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告訴我們,從文化角度來說全球化是怎樣的過程

2021-08-27 08:28:04 字數 3963 閱讀 2337

1樓:尋找你的手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空前加快,全球化趨勢成為一股不可遏制的浪潮,全球化理論也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為國際學術界的一種強勢話語。一些學者主要從經濟上來定義全球化,認為全球化主要是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各國市場或地區性市場的一體化。但另一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則更傾向於將全球化視作一種社會和文化的程序,「即一個由諸多過程構成的巨大而多面的複合體,牽涉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我看來,國際博覽會尤其是大規模的世博會無疑是觀察全球化程序及其複雜面相的一個極佳的視點,在世博會與全球化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

世博會恰好就是一個縮微的世界,是「地球村」最早的呈現方式。世博會的早期名稱為「萬國博覽會」,即旨在強調參與國別之多,已儼然自成一「小世界」。2023年巴黎世博會就曾專門興建了一條「萬國街」,把各國的建築集中在一起展示。

從「萬國街」到「地球村」應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置身巨集大的博覽會場景之中的人們,顯然最能切身感受到「蓋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的道理。所謂「地球合一之天下」,實際上也就是當時中國士人對「全球化」、「地球村」早期的朦朧表述,十分值得玩味。

2樓:靜默光環

全球共同和諧發展,多攝取一些其他國家的優點,共同發展創新實踐

全球化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威脅嗎?

3樓:匿名使用者

例子太多復了,樓主或者是熟視

制而沒發現bai。

中國不說了,du法國,日本,韓國,印度zhi,泰dao國……基本上,有規模的成熟的民族,只要能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其文化的存在和傳承都沒有太大問題。

但不等於說,就沒有威脅存在。

強勢經濟的入侵,往往伴隨著強勢文化的入侵,即便這種文化不見得具備先進性,入侵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反抗,脆弱的,太落後的文化,便在這入侵中消失了,除非有特意的保護,想想中國邊遠地區的文化現狀即可。但較為悠久的,成熟的文化,往往能承受這種入侵,經過一些適應性的變化後,繼續存在下來。

這種適應性的變化,其實多是同化和被同化,從歷史的角度,從長遠的角度,這就是世界的文化大同趨勢。

4樓:匿名使用者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經濟

談談你對文化全球化內容與實質的理解

全球化的概念是什麼?? 5

5樓:雪琳戀庚

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絡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絡而形成的全球範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資訊、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絡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參考:http://baike.baidu.com/item/全球化/489841

6樓:匿名使用者

全球化是一個具有多方面內涵的概念,表示經濟、交流、文化跨多個國家的融合,在技術推動下,商品、資金、人、資訊與思想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加速。

7樓:落雁無痕

經濟全球化

1、概念:

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執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從生產關係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形成和發展的原因:① 新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② 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的層出不窮,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③ 兩極格局的結束,使原來處於對峙狀態的國家建立和加強了聯絡,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和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④ 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接受,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礎。⑤ 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

⑤ 三大國際經濟協調組織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斷增強,為經濟全球化構築了組織和法律框架。⑥ 從主觀因素上看,西方自由化經濟思想及其政策選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基礎和政策條件。

3、表現:① 國際**迅速的發展,國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② 國際金融的發展,鉅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

③ 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④ 跨國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⑤ 國際組織的建立。

⑥ 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等。

4、經濟全球化的特點與實質:特點:生產的全球化,**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資的全球化,消費的全球化。

實質:是發達國家因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所引起的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流動,以尋找更有利的投資場所的過程,即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5、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影響。正面影響:

① 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國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② 經濟全球化使一些國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國家能富裕起來。③ 全球化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雖然在這期間存在著增長的風險,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財富在日益增長,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④ 由於世界範圍的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使每個民族和民族國家都在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中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機會。⑤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⑥ 經濟全球化使南北關係長期以來的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南北經濟交往的規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強。

⑦ 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負面影響:

① 由於民族國家內部和民族國家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特別是擴大了南北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② 經濟全球化會造成全球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③ 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他們往往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國際規則的便利,衝擊著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便利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例證。

④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於南方國家間經濟實力有限,經濟結構趨同而缺少互補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使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面臨挑戰。

三、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的關係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是矛盾的統一體,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進的一面。①從矛盾的一面看:經濟區域化具有排他性,區域內外存在著差別待遇,雖然有利於經濟區域內的**自由化以及成員國經濟的加速發展。

但就整個世界而言,仍是帶有濃厚集團色彩的**保護主義,它使統一的、聯絡日益密切的世界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被人為地割裂了。因此,經濟區域化趨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序。②從促進的一面看:

經濟區域化本身就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任何一個區域經濟都是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任何經濟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但從整體上來看,世界經濟中的相互依賴關係,並沒有因為經濟區域化的發展而有所削弱,反而加強了這種相互依賴關係。從長遠來看,區域經濟化不可能阻止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相反,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階梯或者中間環節。

因此,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相輔相成的。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步驟和組成部分,而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歸宿和最後結果。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訊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線,謝謝

滄海桑田這個故事,從地理角度看,他在告訴我們什麼

滄海桑田的原意是指海洋會變為陸地,陸地會變為海洋,它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滄海桑田 原來的意思是海洋會變為陸地,陸地會變為海洋。這種 滄桑之變 是發生在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因為地球內部的物質總在不停的運動著,因此會促使地殼發生變動,有時上升,有時下降。挨近大陸邊緣的海水比較淺,如果地殼上升,海底...

從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們應如何塑造國家形象

文化與經濟 抄政治相互影響 相襲互交融。塑造國家形象需要全面加強國家的經濟 政治建設,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要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的同時,加強中國文化的傳播,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全球化大背bai景下,在...

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我們應該如何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有以bai下方法 1 建設書香du社會要加強領導幹zhi部的思想道德修養dao和科學文化修養。有利於版 全民讀書權和書香社會的普及度。2 建設書香社會要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提高孩子的知識創新 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3 書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