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的山水畫特徵是什麼,黃公望的山水畫特點 中國美術史

2021-05-04 06:20:01 字數 5634 閱讀 2319

1樓:匿名使用者

黃公望(1269~1354)

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陸堅,又名靜堅,因過繼浙江永嘉黃氏,遂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淨墅等。關於他名與字的來歷,頗有趣味。

因黃公望父親得子後,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黃父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

江蘇常熟人。一說浙江平陽人,因他的《山居圖》自題落款為「大痴道人平陽黃公望」。曾做過小吏,因受累入獄,出獄後隱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

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頗有成就,50歲後始畫山水,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其畫注重師法造化,常攜帶紙筆描繪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勝景。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

黃公望的繪畫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響極大,畫史將他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著《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佈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傳世。

黃公望的山水畫,很多創作於70歲以後,在富春江畔創作的《富春山居圖》,長636.9釐米,高33釐米,用水墨技法描繪中國南方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在構思時,他跑遍了春江兩岸,用

六、七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他在創作風格上主張學習前人,並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作。 作為地位顯赫的富貴文人畫家,王原祁更關注純真的繪畫語言,他"為藝術而藝術"的迷狂心態,值得後人學習。

黃公望是元代大畫家,年輕時做過地方小官,先是任書吏,後來,大約是45歲左右時,在一個叫做張閭的官僚手下做過椽吏,後因張閭犯了官司,黃公望遭誣陷,蒙冤入獄。出獄後,不再問政事,遂放浪形骸,遊走於江湖。一度曾以賣卜為生。

後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紅塵。由於長期浪跡山川,開始對江河山川發生了興趣。為了領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於心,運之於筆。

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於這些山林勝處。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 在他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建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

富春江北有大嶺山,公望晚年曾隱居於此,他以大嶺山為師,曾畫有《富春大嶺圖》。 元惠宗至正七年(1437),黃公望準備畫一幅富春山全圖,此時黃公望已是近八十歲的老人了,前後經歷三四年的經營,始告完成。此圖描寫富春江兩岸秋景,筆法上取董、巨,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幹筆皴擦,叢樹平林多用橫點,林巒渾秀,似平而實奇,整個畫面,似融有一種仙風道骨之神韻。

這便是《富春山居圖》。此圖經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鄒之麟等題記。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明清許多畫家都從《富春山居圖》中得到啟示,影響深遠。清乾隆時此畫入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三編》。當時社會上摹本有十餘種之多。

乾隆在見到此本之前,曾得摹本,認為真跡,並在上題了詞。真本得到後,反被定為偽品,成為畫史上一大笑柄。此圖在清代初年為吳正志所得,吳傳其子吳洪浴,洪浴愛之如命,臨死前曾令家人將其殉之於火,幸被侄子吳真度從火中搶出,但已被燒成兩段,因而被後人稱之為《剩山圖》。

現在,此圖的主要部分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餘者藏於浙江博物館。

2樓:匿名使用者

他比較出名的作品的特點就是,作畫的時間灰長的長 哈哈

黃公望的山水畫特點 中國美術史

3樓:善良的成王敗冦

黃公望的山水畫特點表現手法種類繁多且變化極為豐富,他的山水畫融匯了傳統精華的許多方面可謂開宗立派的真正代表者,其作品雖然嘗試過不同的畫法特點但始終保持這一統一基調,也就是從董源、巨然兩位大家而不斷演變出來的高逸格調。另外黃公望的山水畫潛在的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根據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的思想,把有形的山和水作為可寄之物,用來表達與無形的玄理相通的精神世界。」這中道家思想激發了黃公望對山水的熱愛進而親身往來於深山密林中發現藝術的源頭並以此為畢生之追求。

黃公望的山水畫如何?

4樓:易書科技

水墨山水畫到元代真正達到了成熟,文人畫風完全成形。從創作媒介上看,唐宋畫作多用絹本,元代畫作則以紙本為主,紙本更利於表現筆墨趣味;從創作題材上看,元代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從創作形式看,更多借鑑和化用書法用筆,書畫合一,詩、書、印相雜糅蔚成風尚,在畫上題款、題跋、題詩相當普遍;從創作傾向看,自然山水在元代畫家眼中並非客觀摹寫的物件,而是情感意趣的載體,他們要借山水來抒發性靈,不追求逼真寫實,而講求神韻意境。所有這些,都使得元代山水畫浸潤著濃濃的文人氣息。

能夠代表這一成就的主要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這四位畫家,後世稱其為「元四大家」。這四人均為江浙一帶文人,年齡相近,畫風相近,但又各具特點。黃公望的山水簡淡洗煉,草木豐潤;王蒙善於在山水中表現人的山林逸趣;倪瓚則筆意蕭疏,有一種荒涼空寂的趣味;吳鎮重水墨暈染,山水畫作籠罩著一股蒼茫沉鬱的氣韻。

