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 揚將軍精神文武兼備促和平,下聯 趁希望東風德藝雙馨樹新風。求橫批

2021-04-21 08:24:25 字數 4121 閱讀 6447

1樓:匿名使用者

上聯:揚將軍精神文武兼備促和平,

下聯:乘希望東風德藝雙馨樹新風。

橫批:民富國強

關於民俗文化的對聯

2樓:陽城幹部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門第早逢春。

3樓:竺櫫

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畫眉筆帶凌雲氣

種玉人懷用學才

南簷納日冬日暖

北戶迎風夏日涼

春風送暖千家樂

社國圖強萬世安

玉燕迎春春常到

金雀報喜喜迎門

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鬆

金雞報曉

神犬驅邪

聞雞起舞

放犬緝私

4樓:匿名使用者

爆竹聲聲辭舊歲,鑼鼓陣陣迎新春

5樓:匿名使用者

春去春來春不老

福來福至福無雙

中華民俗禮儀對聯大全

6樓:簫灑舞劍

書 名 中華民俗禮儀對聯大全

民俗常用對聯集錦62

中華傳統文化之對聯文化

7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

對聯的起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

對聯文化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作為一種習慣,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稱為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歷史淵源-對聯的起源

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西晉時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

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現代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21世紀初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的創作方法及規則

又對又聯

對聯的基本章法,是又對又聯。

對,是對立的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聯,是兩者相互聯絡,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統一起來,表達一個主題。

對 仗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絡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

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平 仄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詩的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斷定對聯的上下聯,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

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餘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結 構對聯除要求押韻和對仗外,片語和結構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如:

單組,四字結構:

上聯:知足常樂;

下聯:能忍自安。

對聯上下聯的片語和結構,應保持一致和統一,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片語,如「搖紅;滌翠。」上聯是偏正片語,下聯也必須以偏正片語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並蒂花」,就是相同的片語結構。在謀篇佈局對聯片語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的片語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則。

基本要求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5、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6、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祖祠民俗傳統對聯大全結婚對聯集錦大全

中國傳統文化對聯

8樓:百度使用者

端午的:插艾草清香縷縷飄九州,划龍舟鼓聲陣陣傳四海。

9樓:似水如煙亭

新年新春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幅對聯!!!

蒐集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的對聯

10樓:證道之聲

其一: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朵朵迎新春

這一副對聯在我的記憶中好多年都在用。

其二:春風楊柳萬千條

十億神州盡舜堯

其三:農村除了在大門兩邊貼春聯,還有敬天禮地的習俗,也在專門的神龕旁分別寫有對聯

天:誠心一柱香

早晚三叩首

地:土能生白玉

地可出**

另外廚房中還供灶神(灶君):

上天言好事

回宮降吉祥

11樓:告辭

上聯:和和順順千家樂

下聯:月月年年百姓福

中國傳統文化之對聯

12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

對聯的起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

13樓:明陽

道沿聖以垂文

聖因文而明道

畢將軍馬文言文翻譯

文出周密的 齊東野語 原文 畢再遇,兗州將家也。開禧用兵,諸將多敗事,獨再遇累有功。金人認其旗幟即避之。屢遷至鎮江都統制 揚州承宣使 驍衛上將軍。後以老病致仕,始居於霅。有戰馬,號黑大蟲,駿駔異常,獨主翁能御之。再遇既死,其家以鐵羈之圉中。適遇嶽祠迎神,聞金鼓聲,意謂赴敵,於是長嘶奮迅,斷組而出。其...

急求一副上聯以揚字開頭,下聯以美字開頭的大門對聯

上聯 揚眉吐氣氣宇軒昂,下聯 美不勝收收放自如。急求上聯以 養 字開頭,下聯以 美 字開頭的房屋對聯 20 養性修身笑看流金歲月美德厚愛賞讀精彩人生 養一輪明月高掛屋簷外美十里清風微拂院落間 上聯 木石前盟兮絳珠神瑛 寄長情下聯 山水雋永兮上窮碧落留美名橫批 花間重逢 般諾紫玉木石前盟,紅樓夢 中賈...

上聯一文一武遊山玩水

上聯 一文一武遊山玩水 下聯 三手三眸竊日偷天。上聯 一文一武遊山玩水 下聯 雄才謀略治國安邦 橫批 人傑地靈 一文一武遊山玩水 文韜武略筆酣志暢 壯志凌雲 文章似水清無玷 氣節如鬆直有心 玉樹臨風 喜我詞章無俗韻 愛人畫品有情操 墨莊香遠 清新雋永詩歌意 樸素天真翰墨情 秋月春花 梅蘭菊竹能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