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的隨喜什麼意思,佛學 日常說隨喜什麼意思?

2021-08-19 08:14:14 字數 5008 閱讀 7234

1樓:匿名使用者

隨喜是一個佛教語,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蔘加集體送禮等。舊指遊覽寺院;隨人遊玩等。出自《懺悔文》。

引證解釋

1、佛教語。謂見到他人行善而生歡喜之意。當你沒有實際能力去幫助他人時,看到他人獲得幫助而隨喜的功德是很大的。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2、佛教語。猶言因別人欣喜而欣喜。

《西遊記》第九四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施,只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3、佛教語。猶言贊助他人行善事。

《紅樓夢》第一零一回:「明兒還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興不高興?若高興,也去隨喜隨喜。」

4、佛教語。謂歡喜之意隨瞻拜佛像而生。因用以稱遊謁寺院。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隨 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

擴充套件資料

修行人內心應該隨喜一切眾生諸種善行,隨喜包括了因隨喜和果隨喜。世間上有一些求福報的人,他們通過積累資糧,發願將來成為富裕的人,當他們為此而造各種善業時,我們的隨喜就是因隨喜;如果他們真正獲得了這些地位或果位,那時的隨喜就是果隨喜。

有些人做一些善法,佛**一定不要摻雜自私自利、而是要遠離我和我所、發自內心地進行隨喜,這就是對世間的隨喜。

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讚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唸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所以,常人見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隨喜難,就是不知隨喜有這麼大的功德。

2樓:荒誕不經

隨喜,佛教語。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

佛教語。謂見到他人行善而生歡喜之意。當你沒有實際能力去幫助他人時,看到他人獲得幫助而隨喜的功德是很大的。

南朝 樑 沉約 《懺悔文》:「弱性蒙心,隨喜贊悅。」《西遊記》第十二回:

「若敬重三寳,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2.佛教語。猶言因別人欣喜而欣喜。

《西遊記》第九四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施,只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魯迅《吶喊》自序》:

「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 郁達夫《浙東景物紀略·方巖紀靜》:「臺前簇擁著許多老幼男女,各流著些被感動了的隨喜之淚。

」3.佛教語。猶言贊助他人行善事。

清 孔尚任《桃花扇·閒話》:「募建水陸道場,修齋追薦,並脫度一切寃魂,二位也肯隨喜麼?」 王季思等注:

「佛家語,本取見人行善事,隨之而生歡喜心之意。一般用作佈施的代語。」《紅樓夢》第一○一回:

「明兒還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興不高興?若高興,也去隨喜隨喜。」

4.佛教語。謂歡喜之意隨瞻拜佛像而生。

因用以稱遊謁寺院。 唐 杜甫《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

「見寺宇整齊,進來隨喜。」 顧學頡校注:「本是佛教徒瞻拜佛像,隨像發生歡喜心的意思;一般當做參觀佛寺解釋。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畫壁》:「﹝老僧﹞見客人,肅衣出迓,導與隨喜。」[1]

3樓:青竹遺風

隨喜是見到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稱為隨喜。隨喜一切善事,可以破除嫉妒心。

4樓:法藏

隨,是隨緣,,喜是讚歎,法喜。。比如說:你偶爾看見人家在放生,在旁,讚歎,別人的功德!,,或,看見有人在捐助,捐款,你也,隨緣,捐一點。,,這都是隨喜。

5樓:暨枋荃

是別人做功德善行時、跟著一起做

6樓:時空同行

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稱為隨喜。《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則謂,隨喜者的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

又隨己所喜,亦稱隨喜,如佈施時,富者施金帛,貧者施水草,各隨所喜,皆為隨喜。

徐州竹林寺隨喜供養**參考(9張)

隨喜——(術語)見人之善事,隨之歡喜之心也。法華玄贊十曰:「隨者順從之名,喜者欣悅之稱,身心順從,深生欣悅。

」修懺要旨曰:「隨他修善,喜他得成。」勝鬘經曰:

「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起隨喜心。」又謂隨己所喜,譬如佈施,富施金帛,貧施水草,各隨所喜,皆為佈施。按五悔中有隨喜一科,觀行即五品經之第一為隨喜品,法華經之隨喜功德品,為說此隨喜之功德者。

——來自《佛學大辭典》

隨喜——1、見人做善事或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2、隨著他人之歡喜而歡喜。

——來自《佛學常見詞彙》

隨喜——謂隨他修習善因,喜他得成善果,是為隨喜。

——來自《三藏法數(明. 一如編)》

隨喜,佛教語。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蔘加集體送禮等。舊指遊覽寺院;隨人遊玩等。

南朝 樑 沈約 《懺悔文》:「弱性蒙心,隨喜贊悅。」《西遊記》第十二回:

「若敬重三寳,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 《西遊記》第九四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施,只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 給孤園 。」隨喜[1]

拼音:suí xǐ

「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所作福,皆隨而歡喜」。隋·吉藏《法華玄論》:據說,「隨喜」一切善事,是為了破除嫉妬心和有所得心。

後稱遊覽寺院為「隨喜」。如唐·杜甫《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也指隨同眾人做某種表示,如說:隨喜,隨喜!也算我一份。

基本解釋

1. [follow suit]∶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蔘加集體送禮等。4.

