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別心,「分別心」是什麼意思?

2021-05-03 22:16:29 字數 5127 閱讀 6443

1樓:浠蠍子

凡是心,就會有分別,只是看哪種心,因為不同的心,功能界限有別,其分別的界限也有差別。

一般欲界人間的眾生,基本上都是具足八識心王的。前五識只能粗略了別五感官的相,就先不討論。第六識意識,則是眾生最熟悉的心,因為意識能感知喜怒哀樂、也能分別感情、愛情、友敵、親情等,也能分別五感官的細相,因為意識跟五別境功能相應,所以能夠思考、分析、邏輯推理等,這些都算是分別的作用。

不過意識心,只能在清醒時、夢中運作而已,當睡著無夢、或昏迷、乃至腦死之後,意識就沒有可以運作的條件了。

那第七識意根,也是有分別的,他分別的極為廣泛,可是就是因為分別的太廣泛了,所以分別的很粗糙,所以才得藉由意識來分別局布、專注在區域性來分別。

譬如當我們坐著看電影、或用電腦作工作、打報告時,這時意識主要專注在電影情節、或工作的思維上,對於身體觸覺得變化、其他地方聲音的變化、除了工作、電影其餘影像的變化上、身體功能的變化上等,都是不曾加以分別的,也無法這麼廣泛得去分別。

而第七識意根會一直注意這些變動,所以當有很大的聲響變化時,意根會馬上注意到,隨即叫意識去分別實際的情況,那腳麻也一樣,腳不會馬上就麻,而是一點一滴的變化,直到麻到某種程度時,由於神經的壓迫,始得腳某些部分得觸覺幾乎消失,意根才會使喚意識去分別,看看發生什麼事,這時候才知道是腳麻。同樣的,口渴也一樣,不口渴的時候,是一種舒適、微甜的狀態,慢慢得會微苦,也只有當變化差易比較大的時候,意根才決定叫意識去看看發生什麼事,才知道是口渴了,然後才喝茶。

第七識意根一直在分別種種細微的變化,只是這種知,與意識專注某一境界的知,是差異極大的。大家可以自行去觀察體驗,體驗這兩心的分別功能,與差易。總相來看,意識只能負責了知、思維某一境界上的細節,而意根分別極廣泛,必須靠意識細微的分別,才能知道是什麼情況,而作決定、作主的也是意根,也因為這樣,很多人剛睡醒時,意識朦朧的時候,明知道該起床了,可是就是下不了床,那是因為意根還不打算下床,還想繼續藉由意識來領受躺著的舒適觸感。

那略談了第六與第七識的分別功能後,也得來談談第八識如來藏的分別功能,第八識的體性與第六識和第七識差異極大,他從來不在五欲、六塵,也就是五感官的粗細境界上分別,這講的白話一點,當你喝茶的時候,意識會分別喝茶的甜苦鹹等細相、以及喝茶的氣氛、韻味,而意根則是同時去攀、分別、注意色聲香味觸等的變動,只是不知道變動的內含而已。可是第八識從來就不在這些作分別。同樣的:

你吃飯、讀書、睡覺、工作、運動、打球、甚至你做善事、造惡業、乃至你修行四禪八定、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他也從來不分別這些,站在意識、第七識意根來看,有吃飯、讀書、乃至四禪八定、六度萬行可得可說。但是若以第八識自住的境界來看待,無眼耳鼻舌身乃至意根、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乃至意識境界可說、也無無明、也無無明明儘可說(無明即是愚痴),也無苦集滅道可證可得、也無解脫、般若智慧可得、世間出世間智慧,對第八識自住境界而言,都是無所得、也無所證。

而佛法,也是依第八識這樣的體性,而施設命名為空性---從來不與萬法為侶。這也是般若系列經典所要闡明的宗旨。

然而第八識還是有其分別功能,只要是心,就一定有分別。只是第八識的分別,不是凡夫、二乘聖人如阿羅漢等所知所證的,唯有開悟菩薩乃至佛,才能少分乃至全分的證知第八識所有的分別性。

第八識能分別物質構造的差別,也有能分別物質結合、**的功能,因此第八識才能夠假藉父精母血,長養我們每一世的肉胎。

第八識也能分別業種差別,他會知道什麼時候要讓這個惡業流住報應,什麼時候讓某個善業成熟,乃至讓某個解脫、佛菩提的智慧種子成就,都是靠他。

第八識也知道第七識意根的所思,除了能配合第七識流住種子外,他也會知道怎麼讓造作的善惡染淨業收藏起來,這也是一種分別功能。

這也是金剛三昧經所說的,無分別智分別無窮,也是常聽到的: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第八識的確是對三界萬法無知、無分別,也無所住,可是他分別的範疇也是極為廣泛,只是不在三界中,如果不依靠這個分別性,眾生也無法正常運作於世間,所以,金剛經才稱之為"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也只有第八識能無所住於三界萬法,卻又不斷流住眾生執行世間該具備的功能。

