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故都的秋》的賞析或是評論,作業,謝謝

2021-03-04 00:26:40 字數 4482 閱讀 8016

1樓:匿名使用者

《故都的秋》是中學語文教材的經典名篇散文,對於這篇散文的情感基調的理解,很多數教師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們以為「清」、「靜」、「悲涼」這三個詞是該文字的「文眼」,並緊緊抓住文字中與這三個「文眼」的相關的「破屋」、「破壁腰」、「幾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長的秋草」、「鋪得滿地」「極細微極柔軟的」落蕊、「一條條」「細膩」「清閒」「有點兒落寞」的掃帚絲紋、「秋蟬的衰弱的殘聲」、「都市閒人」秋雨話涼、「尤「尤其是詩人,都帶者濃厚的頹廢色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來的」等資訊,以「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思維****,再聯絡作者「兩歲喪父」、「少小離家,異地求學」、「二十幾歲得肺結核」等人生經歷和他「性格抑鬱」、「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華」的時代背景來應證「悲秋」的結論。我不是說文字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覺得其中存在值得**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結論有些站不住腳!

第一,該文字的「文眼」,果真是「清」、「靜」、「悲涼」 這三個詞嗎?我認為不是。因為文中反覆出現了諸如「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裡,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等資訊(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從這些前後鉤連、貫穿全文的主線資訊來看,「秋味」、「深味」才是該文字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別是「深味」體現在**呢?體現在「清」、「靜」、「悲涼」這三個詞上嗎?我認為非也。

我認為應該是體現在「特別」「清」、 「特別」「靜」、「特別」「悲涼」,而這種「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是作者通過與「南國之秋」的比較、與中外詩文對秋「歌頌與悲啼」的比較得出來的(著重號為筆者所加)。首先,作者開篇就說「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一個「好」字,表明作者對所有地方秋天的總體感受和總體評價;同時,這個「好」字也透露出該文字「頌秋」的感情基調。作者為什麼認為「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呢?

因為作者從中外詩文對秋「歌頌與悲啼」的比較中發現:「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來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這裡!只不過與外國文人相比,「中國的文人,與秋天的關係特別深了」(著重號為筆者所加),這大概就是「有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在中國的詩文裡,頌讚秋的文字特別的多」的原因所在吧(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在這裡,「特別深」、「很濃厚」、「特別的多」,是與文首的「特別」二字相照應的,重在強調中國的秋天給人的感覺不僅「總是好的」,而且給人的感覺「特別深」、「很濃厚」、「特別的多」( 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其次,作者認為「江南,當然也是有的」,以為「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只不過與「故都的秋」比較起來,「南國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少風」,「那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只能使人感到「一點點清涼」,給人留下「看不飽,嘗不透,玩賞不到十足」的遺憾,它那「不濃」的「色彩」留給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清」得「到底」、「靜」得「到底」、「悲涼」得「到底」,它如「白乾」般酒勁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饃饃」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飽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營養高、能更滋養人,它如「駱駝」般高清晰、能給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過與「南國之秋」的比較,旨在向我們傳遞「故都的秋」「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和「清」得「到底」、「靜」得「到底」、「悲涼」得「到底」這樣的資訊。

一句話「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徹底,勁足,夠味!能讓人看得飽、嘗得透玩賞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來,作者向我們傳達出了這樣的感情遞進層次傾向:

無論什麼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國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別」「好」!正因為它「特別」「好」,所以就值得「頌」!而且也正是該文字所要「頌」的所在!

第三,故都這種「特別」「好」的「秋味」又具體蘊涵在哪些人、事、物、景之中呢?你看,文中不是著力向我們展示了以下這樣一些人、事、物、景嗎?「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漏下來的」「一絲一絲」「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牽牛花底」「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的槐樹「落蕊」,「樹影下」「一條條」「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的「掃帚的絲紋」,「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得見它們的啼唱」的秋蟬「衰弱的殘聲」,「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下得「息列索落」的秋雨,「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臉來了」的太陽,「雨後的斜橋影裡」「橋頭樹底」「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咬著煙管」的都市閒人及其他們「微嘆著互答著」的「緩慢悠閒的聲調」和「平平仄仄」「唸錯的歧韻」,「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的棗子樹和「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棗子顆兒......作者認為:

從「槐樹葉底」「漏下來的」「一絲一絲」「日光」和「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還要牽牛花底」「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為「最好」;那「像花又不是花」、「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的槐樹「落蕊」能讓人「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樹影下」那「一條條」「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的「掃帚的絲紋」能使人產生「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深沉」的「遙想」;「秋蟬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息列索落」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雨後的斜橋影裡」「橋頭樹底」「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咬著煙管」的都市閒人「微嘆著互答著」對「陣」字「平平仄仄」「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奇景」; 棗子顆兒「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在作者看來,所有這些人、事、物、景中都蘊涵了故都「特別」「好」的「秋味」。從文中著力展示的人、事、物、景及作者對這些人、事、物、景的主觀感受與評價資訊(比如「十分」、「最好」、「極」、「深沉」、「遙」、「特」、「奇」、「有味」、「更像樣」、「正好」、「奇」、「全盛」、「佳」、「最好也沒有」等)中,應該很容易解讀出作者明顯讚頌故都之秋「特別」「好」的感情取向。

難道作者「兩歲喪父」、「少小離家,異地求學」、「二十幾歲得肺結核」等人生經歷和他「性格抑鬱」、「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華」的時代背景就決定了作者寫作該文字時以及該文字本身的感情基調就是「悲」和「悲涼」的嗎?恰恰相反,通過研讀全文,我所感受的卻是作者對故都、對祖國強烈的眷念和熱愛。至於作者為什麼選取這些人、事、物、景,原因大概有二:

一是這些人、事、物、景正好能反映「故都的秋」「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也就是「特別」「好」)的特點;二是符合作者「虛靜」的審美情趣。

2樓:嬴越柯鵬

《秋聲賦》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賞析:秋聲,是秋天的聲音,作者從秋之色,容,氣,意四個方面把秋天的到來之後萬物所呈現的風貌和秋之內在「氣質」描繪得具體可感,其色顏容貌似乎呈現眼前,其慄冽之氣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膚,其蕭條之意似已圍裹全身。這種秋氣,是一種肅殺之氣,是讓人速生冷顫之氣。

它只要施展它的一點餘威,就會使繁茂蓊鬱的綠色變色,蔥蘢的佳木凋零。這樣,通過秋聲的描繪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繪。

《故都的秋》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賞析:作者用對比描寫的方法,向我們展示了第三幅故都秋景圖:秋蟬的殘聲。

在南國,蟬遠離人類,而在北國,蟬與人竟這樣地緊密關聯,難怪自古以來蟬就是文人墨客的詠歎之物,他們或者藉以抒情,或者用以明志。「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在被武則天**,落魄沉淪之後,以蟬自喻,高風亮節盡現其中。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隱居輞川的王維用來抒發清閒悠然的心境。郁達夫的人生與王維、駱賓王有著相似之處,聽到故都的蟬鳴,恐怕也難免有同類的悲涼傷感吧。

《長亭送別》

[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賞析:這支曲詞是歷來公認的寫景名句。相傳王實甫寫完此句後,思慮殫盡,撲地而死(暈厥)。

曲子寫的是秋景,傳統觀點一般認為是通過蕭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涼的心情,這值得商榷。我認為這幅秋景的基調不是悲涼蕭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蘇幕遮》詞為「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的美麗畫面。

最能代表秋之蕭瑟的「黃葉」在范仲淹的筆下尚且不悲,何況是色彩更加絢麗的「黃花」呢?因此,「碧雲天,黃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紅葉,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一幅由藍、黃、紅構成的立體感極強的絢爛秋光圖。

《故都的秋》第三段賞析故都的秋第三段用語言描述景物並分析景物怎麼體現出清靜悲涼的要簡短點

故都的秋 第三段賞析 第三段到第十一段分層次來描寫北國之秋的獨特景物。第三段是總括,描繪了一幅對著牽牛花品茶,聆聽馴鴿的飛聲,觀賞一絲絲的日光和高遠的天色的畫面。北國秋天的清靜 淡泊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和上文江南的秋形成了對比,更好地抒發了作者對北方的秋的喜愛的情感。描繪北國之秋具體的意象 槐樹 蟬聲...

有關《故都的秋》的問題關於《故都的秋》的問題

修辭吧回答 首先我認為這即不是對比或襯托,也不是比喻和排比.1如果從 故都的秋 全文來看,的確有以南國秋色和北國秋色相對比而體現出北國秋天色彩濃烈 回味雋永,但是提問的人只問這一句的修辭手法,還沒提到北國呢,因此熟悉原文的朋友會認為是對比或襯托,顯然是不正確的.2我不太能理解從 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修...

《故都的秋》急,郁達夫《故都的秋》的全文及解析

一 故都舊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 代表意義,它固有的清 靜以及滄桑味,配合內著北國自然容的秋景,秋意也就更為濃烈與普遍。人處故都秋院所見是院落的破舊,連花底還長著幾根秋草,這些讓人的 清 靜 悲涼 的主觀感受更為強烈。故詳寫故都舊院的秋。二 閒靜 落寞 蒼涼 三 中外寫秋的詩文都悲秋也頌秋,且寫得出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