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學術研究沒意義嗎,佛教,基督教與以及對學術研究宗教的看法,希望聽取大家的意見

2021-03-04 00:23:34 字數 5115 閱讀 6081

1樓:匿名使用者

非常的有意義。不過要大智慧的人才去研究,研究不正確的話只能是害人害己。

2樓:彥可晴

沒有意義請看下文:

即使窮研佛理,而不如法修持,不僅不能得見道跡,解脫生死,更會因理論堅強,我慢心生起,而有墮諸惡趣的危機呢!所以修行須如廣欽老和尚所開示的:

一、經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戒定慧不是用講話而已,是用行的,即是要修五蘊。

二、有時間看一點經書,看經書是要了解知道,依經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講說而已。

三、修行要表裡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過去有位祖師曾說了一個譬喻:「蒼蠅在紙窗前一直飛鑽,再怎麼飛鑽,也無法飛過那層薄薄的紙。」所以一個人若只在紙上的理論下功夫,是絕對無法突破現狀,解脫自在的。

還有就是佛法被當做佛學來研究,各種學術**層出不覺,有些甚至嚴重偏離佛法大義。

清代乾隆年間,主編《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曾經說過:「世間的道理與事情,都在古人的書中說盡,現在如再著述,仍超不過古人的範圍,又何必再多著述。」這的確是一則名言。

試看今日世界各國學者關於思想學術方面的著作,無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強調來說,無不是中國古人已經說過的話。所以紀曉嵐一生之中,從不著書,只是編書——整理前人的典籍,將中國文化作系統的分類,以便於後來的學者們學習,其學識豐贍,才思敏捷,唯有一冊《閱微草堂筆記》耳。

哎,古人早有斷言,現在的大師多有錯解佛法大義的書籍流行於世界,危害不可謂不大,我一個無名小卒,不得不扼腕嘆息,嗚嗚哀哉!

現在這些所謂的大師,多半停留在學術上面,把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佛學上面,哪還有什麼時間去真修實證呢,那些個未開悟的人,看他寫的書,我還不如去看歷代祖師大德的書籍呢?

佛教,**教與以及對學術研究宗教的看法,希望聽取大家的意見!

3樓:匿名使用者

**教、佛教、道教等,都是傳播上千年的宗教了,只要存在就會有存在的道理,也必然有其價值。從佛教來說,雖然也是要棄絕外道,但只是在方法和理論上要求分辨以保證正信,並沒有說那些外道是不該存在,而是說他們說的法不完整,有缺陷。所以在不同宗教間完全有共同發展的可能。

如果能靜下心仔細看《聖經》,會發現一樣有很多有益的,與佛教幾乎類似的思想。而且**教在傳播方式和入世價值等問題上有很主動的態度,值得其他宗教學習。當代很多佛教大師都提倡學習他們的方式方法以推動佛教教育。

任何宗教在傳播過程中都有兩種趨勢,一是簡單化,以適宜普通大眾生起信仰,所以會有依附和借用民間信仰的情況發生;二是理論化和系統化,以適應願意深入研究的人,所以有時越來越煩瑣。以佛教來看,指導我們生活的正思維一是佛祖和老師的言傳教導,流傳越久說明越有意義,二是自己如理思維。因此迷信與否全在自己的信念中,沒有信則沒有教,迷而不悟就是過於重形式而忘記內涵,待深入瞭解後自然「轉識成智」,自主判別了。

但是對於依附佛教或其他宗教而又不能告訴我們正信正思維的,則一定是邪道,還是應該批駁的。

至於理論是否需要學術化,應該說各有利弊但不礙正信。許多理論是源於現有的科學技術就無法解決的,佛教認為五蘊皆是虛幻,都是心內的反映而已,貪執於外相,貪執於追索根源就是忘記目的,於修行沒有益處。只有做到有取有舍,才不會影響自己的理解。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你說的宗教都隨著時間,逐漸產生一些媚俗的變化,或者保留了形式,丟失了精髓。這些都是存在的。其實越是這種東西,越容易如此。

我個人以前和你的觀點非常相似。

希望現在我的經歷的尋找,能給你一點啟發,或者一個方向的可能。

我覺得,佛教,可以考慮南傳上座部。真正的學習,而擺脫了很多宗教方面的影子。

實際上現在歷史學的考證,最接近佛教原始啟發和教誨的,是南傳上座部。

我覺得你可以搜尋下「覺悟之路」,裡面主要是這些書。介紹的更詳細。我覺得這才是更真實的佛法。

5樓: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 尊貴豪富,亦有斯患。

聖人 聖教 歸宿 對待生命的態度 壽命 比喻 因緣釋迦牟尼佛

佛教 歸宿:出離生死、涅盤

對待生命的態度:緣生緣滅。**長壽不免輪迴,世界如同火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壽命:無量