因此羅,所謂分別心,就看你是說哪個心的分別功能。

2樓:惡少

貪婪、嗔恨、嫉妒、痴戀皆是因為分別心,分別心生執著;自身人性與靈性的分離也是分別心,剝離眾生也是分別心,分別心生痛苦;色香味觸法也是分別心,分別心生顛倒夢想……

「分別心」是什麼意思?

3樓:認識我後悔嗎

「分別心」的意思是:就是比較心,凡事喜歡判定優劣高下。

禪語云:"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對待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以平常心去對待,其實就是一種真正的修行,當一個人可以做到對任何事內心都沒有偏直的時候,自己其實會很苦。

心無去來,是知涅即是空心,諸佛入涅者,為在無妄想處,了斷世間因果,不戀紅塵才能修至入涅;學佛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汙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分別心就是對事物辨別能力,這個不是重心。問題關鍵是對分別的執著心,就是我執。執著於所分別的無常法,執著於對五欲六塵的認識,起貪嗔痴心,就會搞是非人我,起得失心,這樣就會煩惱不斷,障礙不斷,苦不堪言。

佛法就是解脫法,讓大家放下分別執著心。沒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會被變幻無常的事事物物所纏縛,心就得解脫,就會清淨自在,遠離一切煩惱痛苦。

4樓:夢三金

「分別心」的意思是:就是比較心 凡事喜歡判定優劣高下。

分別心 [ fēn bié  xīn ]

各自;個別對待,分別對待 據甲骨文和小篆,中間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絡。本義:心臟)。

禪語云:"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對待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以平常心去對待,其實就是一種真正的修行,當一個人可以做到對任何事內心都沒有偏直的時候,自己其實會很苦。 心無去來,是知涅即是空心,諸佛入涅者,為在無妄想處,了斷世間因果,不戀紅塵才能修至入涅;學佛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汙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佛法很多名詞概念都被人領會錯了。就像現在你提的這個問題,以為分別心很重要,這就錯誤了。分別心就是對事物辨別能力,這個不是重心。

問題關鍵是對分別的執著心,就是我執。執著於所分別的無常法,執著於對五欲六塵的認識,起貪嗔痴心,就會搞是非人我,起得失心,這樣就會煩惱不斷,障礙不斷,苦不堪言。

佛法就是解脫法,讓大家放下分別執著心。沒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會被變幻無常的事事物物所纏縛,心就得解脫,就會清淨自在,遠離一切煩惱痛苦。

切記,佛法不是讓人不分別,是要善分別。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讓大家用智慧心去分別、分辨一切事物,但不執著於分別相。

要做到明善惡,知因果。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樓:ionic豪

凡是心,就會有分別,只是看哪種心,因為不同的心,功能界限有別,其分別的界限也有差別。

一般欲界人間的眾生,基本上都是具足八識心王的。前五識只能粗略了別五感官的相,就先不討論。第六識意識,則是眾生最熟悉的心,因為意識能感知喜怒哀樂、也能分別感情、愛情、友敵、親情等,也能分別五感官的細相,因為意識跟五別境功能相應,所以能夠思考、分析、邏輯推理等,這些都算是分別的作用。

不過意識心,只能在清醒時、夢中運作而已,當睡著無夢、或昏迷、乃至腦死之後,意識就沒有可以運作的條件了。

那第七識意根,也是有分別的,他分別的極為廣泛,可是就是因為分別的太廣泛了,所以分別的很粗糙,所以才得藉由意識來分別局布、專注在區域性來分別。

譬如當我們坐著看電影、或用電腦作工作、打報告時,這時意識主要專注在電影情節、或工作的思維上,對於身體觸覺得變化、其他地方聲音的變化、除了工作、電影其餘影像的變化上、身體功能的變化上等,都是不曾加以分別的,也無法這麼廣泛得去分別。

而第七識意根會一直注意這些變動,所以當有很大的聲響變化時,意根會馬上注意到,隨即叫意識去分別實際的情況,那腳麻也一樣,腳不會馬上就麻,而是一點一滴的變化,直到麻到某種程度時,由於神經的壓迫,始得腳某些部分得觸覺幾乎消失,意根才會使喚意識去分別,看看發生什麼事,這時候才知道是腳麻。同樣的,口渴也一樣,不口渴的時候,是一種舒適、微甜的狀態,慢慢得會微苦,也只有當變化差易比較大的時候,意根才決定叫意識去看看發生什麼事,才知道是口渴了,然後才喝茶。