「元四大家」中以黃公望年歲最長,也以他的成就為最高。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後過繼給了永嘉黃氏,據傳他的養父是在90多歲的時候得他為子,十分高興,感嘆「黃公望子久矣」,因此名公望,字子久。黃公望少時即聰敏,博學多才,通音律,精書法,詩文俱佳,中年曾任書吏,因上司**案受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後,他絕意於仕途,改號「一峰」、「大痴」,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

四處雲遊的生活使他得以遍歷名山大川,全真教講求返樸歸真、修身煉性的教義也對其平淡空遠的畫風影響至深,到晚年,黃公望已是畫名冠世。除畫作外,他還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畫論作品,後世也多奉其作為典範。

他學畫生涯起步較晚。50歲左右專心於山水創作,常常隨身攜帶紙筆,見到奇石妙景,即速寫模記。然由於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

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頫薰陶,善用溼筆披麻皴,為明清畫人大力推崇。

黃公望畫作中影響最大的是他作於晚年的紙本長卷《富春山居圖》。此卷總長約7米多。描繪的是杭州附近富春江兩岸的初秋景色。

卷首起筆為江邊景色,然後是綿延起伏的山巒,中段幾座高高的山峰突起,最後結束於茫茫江水之中。畫面上約有數十座山峰,座座形態各具,數百株樹木,株株神態不一,岸邊時見茂林村舍,水中偶現漁舟小橋。從構圖上看。

他採用的是全景式構圖,但又不僅僅拘泥於全景圖貌,而是自由揮灑,近景、中景、遠景的處理疏密得當。開頭的一段,樹、石、山安排得錯落有致,中段大片山巒起伏,近景一座高山似乎就在眼前,山間村舍清晰可見,而後面的山巒則一座座漸行漸遠,一層層向左向上延伸,最後與江水連為一體。展卷賞之,直入眼簾,壯闊波湧。

畫面上時見大片空白,簡潔曠遠而又引入遐思。在技法上,山石多以幹筆披麻皴畫就,披麻皴是五代山水名家董源所創,主要用於山石畫法,線條短促而略帶弧度,連貫不斷,由上到下,錯落有致地交織在一起。北宋巨然在此基礎上,又獨創了長線條、密交織的長披麻皴法,特別適於表現江南山巒。

黃公望此圖的長披麻皴約有20釐米長,枯溼相間,再以墨點加於山脈之上,凸顯出山巒的層次和質感。近處松樹的松針,不用傳統細線勾勒,而直接用幹筆濃墨繪成,遠處的叢林則多用橫筆點染。用色上,山石墨色極淡,遠山、江邊沙渚、水波用稍深墨色抹出,點苔、點葉則用濃墨,這樣顯得山淡樹濃、層次清晰而又疏曠簡遠。

細看來,這些技法均與書法一脈相通。作畫就如寫字,筆的中鋒、側鋒交相使用,畫中時含草篆之意,墨色濃淡隨勢俯仰。《富春山居圖》充分體現了元代山水畫的寫意特徵。

與其說它是富春江山水寫實之作,倒不如說它是黃公望筆下的世外桃源,整幅畫卷洋溢位一股清新靈秀的飄逸風采,恰符合畫家晚年超脫塵世的恬靜心境。

《富春山居圖》的繪製歷時數年,約完成於黃公望80多歲時,是畫家的巔峰之作,後世謂之為畫中之「蘭亭」,明清兩代山水畫作均深受其影響。此圖的流傳頗具傳奇色彩,最初黃公望是為其道友無用師所作,無用特別請黃公望在圖上題寫「無用」之名以明確其歸屬。在後世流傳中,明代著名畫家沈周、董其昌都曾擁有過此圖。

到清初時則流傳到了民間收藏家吳正卿手中,吳對其珍愛備至,朝夕相隨,病危之時,曾欲將其火焚以殉,幸虧被他的侄子從火中搶出,可惜已經燒去了卷首部分。全圖因此分成兩段,前段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段則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天池石壁圖元代山水畫,多以點、線來構成物象,點、線的組合方式多樣,變化多端,方、圓、粗、細、長、短、燥、溼等相互交織,看上去似乎無從捕捉,但卻極富筆墨趣味。從元代繪畫開始,畫作要表現的形象已經是次要的東西了,線條、皴墨本身卻目益成為人們所欣賞的物件。《富春山居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它蕭疏簡淡、清雅宜人的文人風格外,還在於那些橫豎不

