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了舊上海的眾生相,如何評價

2021-03-04 00:26:41 字數 5801 閱讀 5994

1樓:迷影人生

作為程耳導演的一部帶有濃重個人風格化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雜糅了《教父》的情感與時代,以及《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戰爭與文明,試圖將一系列巨集大的主題,帶入到每個人物的悲歡離合。

《羅曼蒂克消亡史》特色鮮明也很有野心,試圖用125分鐘的時間,將一段長達12年的愛恨情仇,輔以文藝、時代、人性的內涵式解讀,然而,它打出了史詩級的體量和結構,卻沒做成史詩級的作品。

龐雜的人物關係、打亂的時間順序、漫長的年代跨越、藝術的表現手法、留白與反諷的頻繁齣戲,註定了這部電影並非為取悅大多數觀眾的審美與訴求而生。

雖然被冠以「架空背景」的名義,但作為一部聚焦舊上海、匯聚眾生相的電影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毫不掩飾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對映與隱喻。與其說,這是一部中國黑幫教父的傳奇,不如說,這更像是一部被抽象化和具象化之後的「上海往事」。

本片人物眾多、關係複雜,再加上非線性敘事與吳儂軟語的「干擾」,讓觀眾稍不留心就陷入雲裡霧裡。

對於這樣龐雜、文藝的時代大戲,祕訣是隻消跟住主要人物:葛優飾演的黑道大佬陸先生、章子怡飾演的狂放交際花小六與淺野忠信飾演的割裂兩面人度部。然後,將他們對應到**上海灘中的那些風雲人物即可。

因《羅曼蒂克消亡史》中人物經歷與歷史變遷嚴絲合縫的對仗,杜月笙之於陸先生、戴先生之於戴笠、吳小姐之於胡蝶、王老闆之於**榮、小六之於露春蘭......時代大戲的爭奪與紛擾,都隨著那個時代的逝去,而煙消雲散了。

陸先生很會做人,一如當年青幫大佬杜月笙。大哥王老闆的小六沾花惹草,陸先生威逼利誘;電影皇后的丈夫在外偷腥,陸先生暗自支招;工人罷工惹怒上峰,陸先生疏通關係;戴先生想要納小妾,陸先生體面完成。欠下的人情,這是穩坐釣魚臺的陸先生最大的資本。

只是,國難當頭,焉有完卵。當人情的體系隨著家國分崩離析,陸先生出走香港、親人背叛、設計復仇、救下小六,一切的身不由己都是時代給的,屈辱與悲愴也只有他自己能動。

野性難改的交際花小六,更像是上海灘中游走於權貴、黑幫、資本之間的紐帶。現實中,交際花彌合各種利益的衝突與矛盾,電影裡,小六串聯了整部大戲的人和事。

曖昧是一種天賦,有天賦的小六絕不是省油的燈,與陸先生眉來眼去,轉手就勾搭劇組的趙先生,懾於度部的淫威就範,卻有種享受其中的玩味。彷彿,風花雪月與曖昧關係,才是她用一生去追求的。

「融於中國、忠於日本」的度部,更像是對諸多歷史人物的雜合。就像在片中,度部踏著中日兩條船,卻始終不明不暗、不陰不陽,明面上,他是個模範丈夫、地道上海人,但暗地裡,他依然保留著一個日本的習慣於思維。

作為一名臥底間諜,度部是痛苦的。人前的親情與融入壓抑了他的內心,人後的滅親與算計**了他的手腳。

在陸先生的差事中,度部殺了所有人,**了交際花小六,並把她帶回上海蹂躪三年,與其說是原始的獸性,不如說是「寧可當戰士也不想當間諜」的度部,以侵略者的姿態發洩兩面人的憋屈。

2樓:匿名使用者

你截圖的這幾個電視劇或者是電影裡面其實並沒有表現,上海的普通老百姓的眾生像

他只是表現了部分任務英雄人物的形象。

3樓:何慶安

《羅曼蒂克消亡史》的主要角色,當然是以杜月笙為原型,由葛優飾演的角色陸先生。

我們再來看看除了陸先生這個主要角色以外,電影還將鏡頭伸向哪些角色:

