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不像是亡國之君

2022-01-13 06:43:34 字數 3518 閱讀 4248

1樓:匿名使用者

崇禎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大明的亡國之君。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亡國之君都是非常昏庸的皇帝,正是因為其昏庸所以才導致了王國的滅亡,但是崇禎皇帝又不能稱之為昏君,因為崇禎皇帝在位期間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他從明熹宗手上接過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勤儉自律、清心寡慾、勵精圖治,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年輝煌景象,只是明朝的積弊實在是太深了,而且他疑心重重,頻繁更換和濫殺大臣,以致眾叛親離,最終這位比前朝幾代皇帝都要賢明的君主崇禎皇帝無法力挽狂瀾才導致滅亡。「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自縊在煤山的清風明月下。

2樓:匿名使用者

摘自歷史資料:

1、崇 禎 皇帝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歷史人物。他是難得的明君,勤政、節儉、隱忍和聰慧,事必躬親,一心想中興明王朝,並且他的一系列作為,似乎也確實使其有了希望。

2、上天真的不眷顧崇禎皇帝,他在位期間好幾年爆發災荒和瘟疫,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好不容易快要平定了,邊疆連年戰亂,皇太極又打了過來,兩邊此伏彼起,最終朝廷被壓垮。

3、他剷除了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宦官集團,宦官閹黨獨斷專權。年僅17歲的崇禎為帝,他幾乎是孤身一人與大半個朝廷交戰。玩死了那個不可一世的老陰謀家。

用斬草除根的方式殺了一批又一批人,換了一個又一個朝廷重臣。

4、邊疆戰事無人關心,他拿回了實權。他重新啟用袁崇煥,鎮守邊疆,抵抗皇太極的後金政權的入侵。

5、明朝的財政入不敷出,國庫財政幾乎為零,軍隊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根本應對不過來。他非常節儉,衣服上都有補丁,曾六下罪己詔,作為一個皇帝,也沒時間享樂,淨忙著工作了。這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

但明朝廷依舊堅持兩線作戰,既不議和,也不遷都,至死不退,直到滅亡。

3樓:匿名使用者

崇禎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不像其他朝代最後的皇帝那樣荒淫無度、昏庸之至。但是一個人的勤奮是改變不了當時國家的大環境的,所以崇禎不像一個亡國之君。

為什麼有人說崇禎不是亡國之君?也有人說他是亡國之君?

4樓:遺忘丶無憂

要知道網路上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個人的看法不同,或者可能也有那個民族的人貶低崇禎來著。

5樓:落日湖畔看夕陽

因為崇禎死後明朝事實上已經滅亡了,但是崇禎帝死後明朝大臣又先後擁立了朱由榔,朱由檢兩位皇帝,建立了南明政權

亡國之君崇禎帝,為何會有「朕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的慨嘆?

6樓:娛樂也優雅

我們都知道我們古代經歷了上下3000多年,也經歷了無數個皇帝,其中就有很多個亡國之君,今天我來說一下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帝,說一下他為什麼會有:朕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的感嘆。

「朕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崇禎帝他不承認自己是亡國之君,而他覺得明朝之所以會被顛覆,那是因為他生不逢時,在他前面的幾個皇帝沒有把國家管理好,把很多爛攤子都拋給了他,所以,崇禎帝無論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也不能讓國家生存下來,所以,在崇禎帝的觀念裡面,他是一個生不逢時的皇帝,而明朝的滅亡跟他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其實他說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崇禎帝不像其他的亡國皇帝那樣,在自己統治期間沉迷於酒色,不管理朝政的事物,而且他也不是一個昏君,在他統治期間他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地對待朝廷的事物的,是非常上心的,而且也把自己畢生的能力花在了朝野之上,他對這個國家的統一付出了很多。

而且他在政治方面也是整頓了很多的,他的一生就為了能夠挽救明朝而生存的,他勵精圖治,而且也受到很多人的讚賞,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他這個人比較殘暴,只要是他看不順眼的人,他都會很隨意地就把他們殺了或者是流放,這也讓很多大臣都離他而去,這也是他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總得來說,明朝之所以滅亡,其實還真的與他的生不逢時有關的。

7樓:黛西

崇禎皇帝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抱負和才幹,之所以沒能施展,沒能讓明朝延續下去都是因為底下的臣子不配合,沒有才能,所以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8樓:嫋嫋帶你讀書

因為明朝並不是亡在崇禎手裡面的,其實早在萬曆年間明朝就有要亡的趨勢了。崇禎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帝王,如果此時的明朝不是處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我相信他一定能將大明王朝整理的很好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崇禎帝的綜合才能和當皇帝的功績在明朝眾多奇葩皇帝裡是能排在上等的,只不過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亡國是大勢所趨,他英明,但是救不了。

