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為何稱呼人的姓名只稱名?有什麼說法

2021-12-16 17:15:55 字數 4311 閱讀 4306

1樓:洞見左右

關於名字如何稱呼,這其中有大學問,不是亂叫的。

尤其是在古代,不同的稱呼有不同的涵義。

古人會起很多「稱呼」,用於不同的場景

古人講求「禮」,也就是規矩,尊卑上下分得很清,這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

所以,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稱呼,以此作為區別。

對於「單名」來說,就是除了姓之外,只有一個字的名字,直呼其名的一般都是長輩對晚輩、尊位對卑位。

比如《論語》當中,孔子叫**的時候,直接就是「求」、「點」、「赤」等等,不用加上「姓」。

比較特殊的就像**問孔子的時候,稱呼其**有時候也是直接像孔子一樣直呼其名,這是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

而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之間是平輩,稱呼的往往是「字」,不帶姓名。

古時候的「字」取得時間是在**之後,「名」比較早,嬰兒出身三個月就可以取名,但是「字」要在**禮的那一天來取。一般都和「名」有關。

比如說諸葛亮,其名是「亮」,他的字就是「孔明」,二者是有關係的。這種關係在古代很明顯,但是因為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一些稱呼和字詞的含義有所變化,所以有些關聯已經不能太好地理解了。

比如詩人「屈原」,實際上是名是「平」,「原」是他的字。「廣平曰原」,所以他的字「原」和名「平」是有關聯的。

這種稱呼一般用於關係較好的朋友之間,也是比較客氣的說法,表示親暱和尊重。

順帶一說,古人有時候稱呼一個人會把姓名和字連在一起,順序是姓、字、名。很多古裝劇都犯過錯誤,因為是順序是姓、名、字,這是不對的。

如果關係更親密一點,是不稱姓名和字的,直接叫「小名」,比如很多人就稱呼曹操為「阿瞞」,就是這個道理。

晚輩稱呼長輩的時候,要用尊稱,一般也稱「字」。

比如稱孔子為「仲尼」或者「仲尼父」,一般不會直接稱「孔丘」。

但是最尊敬的稱呼是既不稱名,也不稱字,比如稱呼孔子直接就是「夫子」,後來也用郡望、官職、別號來代指,比如稱杜甫就是「杜工部」,稱蘇軾為「蘇東坡」,稱王安石為「王臨川」等等。

一般情況下,自稱的時候才會只稱「名」。

比如孔子自謙的時候會稱呼自己為「丘」。孔子問冉有,冉有自稱自己的名就是「求」。

書面語當中的稱呼和口語有所不同

文言文中,書面語是用於記錄的,它和口語有所差別。這其中有語法的問題。

比如說,像《史記》、《漢書》等等這樣的文獻當中,在敘事的時候有時候會用某一個人的名來做主語。

比如班固在《漢書》中就這樣寫:

追觀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

可以看到,其中的主語就是用了「誼」這一個字來指代賈誼,在書寫上更為簡單,語意也不受影響。

這樣的寫法在很多文章當中都是很常見的,完全就是文言文記敘時候的語法,和尊卑、習俗等等都沒有關係。

書面語中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那就是「省略主語」,把人名都省去了,要通過上下文的語意來判斷到底說的是誰。

這種方法在現代漢語當中是一種語病,叫做「偷換主語」,但在文言文的書面中是一個常用語法。

比如《桃花源記》當中有這樣一段話: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前一句是說桃花源中的人見到漁人很驚訝,但是省略了主語,而緊跟著「具答之」是漁人的行為,但是在之前的主語不是漁人的前提下,依然變換了主語。

所以在文言文的書面語當中,稱呼人的方式主要是以單字或者直接省略為多,只要文意暢達,自然是越簡越好,語法的約束也主要是通過「虛詞」來進行的。

現代漢語中,因為要符合一定的語法規範,畢竟從文言文到現代漢語的過程中,首先建立起來的往往就是使用規則,也就是語法,所以難免有些複雜。

無論是口語還書面語,稱呼一個人的時候,古漢語文言文當中因為有更多的選擇,所以要視情況而定。

但是對現代漢語來說,一來沒有那麼多「字」、「號」等需要甄別,二來也沒有了古漢語中「禮法」的約束,自然是以符合現代語法為主,力求全面,不引出歧義。

2樓:隨身書卷

因為在古代沒有姓名這個詞,在古代姓是姓,名是名,所以稱為的人的名字,就是他的名。姓名這個詞是現代漢語之中才有的。

文言文中如何稱呼「風」?

3樓:碳酸飲料拜拜哈

風在文言中就叫「風」。特定的風才有特定稱謂。

具體如下:

1、「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遊》

譯文:大鵬在向南海飛的時候,

2、「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莊子· 逍遙遊》

譯文:憑著旋風的力量,翻動翅膀,飛上九萬里高空。

在文言文中,為啥稱呼別人的姓名只喊名呢?

