢、淑、莊、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採用禮官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定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妃,四名。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明朝中,世子該如何稱呼王爺的側妃

明朝王爺根本不存在側妃。王妃只有一個。以下的都只能封夫人 淑人 必須有生下兒子才能封 如果一位王爺的嫡長子我們稱呼為 世子 那麼 世子 怎麼稱呼王爺?王妃呢?清朝是阿媽,額娘 滿人 明朝是父王,母后 漢人 元朝是 達達 額吉 蒙人 知道的就這些,希望能對你有幫助。高中歷史老師回答您 這個問題得區分朝...

《明朝那些事兒》中的經典語錄,《明朝那些事兒》的經典語錄 10句要短的

哈哈,我有做一些讀書筆記不知道你覺得怎樣.1.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2.後悔和如果這兩個詞在歷史中從來就沒有市場。3.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寬容從來都不是軟弱。4.因為真正的史筆並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筆,而是人心。5.歷史才是事物發展最終的判斷者。6.所有戰爭的勝負關係都遵循著一個最根...

明朝同時期的歐洲 中亞各國處於什麼時期

明朝早期中亞 歐洲各國都還是封建社會,明朝中晚期時歐洲各國已逐漸向工業社會 也是資本主義社會 過渡。明朝時期歐洲有拜占庭帝國,位於歐洲東部,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奧斯曼帝國,1299年至1853年。西班牙帝國 從16世紀中期開始,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 時期,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