10樓:情感導師墨無憂

崇禎皇帝上任之後,確實為了國家的命運,做了挺多改革和發展。但是,礙於之前累積產生的那麼多問題,使得他無法在短期內做出本質上的更改。

11樓:沉吟子卿

因為崇禎皇帝在繼任王位之時,明朝就處於生死存亡的時候,那時是明朝的末期,外族大肆侵略,而且當時國內的政局又不穩定。內憂外患使崇禎皇帝心有餘而力不足。

12樓:火鍋喵咪

崇禎帝繼位時,明朝已經在走下坡路的趨勢,雖然他有自信認為自己有一定的能力統治王朝,但是朝廷的大臣卻無能不配合,他也是有技無可施,發出這樣的感慨也是有所不甘心吧。

13樓:

崇禎皇帝確實是非常倒黴,從即位之初就面臨一個爛攤子,國內大旱三年,起義軍遍地,外部女真又崛起並大舉進犯,所以由此感嘆。

14樓:意難平

因為他當時所處的時代非常的動亂,並且身處明末,朝代的更替也是大勢所趨,人為已經很難逆轉了。

15樓:茂小貓茂

因為他上位時,這個國家已經被摧毀得差不多,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能改變多少。

崇禎皇帝為什麼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16樓:呂屹

如果真是他說的,他還真可能說出這種話,剛上臺,就把楊鎬拉出來砍了,要嚴明軍紀賞罰分明,接著又把作戰不利的袁崇煥給殺了,到後來他竟然給兵敗幾乎全軍覆沒據說自殺的洪承疇開悼念會,楊鎬損失了五萬,洪承疇損失了十萬,楊鎬有膽子回來領罪總結經驗教訓這比自殺更有價值,朱翊鈞和多數朝臣也知道不能把責任都推到楊鎬頭上,他們也是有責任的,給楊鎬軍餉兵力過少,楊鎬多次催要講解敵人力量不給,還不斷命他出擊。朱由檢自身軍事能力一般,政治能力一般,有時還認為自己水平夠高,不檢查自己,把什麼事情問題都推給將領行政人員,那些將領行政人員誰用的,不革新明國的制度文化,發展 明國的文化思想,明國的整個制度文化都存在問題,在異族大規模入侵了,竟然還將元國列為華夏正統,說自己繼承元,異族來了也是可以接受的不用拼命抵抗竟仍然還是明國的主流史觀,導致民族主義無法快速動員保衛民族利益民族生存,民族意識是基於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習俗利益產生,是一個民族生存的必要條件,自古就有,只是夠不夠系統罷了。

17樓:京城「老炮兒

崇禎在位期間勤政、簡樸,有理想、有抱負。但當時的大明體制已經腐朽不已,崇禎乾著急也沒轍。才留下千古遺恨,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18樓:自由的人

崇禎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王朝已經到了滅亡的時候,崇禎非常努力的想要拯救這個王朝,可是那些大臣已經爛的根了。

19樓:旅韞

東林那幫文臣太自私...

明朝為什麼會亡在崇禎手裡

因為在誅滅魏忠賢勢力的同時,也促使明末龐大的文官勢力更加膨脹。17歲登基的崇禎執政時,明朝處於內亂 外患 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整個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明末國內外矛盾激化,前後兩次的萬曆朝鮮戰爭 國力消耗巨大,邊牆以東的海西女真諸部內亂不已,均給建州部以可趁之機。個人認為,還是崇禎皇帝自...

為什麼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朝代,為什麼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

明朝就算了吧王爺成堆,爵位不能像清樣代代降嗎,明吹只不過過嘴癮罷了,不過明粉也有情可原畢竟是最後的漢族封建王朝,但是明清真不能拿來做比較,實力相差太大,吹明可以不要拿明和清朝比,明朝根本就不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我大唐才是最有骨氣的 最起碼人家沒有向清朝一樣把國土拱手相讓 說明朝不好的事那些電...

李後主是亡國之君,何以他的詞感人至深

李煜是南唐最後的一位皇帝,因此後世往往稱他為南唐後主。在常人看來,王位是最高權力的象徵,是每個野心家的夢想。歷史上也不乏為爭奪王位而血脈相殘的例子。但對於李煜來說,王位並不是他想要的,可偏偏無可奈何的被推上了這個寶座。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哀,他一生只愛文學,對政治對治國一點興趣都沒有,也一點能力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