渡部:說著一口地道的上海話,卻在上海開了一家日本料理店的間諜。

王老闆:日理萬機,掌管著整個上海黑道大小事卻從不忘記談戀愛的大boss。

車伕:其貌不揚,實際身份是陸先生手下忠心耿耿的高執行力殺手。

小六:王老闆的女人,因為偷腥被王老闆攆走被渡部掠為性奴。

馬仔一:油腔滑調,仗著自己年紀大資歷深,欺騙新來的小弟。

馬仔二:從鄉下來的小子,雖然年少懵懂,但是卻在混亂中活下來與一個妓女生活在一起。

小五:陸先生的妻子,全心全力扶持丈夫的工作,甚至親自面對敵人。

吳小姐:電影演員,因為丈夫的背叛而不得不嫁給王老闆的傷心人。

王媽:王老闆府裡的管家,雖然嘴碎愛說別人壞話,實際上卻深不可測,極其識大體。

吳小姐丈夫:沒什麼天賦的演員,禁不住**離開了上海。

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裡,電影將這些角色全部講了一遍,而且細節上做得極好,人物性格也隨著故事的推進和寥寥幾句臺詞展現出來。這些角色看似毫無關聯,但是在導演程耳巧妙的敘事手法下顯得命運與共。僅從電影刻畫了這麼多角色而言,《羅曼蒂克消亡史》就稱得上是舊上海的群像戲。

即便電影描繪的角色如此散亂,電影的主題依舊是明確的——那就是在內憂外患之下,每個個體的命運受到了怎樣的影響。電影不僅將所有這些角色的命運展現出來,更是將這些角色的命運串聯起來,在所有這些命運中,主角陸先生的經歷最為突出,也更像是所有人命運的一個總結。他們是歷史推著前進的一批人,反過來,他們的命運又從方方面面影響著歷史的前進。

近年來,國產電影中最有辨識度,新生導演最有個人特色的,那一定是程耳和他的這部《羅曼蒂克消亡史》了。這不僅是舊上海的眾生相,更是導演想象裡關於那個時代的浮世繪。

4樓:羅根老鐵

這是一部近幾年難得的佳片。

對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歷史劇,尤其是反應上海灘時期的劇作,「精緻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典型的文藝片,那麼在「精緻」上下的功夫,自然是更加考究。

首先在場景的選擇上,大氣典雅,無論是上流社會的豪宅庭院,還是市井街頭的私人小店,每一處都有其表達美的意境。另外,在人物的語言分寸感,動作的規矩感,以及對話時的節奏感上,也足見程耳導演的匠心所在

其次在鏡頭處理上,程耳導演繼續保持其堅決不用移動鏡頭的原則,全部採用固定式攝像,即使是在狹小的室內戲,也是靠不斷切換的鏡頭角度來完成,激進前衛的敘事邏輯下,是程耳導演對於老派電影技法的執念之情。

第三,便是對於「血腥味」的遮蔽。影片中關於殺戮的鏡頭赤裸囂張,肆無忌憚的呈現在觀眾眼前,但導演挖空心思地在「血」上做文章,或表達怨恨,或表達不甘,或表達愛情,或表達浪漫。

這其中最具特點的一幕,便是渡部殺妻後,妻子面前漸漸流淌的血液,而當血液遮擋了她的視線後,渡部原形畢露,對小六殘暴的**,將他代表著日本侵略者的獸性和殘忍盡數呈現,這是他的妻子不願看到的真相。導演這樣的處理,既表達了自己對於家仇國恨的控訴,同時也對愛情的主題留下了最後一絲善意。

雖然影片反應的是戰爭時期的動盪社會,但既沒有糾結於情愛,亦沒有固執於恩怨,反而將鏡頭推向了眾多小人物的身邊。戰爭就在身邊,善惡、人性、良知和道德,如何抉擇,每個人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使他們都是掀不起風浪的小人物,但這就是文藝片的精妙所在,以小見大,於苟且處看世道,於奢靡處評人性,觀眾能不能看懂,就另當別論了。

車伕、馬仔、王媽、財主老闆,這些邊緣人物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反襯出故事主體的戲劇張力。其中的重要角色王媽,深知最後一頓飯是下毒的,便用自己的死來抵擋陸先生家族的悲劇,但她的死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帶動了後來一系列的悲劇,這也映襯了開頭時,葛優兩次提到的那句「沒人敢惹王媽」,這是一種文藝片慣用的隱喻手法,陸先生將其視為全家命運的屏障,當屏障一旦消失,結局註定是家毀人亡。

這部影片,成於結構也敗於結構,插敘、倒敘、正敘,輪番上陣,雖然這樣攪起了故事的情緒氛圍,悠揚舒緩的節奏中,滿是其歇斯底里的吶喊,彷彿下一幕就要出現風雲突變的顛覆,這是亮點。但這同時也讓一部非線性敘事的電影在邏輯上混亂不堪,將時代的衰敗一一投射到形形色色的小角色身上,故事的主體被**拆散。冗雜繁瑣的關係網翻動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龍捲風,但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攪混了一江清水。

總體來說,這部文藝片在內在情感上,依然是程耳一慣的自我抒情,精神自戀的產物。外在結構上疏遠觀眾,脫離主流,以一種另類的精緻感打磨出了一部鮮有知音的浪漫文藝片。在剋制與放縱間徘徊,在**與暴力間遊走,這樣的電影賞析的是意境,如果還能看懂劇情的真實情感,實屬不易。