4樓:多比小精靈的腦洞世界

我們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古人在稱呼別人的姓名時似乎都會只稱呼對方的名,而不是像我們現代人這樣直接稱呼對方全名。其實,古人之所以這樣稱呼對方,與古人的姓名組成制度分不開關係。通常來說,古人的姓名分為姓和名兩個部分,除此之外,每個人還有一個字,甚至有些人還會自己給自己起號。

並且在古代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呼對方的名,具體稱呼也要分情況而論。

在古代如果不分輩分就直乎自己長輩的名號,是非常沒有禮貌的事情。具體而言,能夠直呼其名的一般只有以下這幾種情況。古人在自己稱呼自己的時候,可以自稱為名,並且這種稱呼往往帶有自謙的意思。

如唐太宗與大臣交流的時候就經常自謙稱自己為「世民」。除此之外,如果是用於傳記介紹,也可以稱呼其名。最後,如果是自己的長輩或者上級稱呼自己,也可以直接稱呼自己的名。

在與自己的平輩交流時,古人一般也不直稱其名,而是以字相稱,以此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古人取字,還有特別的講究,一般來說,字的意義都與自己名字的寓意相近。並且古代女子通常要到十五歲才會取字,同時還會為女子舉行笄禮,意味著從此之後女子便就可以婚嫁了。

對於古人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的禮法中就已經包括了"冠而字」了。

5樓:茅廬論古今

因為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在歷史上古人從來都不直接說別人的姓名,都是喊「名」或者說他們的「字」。

6樓:秋意涼涼寒漸起

在古代,人口流動小,多是同姓種族之間的聚居,一般稱呼名就可以了;再者,古人還有在名之外取字、取號的,平輩互相之間稱呼對方的字、號,也不需要靠姓來區分。

7樓:言若顧

稱呼人名不帶姓氏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中國開始有姓時基本都是相同姓的人住在一起,沒有喊姓的必要。而且即使是現在社會熟悉的人之間還是隻喊名,只有不熟悉的人才會連名帶姓的叫。

文言文中稱呼人怎麼只叫名不帶姓氏??比如說#我見相如 必辱之。。

8樓:文以立仁

稱呼來人名不帶姓氏與源文言文無關,bai

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du。zhi

中國人開始有姓氏時,並dao不是雜居的,一個地域、一個部落,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氏,稱呼時沒有帶上姓氏的必要。這是原因之一。其次,中國幾千年來,絕大部分時間是小農經濟社會,人員流動小,張村、李店,直至百年前仍然是以同姓氏聚居為主。

第三,古代流動比較大的人群,主要是**、士子,他們喜歡以字+兄相稱,甚至連名都不帶。這些原因形成了人們只稱呼名或字的習慣。

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以後,人員流動性急劇變化,除了極為熟悉的還是隻喊名的以外,大多開始習慣在稱呼中帶上姓氏。由於我們適應了現代的稱呼方式,對古文中出現的老習慣反而不習慣了。

其實,翻開二十四史,古代歷史學家在列傳中記述的人物,除了開頭有「某某,字某某,某地人也」以外,文中大多稱字或號。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稱呼人是有區別的。

君王,師長才可稱人名,比如孔子叫端木賜名為"賜",同輩稱他的字"子貢"。只有朝堂等非常正式場合才連姓帶名稱"端木賜"。

10樓:匿名使用者

也不見得吧?如果換成藺相如說廉頗,就不一定說:我見頗必辱之。更有可能說:我見廉頗必辱之。所以只看怎麼說方便更順溜

文言文當中,把老師稱為什麼?一一列舉出稱呼,還要自己是學生該怎麼稱呼。說白了就是用文言文給老師寫信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於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不必有師生關係。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吾師:恭請師安

……呈書一封,望師賜鑑

…………

……所請之事,煩請惠答。諸事費神,銘感不已。

學生**拜上。

文言文中名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個人歸納 1。名詞 名字,名稱,題目。名分。名望等。2.動詞 命名,稱明,說。3。形容詞 有名的,著名的等。個人歸納的 1。名詞 名字,名稱,題目。如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名字 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名稱,題目 2.動詞 命名,稱明,說明。如 名之者誰 命名 以故其後名之曰襃禪山 稱明 不能名...

文言文對老女人怎麼稱呼,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有兩種說法 來老嫗和老媼。自 bai1 老嫗 l o y 老年婦女。引用du 明代 歸有光 zhi項脊軒志 家有老嫗,嘗居dao於此。翻譯 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裡居住過。2 老媼 l o o 老年婦人。引用 明代 鄭之珍 鐵杵磨針 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翻譯 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

張文詡文言文中的恐脩名之不立中的修字什麼意思

修,這裡是 美好 的意思。原文 張文詡,河東人也。父琚,開皇中為洹水令,以清正聞。有書數千卷,教訓子侄,皆以明經自達。文詡博覽文籍,特精 三禮 其 周易 詩 書 及 春秋 三傳 並皆通習。每好鄭玄註解,以為通博,其諸儒異說,亦皆詳究焉。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碩學之士,其房暉遠 張仲讓 孔籠之徒,並延之於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