一、濃淡相間的點線組合之中,積澱著濃濃的生命意趣與情感,足以使觀賞者駐足流連。黃公望山水畫傑作還有《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

倪雲林這樣稱讚黃公望,「大痴畫格超凡俗,咫尺關河千里遙」。南宋山水畫之變,始於趙孟頫,成於黃公望,黃公望遂為百代之師。繼趙孟頫之後,他徹底改變了南宋後期院畫陳陳相因的積習,開創了一代畫風。

黃公望雖受趙孟頫的影響,但他專意于山水畫,且更多地著意於董源、巨然風格,水墨紛披,蒼茫瀟灑,境界高曠,皆超出趙孟頫之上,並最終把董源、巨然一派山水畫推向畫壇主流地位。

《富春山居圖》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富春山居圖》所採用的是一種橫卷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視野,構造了同一水平上的山水景色,是一種從平面上不斷進行延伸的構圖方式。在畫面上,畫家進行了山水的層次感設計,山的前後是一種由近到遠的排列,在構圖方式上給予了前後景物的一種有效聯絡。

在天地之間,所有的景象都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空白之處顯現出空間的實感性,也正凸顯了無畫的地方也是一種妙境的特點。在整幅畫中,可以看到黃公望先生在繪畫布局、形象安排、空間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獨特看法。

在繪畫構圖中,黃公望採用了闊遠的方式,實現了繪畫構圖上的轉變。在山水畫中,元代的四家所採用的是一種由近及遠的繪畫手法,有著非常清晰的層析,顯現出了畫面的闊大之意,給觀者留下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

在《富春山居圖》中,按照富春山脈絡的延伸,應用了「長披麻皴」的畫法,江面以橫向長皴來表現水面波紋,與山體相交接的淺水處也用長線條皴擦來表示。高峰和平坡用濃淡朦朧得橫點,描寫叢林,用變化了的」米點皴「法,粗細變化,聚散組合,遠近濃淡乾溼結合,蒼蒼茫茫。遠山高峰遠樹穿插淡墨小豎點,上細下粗,似點非點,似樹非樹。

山石大部分用幹筆皴擦,線條疏密有致;長披麻皴為主,略加解索皴;皴筆的轉折靈活自如,墨虛實枯潤相融。

擴充套件資料

隨著《富春山居圖》各種話題的升溫,影響到仿製界、影視圈、收藏界,在這些領域出現了一些衍生作品。2023年,富陽早向國家郵政部門提出申請,發行《富春山居圖》郵票,之後又曾分別於2023年、2023年、2023年多次申請。

2023年,經國家郵政局批准,以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剩山圖》(《富春山居圖》前半卷)為藍本的「富春山居圖」個性化郵票曾在富陽首發。

2023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覆同意,將《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首發式放在誕生地富陽舉行。而此次發行的《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以《富春山居圖》整幅畫卷為藍本,共6枚,全套面值9.30元,郵票規格為60×30毫米。

在2023年3月20日的《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首發式上,不僅有《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放大版)首發揭幕,來自大陸和臺灣的畫家也將再次揮毫共作《富春山居圖》,併力爭舉行「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真跡到富陽圓合的邀約儀式。

2023年,中國聯通特推出國寶《富春山居圖》純銀紀念磚,首次以純銀紀念磚的形式將國寶畫卷完美「合璧」,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2023年6月1日,限量珍藏版《富春山居圖》銅雕藝術**卡在浙江杭州的「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內首發。2023年6月,「榮寶齋」全卷高仿《富春山居圖》同步發行。

如何畫山水畫的山,畫山水畫,山塗什麼顏色好

山水畫分為水墨山水和設色山水兩種。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為表現形式 設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夠的基礎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設色山水,可分淺絳山水和青綠山水。亦有淋漓盡致的潑彩山水和沒骨山水。中國山水畫可謂集中畫技法之大成技術成熟很早,且有發展長久,筆法 墨法 章法 意境 肌理效果及敷彩,無不融匯在山水畫中,所...

描寫山水畫的詩句有哪些形容山水畫的詩句

1 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唐劉禹錫 望洞庭 譯文 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 盤裡的一隻青螺。2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 暮江吟 譯文 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

誰的山水畫比較有名山水畫誰的最有名

提供幾幅著名畫家張硯鈞的水墨山水佳作,欣賞!畫家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溪山行旅圖 青卞隱居圖 富春山居圖 展子虔的 遊春圖 下面是詳細介紹 一千餘年前,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王朝,擁有大片的御用茶場和園林,掌管園場的竟是一位飲譽當時的畫家 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達,鍾陵 今江西南昌 人。世稱 董北苑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