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的思想的內涵是什麼?對於當代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怎樣的

2021-08-10 03:13:37 字數 4934 閱讀 7977

1樓:匿名使用者

並無多大意義 一種學問而言

儒家思想對我國建設和諧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和諧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

人類社會的相對和諧與穩定.是一個社會獲得發展的基本保證.儒家和諧思想適應,當時封建統治的需要,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拋開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儒家和諧思想所包含的理性顆粒和科學成分.為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方**借鑑.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儒家和諧政治思想雖過分誇大了道德手段的作用.但它以追求政治和諧穩定為目標.並圍繞這一目標提出,許多有價值的觀點.這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首先.儒家的「民唯邦本」與構建社會主義和借社會的政治需求是一致的.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人民群眾始終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的主體是社會存在的根本;其次.儒家的「民貴君輕」、「庶人安政」等重民、富民、愛民思想也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價值.

歷史發展證明重民、富民、愛民的執政思想是社會和借、安寧與穩定的重要基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之所以獲得,偉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黨和國家把社會主義發展目標選擇在全心全意地為民謀利上.並實行一系列的重民、富民、愛民政策的結果;第三.儒家的正人正己、修己以安百姓、政自廉始、勤政為民的官德建設.是我國古代政治文明的精華.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官德建設應汲取的積極因素.在現代化建設中.官風決定民風官德與自律顯得更為重要.

當政者只有做到風決定民風,仁德與自律顯得更為重要.當政者只有做到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執政為民、為政清廉的要求.才能實現民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和諧社會目標.

(二)儒家的人際和諧思想對於如何處理好社會主義現時代條件下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也是有啟迪的.「和諧社會的核心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關係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根本.」儒家以「仁愛」調節人際關係,主張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互相幫助.

提出丁一條以家為中心.視人若己由家及國.把自我的道德自覺和對父母兄弟姐妹的血緣親緣.推及到他人的「仁愛」途徑.儒家的這種「仁愛」要求「推己」首先必須「正己」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通過「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泛愛思想.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有序.儒家的這種人際和諧思想在人類社會生活實踐中具有求同存異、化解敵意、合眾為 一的功能.

有利於人與人的友好交往、平等相待;有利於群體間的和平共處、精誠團結;有利於各民族互相交流、和睦融通;有利於社會穩步前進、和諧發展.

(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對於我們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實現人類社會和諧發展必須予以認真處理的基本關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已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

他們認為人之本於自然,人要依賴、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同時人也小隻是被動地去適應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小可否認.儒家強調天人和諧的目的在於追求和諧的人生之道.然而這種崇高的和諧之道對於我們今天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卻具有重要意義.儒家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應該是誰征服誰的關係而應是和諧共存發發展的j y,關係.

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應該改變人類「主宰自然」的心態.建立人與自然的新型關係——把自然視為人類的好好朋友.當然.這種新型關係的建立有賴於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儒家強調綜合、整體意識,主張「節用」、「使民以時」.

只有「節用」才小全於無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只有「使民以時」才能實現自然資源的良性迴圈.這使人類認識到在人與自然相互異化而達到危害自身生存的隋況下.如何用人的眼光束審視自己的活動,認識到只有做到人類與自然界的和借.才能為人類本身的和諧開闢道路.這些思想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態智慧.

(四)儒家和諧思想中所包含的身心和諧觀念對於現代人的心志調節.實現身心合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儒家身心和諧的思想.我們應棄其某些壓抑人性的負面因素,高揚其關懷身心和諧、追求完美人格的合理核心.儒家合諧思想重視人的身心和諧發展.追求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的統一;它告訴人們要學會善待自己.既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又要保持健康的身心.體現了對生命的重視和對人的關懷;它要求人們重內輕外、重身而輕物,看淡生死富貴破除官場名利.著重於道德修養和內心自斂.保持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它提倡「內省」、「自訟」、「克己」和「反求諸己」、「養浩然之氣」的身、心修養方法.倡導人們求真、行善、崇美.脫離片而追求物慾滿足的低階趣味.

所有這些思想為我們現代人拓寬胸襟.擴大眼界.跳出俗見擺脫物慾困擾.確立起健康的人生態度實現身心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

賀麟先生曾說:在思想和文化的範圍單.現代決不可與古代脫節.任何一個現代的新思想如果與過去的文化完全沒有關係.便有如無源之水.無本之術…?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儒家和諧思想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許多相吻合的思想資源.在剔除那些封建落後的糟粕以後.它對建構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具有十分重要現實作用.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中化民族要復興,社會要和諧,就需要儒家思想.

3樓:夢魂以軒

儒家思想中的一些道德規範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有利於社會穩定,人際關係的改善,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4樓:伊亦萌

讓人類社會更加和諧與努力

歷史裡面的一道題 結合實際談談儒家思想在當代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5樓:辛酉寶寶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

1、仁:仁愛

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

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擴充套件資料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一、儒學現代意義的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我們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的民族復興的前夜,此時此刻,必須回顧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第二,新的世紀,我們的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也必須有個對自身「文化」上的自覺。

什麼是「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說:「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在這種情況下,來研究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它發展的前景,就必須適應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即「新的軸心時代」到來的文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文化自覺的要求。

二、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體系的主軸。在此以前,西周建構的分封體制與其配套的觀念,其實已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礎:

第一,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無常,維德是親,天命不是特別寵愛那一群人,天命只選擇對人民有益的君主,委託這位君主治理世界。天命觀念,遠遠超脫了部落保護神,或族群保護神的地位。這是一個道德的裁判者;君主的行為就在道德的尺度上,天視民視,天聽民聽,也就由人民加以衡量。

第二,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親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僅他權力**來自周王,而且他們能否獲得天命的眷顧,也必須經過大族長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達天聽。於是,政治權力的分配、親屬關係的網路,兩者迭合為一,政統和宗統是兩個網路迭合。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仁義"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

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

「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

簡述儒家思想的內涵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仁仁 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 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 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 德冶 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

儒家養生思想是什麼,儒家的思想是什麼?

儒家強調精神調攝 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 勿動 行則從禮 君子三戒 注意身體護養 注意起居有時 勞逸適度 飲食有節等 倡導飲食衛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 色惡不食 失飪不食 不時不貪。儒家的思想是什麼?儒家在傳統養生中提出什麼思想 在儒家的養...

儒家思想的本質是什麼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本質是 愚民 一,因仁而弱。不敢自強。儒家過分講究仁,仁者愛人,這是沒錯,可是儒家把人類的這一個特點發展到極端,不論是朋友,或是仇人,或是敵人,都愛之,以仁待之。結果這一類社會行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回報,以仁待人,卻被世俗認為是儒弱。壞人沒有被同化,同化的卻是一幫老實的書生。雖然我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