5樓:平野

羅曼蒂克是西方中形容浪漫的一個代名詞,而《羅曼蒂克消亡史》也從標題上象徵了影片中浪漫情愫與個人慾望的消亡。

整部影片都透露出了「羅曼蒂克」的氛圍,給我們呆了帶了了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讓人感慨了那個**時代與慾望的具象表現。

1、亂世的繁華景象影**時代的縮影。

影片的視角是從個人到社會再到整個時代的映縮,和「清明上河圖」式的環境描寫,通過環境來襯托人物。

影片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主角,聚光燈沒有為某一個人而打,所有人都曾在這場時代的舞臺上,或是欣然起舞或是退居幕後。

舊上海在我們的印象裡就是旗袍洋裝,風情萬種,似乎那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輝煌。而旗袍文化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此後便開始流行並靡行於民間,它可以說是最能代表舊上海的服裝,同時也代表了「貴婦」的身份,和那個記憶中不曾被泯滅的**時代。

2、上海菜式的敘事方式

影片的敘事節奏很慢,看電影的感受就像在品嚐一道精緻的上海菜,配上浪漫的玫瑰和陳年的紅酒。不光敘事節奏慢,劇中角色的表現也十分優雅和讓人沉迷,似乎一直都在進行一場華麗的表演。

而在影片最後,葛優脫帽的時刻,也象徵著羅曼蒂克的消亡,即一個**時代於主觀意義上的結束。

綜上,《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讓人沉醉的電影,不光是影片畫面與人物表演的平衡性,故事表現的張力也成為了一大亮點。由小聚大的敘述方式,以及從個人「浪漫主義」向時代的延伸,以及影片細節中的「上海話」「上海弄堂」等的體現也透露出老上海的風情,與眾生各相。

6樓:滴雨入墨

影片《羅曼蒂克的消亡史》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的上海,稍微瞭解中國歷史的觀眾都知道,那個時代的上海,十里洋場,夜夜笙歌,繁華得讓人誤以為天下會一直那麼太平下去。霞飛路,南京路,蘭心大劇院,明星電影公司,聯華電影公司等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無一不是那個時代上海輝煌的見證,到處都充滿了羅曼蒂克的粉紅色氣息。可在接下來的幾年,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在一個大部分人連性命都無法保全的亂世裡,羅曼蒂克在上海自然也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可以說這部電影的名字取得相當絕妙,它沒有聚焦於戰火肆虐哀鴻遍野的**,也沒有聚焦於雕欄玉砌的上海變成殘垣斷壁的荒涼,而是選擇了一個很細微的點,從一些大大小小有名無的人物身上羅曼蒂克情懷的消亡來敘述一個時代的落下。小中見大,把沉痛悲愴都變得具體起來。

之所以說《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舊上海的眾生相,是因為這部電影裡的人物覆蓋面極廣。在影片中,人物部分設定了多重身份對比,既有叱吒風雲最後也不得不兵敗身退的戴將軍,也有連名字都沒有死於亂戰之中的馬仔;既有苦心經營最終卻選擇為了民族大義拒絕了日軍的收買的陸先生,以及曾和陸先生一起三分上海最後和日軍同流合汙的張先生,還有臥薪嚐膽埋伏在上海的日軍間諜渡部;既有生性風流最終淪為***的交際花小六,也有矢志不渝一心救夫卻不得不委身於人的女明星吳小姐......無論性別是為男或為女,無論地位或高還是低,無論選擇了忠誠還是背叛,無論是我方還是敵方,每個人都在戰爭離亂的時代身不由己,不得善終。

大上海的風雲際會,大上海的無邊繁華,都在那一場戰亂裡灰飛煙滅,個人的命運無論努力與否,也無論出身如何,都只能被時代碾為薤粉。《羅曼蒂克消亡史》,是通過不同的人物的生死浮沉來譜寫的一曲戰時的生命悲歌。

探春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的答題格式

探春令 笙歌間錯華筵啟 宋代 趙長卿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 東風裡。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願新春已後,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翻譯 新春時節筵席擺開,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姑娘們的纖纖素手端來的春菜盤子裡有青 有細。幡兒勝兒都很美好,姑娘們戴著都高高興興。希望在...

海棠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情感,蘇軾《海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擬人 借代 紅妝代指女子 的修辭手法,實寫海棠的色和香,虛寫海棠的神態,虛實結合。抒發了詩人的愛花惜花之情。海棠 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 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

《春曉》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古詩春曉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

一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二 附原文如下 春曉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註釋 1 春曉 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2 不覺 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