隨喜其實是一種贊同別人而不嫉妒別人的一種禮儀習慣,即當別人什麼做得好的時候,你要讚揚他,從而向他學習,相互鼓勵同時使自己也得到提高。

詳細解釋

1.佛教語。謂見到他人行善而生歡喜之意。

當你沒有實際能力去幫助他人時,看到他人獲得幫助而隨喜的功德是很大的。 南朝 樑 沉約 《懺悔文》:「弱性蒙心,隨喜贊悅。

」《西遊記》第十二回:「若敬重三寳,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2.佛教語。猶言因別人欣喜而欣喜。

《西遊記》第九四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施,只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魯迅《吶喊》自序》:

「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 郁達夫《浙東景物紀略·方巖紀靜》:「臺前簇擁著許多老幼男女,各流著些被感動了的隨喜之淚。

」3.佛教語。猶言贊助他人行善事。

清 孔尚任《桃花扇·閒話》:「募建水陸道場,修齋追薦,並脫度一切寃魂,二位也肯隨喜麼?」 王季思等注:

「佛家語,本取見人行善事,隨之而生歡喜心之意。一般用作佈施的代語。」《紅樓夢》第一○一回:

「明兒還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興不高興?若高興,也去隨喜隨喜。」

4.佛教語。謂歡喜之意隨瞻拜佛像而生。

因用以稱遊謁寺院。 唐 杜甫《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 給孤園 。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

「見寺宇整齊,進來隨喜。」 顧學頡校注:「本是佛教徒瞻拜佛像,隨像發生歡喜心的意思;一般當做參觀佛寺解釋。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畫壁》:「﹝老僧﹞見客人,肅衣出迓,導與隨喜。」

佛學 日常說隨喜什麼意思?

7樓:荒誕不經

隨喜,佛教語。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

佛教語。謂見到他人行善而生歡喜之意。當你沒有實際能力去幫助他人時,看到他人獲得幫助而隨喜的功德是很大的。

南朝 樑 沉約 《懺悔文》:「弱性蒙心,隨喜贊悅。」《西遊記》第十二回:

「若敬重三寳,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2.佛教語。猶言因別人欣喜而欣喜。

《西遊記》第九四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施,只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魯迅《吶喊》自序》:

「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 郁達夫《浙東景物紀略·方巖紀靜》:「臺前簇擁著許多老幼男女,各流著些被感動了的隨喜之淚。

」3.佛教語。猶言贊助他人行善事。

清 孔尚任《桃花扇·閒話》:「募建水陸道場,修齋追薦,並脫度一切寃魂,二位也肯隨喜麼?」 王季思等注:

「佛家語,本取見人行善事,隨之而生歡喜心之意。一般用作佈施的代語。」《紅樓夢》第一○一回:

「明兒還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興不高興?若高興,也去隨喜隨喜。」

4.佛教語。謂歡喜之意隨瞻拜佛像而生。

因用以稱遊謁寺院。 唐 杜甫《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

「見寺宇整齊,進來隨喜。」 顧學頡校注:「本是佛教徒瞻拜佛像,隨像發生歡喜心的意思;一般當做參觀佛寺解釋。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畫壁》:「﹝老僧﹞見客人,肅衣出迓,導與隨喜。」[1]

8樓:守望者馨緣

隨喜是看到別人行善積德,從內心中感到歡喜,跟「隨」著歡「喜」,

體現一種物我無間的情懷。隨喜最能對治嫉妒心。

還有就是隨喜是一種心理的欣賞,學習的又一個緣起。

9樓:匿名使用者

別人做功德,自己雖然沒做,但是很欣賞,很讚歎別人的做法,就可以說: 隨喜您的功德。(佛法中一個修行竅門,雖然自己沒做但是隨喜功德了和做了功德一樣。

另外,隨喜也是對治心裡「嫉妒」的良藥)

佛教中說的煩惱與違緣是什麼意思,意思佛教中的違緣什麼意思遣除違緣力量大的咒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逾於金剛,不為違緣之所侵惱,所謂寒熱 飢渴 蚊 風日 毒蟲 刀杖等類,及諸纏結不能侵惱。佛教應該沒有違緣的說法,但有逆緣的說法,從字面你都應該知道什麼意思了。煩惱是什麼?放不下。只要有放不下的,無論是佛法 世法,只要有放不下的,都麻煩。所以章嘉大師教我,一...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空是什麼意思?

一切萬有都是緣起,這就是佛教 空 之本義,無 之真意。空,是佛教對世界一切事物本質最簡要的描述,是釋迦世尊洞徹世界萬物緣起的結論。故 心經 開頭就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此。佛教所說的 空 根本不是...

佛學認為宇宙的起源是什麼,佛教怎麼說宇宙起源?

無始。佛教中的宇宙,不僅僅是時間與空間,我們現在自我認為是用自己的感官去了解世界,但我們其實就像一群瞎子在摸索,佛教我們如何把遮閉眼睛的障礙拿走。緣起性空。所有的起源,都是佛經中說的空。現代科學認為這種空不是我們能看到的任何物質,而是萬物的本性,也就是那種最根本的東西。緣,是各種事物的交合 起,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