第七識意根一直在分別種種細微的變化,只是這種知,與意識專注某一境界的知,是差異極大的。大家可以自行去觀察體驗,體驗這兩心的分別功能,與差易。總相來看,意識只能負責了知、思維某一境界上的細節,而意根分別極廣泛,必須靠意識細微的分別,才能知道是什麼情況,而作決定、作主的也是意根,也因為這樣,很多人剛睡醒時,意識朦朧的時候,明知道該起床了,可是就是下不了床,那是因為意根還不打算下床,還想繼續藉由意識來領受躺著的舒適觸感。

那略談了第六與第七識的分別功能後,也得來談談第八識如來藏的分別功能,第八識的體性與第六識和第七識差異極大,他從來不在五欲、六塵,也就是五感官的粗細境界上分別,這講的白話一點,當你喝茶的時候,意識會分別喝茶的甜苦鹹等細相、以及喝茶的氣氛、韻味,而意根則是同時去攀、分別、注意色聲香味觸等的變動,只是不知道變動的內含而已。可是第八識從來就不在這些作分別。同樣的:

你吃飯、讀書、睡覺、工作、運動、打球、甚至你做善事、造惡業、乃至你修行四禪八定、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他也從來不分別這些,站在意識、第七識意根來看,有吃飯、讀書、乃至四禪八定、六度萬行可得可說。但是若以第八識自住的境界來看待,無眼耳鼻舌身乃至意根、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乃至意識境界可說、也無無明、也無無明明儘可說(無明即是愚痴),也無苦集滅道可證可得、也無解脫、般若智慧可得、世間出世間智慧,對第八識自住境界而言,都是無所得、也無所證。

而佛法,也是依第八識這樣的體性,而施設命名為空性---從來不與萬法為侶。這也是般若系列經典所要闡明的宗旨。

然而第八識還是有其分別功能,只要是心,就一定有分別。只是第八識的分別,不是凡夫、二乘聖人如阿羅漢等所知所證的,唯有開悟菩薩乃至佛,才能少分乃至全分的證知第八識所有的分別性。

第八識能分別物質構造的差別,也有能分別物質結合、**的功能,因此第八識才能夠假藉父精母血,長養我們每一世的肉胎。

第八識也能分別業種差別,他會知道什麼時候要讓這個惡業流住報應,什麼時候讓某個善業成熟,乃至讓某個解脫、佛菩提的智慧種子成就,都是靠他。

第八識也知道第七識意根的所思,除了能配合第七識流住種子外,他也會知道怎麼讓造作的善惡染淨業收藏起來,這也是一種分別功能。

這也是金剛三昧經所說的,無分別智分別無窮,也是常聽到的: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第八識的確是對三界萬法無知、無分別,也無所住,可是他分別的範疇也是極為廣泛,只是不在三界中,如果不依靠這個分別性,眾生也無法正常運作於世間,所以,金剛經才稱之為"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也只有第八識能無所住於三界萬法,卻又不斷流住眾生執行世間該具備的功能。

因此羅,所謂分別心,就看你是說哪個心的分別功能。

佛學裡分別心是什麼意思

從唯識來看有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凡夫主要執我相產生的煩惱 成唯識論 又諸我見不緣實我。有所緣故。如緣餘心。我見所緣定非實我。是所緣故。如所餘法。是故我見不緣實我。但緣內識變現諸蘊。隨自妄情種種計度。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

暖心人是什麼意思暖心是什麼意思?

可以說是 情人愛人,帶給你與他人不同的溫暖與感動。也有說是社會上那些善良,樂於助人給人以溫暖,讓社會更美好的人。分享暖心人小故事 女孩手裡提著很多東西,還有一瓶紅酒,站在了男人的家門口。男人說 那我下廚吧!女孩說 不用。便在廚房裡忙碌起來。在另一間房子裡,他開始打 約熟悉的朋友來家裡吃飯,可是朋友們...

鏡心是什麼意思書法鏡心是什麼意思?

鏡心意思是鏡子的心。不是專有名語。在 魁拔 系列動畫電影中有出現。鏡心是 魁專拔 系屬列動畫電影的女主角,天界樸心女神與鏡神之女,天界魁拔司主神。鏡心首次的出場是在魁拔之十萬火急,作為魁拔司主神主持對魁拔的元點攻擊。當得知魁拔復活後,她攜帶能夠摧毀魁拔的 獨自來到地界,準備消滅魁拔。在與蠻吉的遭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