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草》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2021-03-04 00:37:23 字數 5176 閱讀 6693

1樓:天上飛

主要意思: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出自:唐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這首詩題目標有「送別」二字,很顯然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而通篇幾乎都在寫草,實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情深意切,所喻尤為巧妙。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當時只有十六歲。此詩是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2、賞析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生生不已的規律。

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

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

「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緻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

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

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

芳曰「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

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充套件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

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

「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

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2樓:姜太公的魚

意思是原野上

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草》的全稱是《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詩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意思是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草》選取的是該詩前四小句。

3樓:匿名使用者

離離原上

草,一歲一枯榮。——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就蓬勃生長。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就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作品賞析

命題「古原草離別」頗有意思。「古原草」看來平常,卻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徵。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生生不已的規律。「枯榮」與「榮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後者就成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就能重新發芽,很快蔓延原野。

那「離離原上草」正是勝利的旗幟,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一旦春風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說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

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但把重點落在「古原」,以引出來「送別」題意。用「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充套件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友人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這樣的場景,令作者惆悵,也富於詩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著別情,作者用這種意味深長的詩句寫完了結尾。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別」連在一起。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4樓:軒轅小九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就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評析: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

從全詩看,原上草雖 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 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本詩又題《草》。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這種作法起源於「應制詩」,後來廣泛用於科舉「試帖詩」。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又送」兩句詩意,本自《楚辭·招隱士》: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這首詩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作品,也是當時傳誦的名篇。全詩結構嚴緊,格調清新,通過對荒原野草的讚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

編輯本段點評

此詩直觀是對自然演變的描寫,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進步的東西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三本檔案件件件件件件件數額濟納蘭考完善意識破。開車站著急用··

《草》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6樓:姜太公的魚

意思是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草》的全稱是《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詩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意思是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草》選取的是該詩前四小句。

草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古原上的野草長得很旺,每年都有一次枯萎,一次繁盛。野火也無法將它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長了出來。

伸向遠方的野草,蔓延遮蓋了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陽光下,碧綠的野草通向那荒涼的城鎮。又送走了親密的好朋友,這離別之情如綿綿的野草,充塞胸懷。

8樓:公西翠花鬱夏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生生不已的規律。第

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

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在「賦得體」中堪稱絕唱。

據宋人尤袤《全唐詩話》記載:白居易十六歲時從江南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名字,開玩笑說: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當翻開詩卷,讀到這首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時,不禁連聲讚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

」連詩壇老前輩也被折服了,可見此詩藝術造詣之高。

徵以 星星草 為主題的現代詩,星星草這首現代詩是誰寫的?

星下的祈盼,那是花與夢的交織。眼眸中的情,還如上輩子一樣深嗎?如草的年華,誰又是你祈求五百年的那個她。也許,愁緒是樹上的花,輕風可以將它吹下。弱小的我,要給你一生的報答,還有下輩子的幻化。不要想起那孟婆的湯是我逼你喝下,那是想讓你忘掉對我的牽掛。懲罰,沒有你怎樣也不算大。未來,沒有你我將如何撐下。你...

白居易寫草的時候幾歲?這首詩讚揚草的什麼精神

相傳白居易寫草的時候是十六歲,這首詩的題目是 賦得古原草送別 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應考的習作。讚揚了草堅強,頑強的精神。希望幫到你全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及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

分析青青河邊草這首詩青青河邊草是那首詩歌?

漢樂府 飲馬長城窟行 賞析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 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 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 註釋 綿綿 連綿不斷之貌。這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