比喻:大學、博士

因緣: 四諦 十二因緣 六度

老子 道教

歸宿:成神仙

對待生命的態度:有比人更高層次的生命,行善積德壽命:長壽

比喻:中學

因緣:善行

耶穌 **教

歸宿:**堂

對待生命的態度:上帝造人,信者得救

壽命:長壽

比喻:中學

因緣:十戒

孔子 儒教

歸宿:做人

對待生命的態度: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仁義禮智信壽命:短促

比喻:小學

因緣:五戒

6樓:偉大的巴薩萬歲

稍微來些聖經金句

1.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

(瑪16:26)

2. 你們無論做什麼,在言語或在行為上,一切都該因主耶穌的名而作,藉著他感謝天主聖父。(哥3:17)

3. 你們縱然動怒,但是不可犯罪,不可讓太陽在你們含怒時西落,也不可給魔鬼留有餘地。(弗4:26-27)

4. 他(**)在自己的身上,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上了木架,為叫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你們是因他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癒』。(伯前2:24)

5. 你們的裝飾不應是外面的髮型、金飾、或衣服的裝束,而應是那藏於內心,基於不朽的溫柔,和寧靜心神的人格,這在天主前才是寶貴的。(伯前3:3-4)

6. 你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德遮蓋許多罪過;要彼此款待,而不出怨言。各人應依照自己所領受的神恩,彼此服事,善做天主各種恩寵的管理員。(伯前4:8-10)

7.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3:16)

8. 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罷!凡信從我的,就如經上說: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7-38)

9.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若13:34)

10. 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會呢?(瑪7:3)

11. 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瑪7:8)

12. 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的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之父,豈不更將好的賜予求他的人?(瑪7:11)

13. 你們先應該尋求天主的國和他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3)

14. 天主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瑪5:45-46)

15. 你們的光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5:16)

16.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8)

17.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5:9)

18. 斧子已放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瑪3:10)

19. 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23:12)

20. 既做完我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路17:10)

21. 那含淚播種的,必含笑獲享收成。(詠126:5)

22. 你們如果住在我內,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罷;必給你們成就。(若15:7)

23.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作!(若15:5)

24. 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斐4:6-7)

25.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斐4:4)

26. 凡是真實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義的,凡是純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榮譽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稱譽:這一切你們都該思念。(斐4:8)

27. 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

28. 凡是誇耀的,應因主而誇耀(格前1:31)

29. 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格前6:19)

30.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格前13:1)

7樓:威廉·華萊士

我本人是**徒

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提出三個世界觀理性

8樓:匿名使用者

三教融通如果真的學術研究,大概要些光陰在裡

頭。研究對待宗教是可以的。因為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

研究對待信仰,就難,因為那是純粹個人的感受。

另外不要說從佛教徒轉成**教徒的人就是修行沒有上路。

也許是,也許不是。那是個人的選擇。

在**教的觀念中,人的智慧有限,無論怎樣修行都是霧裡看花,所以需要上帝的救恩。在佛教的觀念中,人早晚會得著大智慧,只要通過修行。

至於天堂,很多人把**教的天堂世俗化了,中國化了。以為**教的天堂就是道教神仙呆的那個地方,大家壽命無窮,每天下下棋之類的。

實際上天堂裡唯一的工作也是所有的工作就是讚美上帝,每天唱哈利路亞。如此直到永遠。

話說,如果對上帝沒有深刻的認識(真理、智慧、能力、仁愛的本體),是無法承擔這樣的永遠的。

(許多攻擊上帝只讓少數人進天堂是一種不公平,卻沒有想過是否願意承擔這樣的永遠)

佛教的盼望,是最終把自己修煉成真理、智慧、能力和仁愛的本體,那時候自己就是神(菩薩、佛),可以享受敬拜,從永遠活到永遠,當然不需要去天堂工作了。你覺得有比天堂更清涼的地方再合理不過了。

不過正因為人不能修煉成上帝,所以最終修煉的結果無論佛、菩薩、或者仙人,所得到的敬拜不過是地上的敬拜。就是由不完全的人獻上的敬拜,也因此才會有金身和香火的崇拜,同時金身、香火的存在也正表明了這種敬拜的不完全。

9樓:匿名使用者

奉勸 在研究思想的同時 看看歷史 也看看關於科學的依據

要不該走火入魔了

你知道你所信的是神 而不是那些表面的東西 假若神不是客觀存在的那些表面的東西也就沒有一點價值

10樓:小名平平

信佛也好,通道也好,首先你得相信啊,舉棋不定兩邊誰都不會管你的,各有各得教義。佛家講善,**教重要的是懺悔,把自己不好的全倒出來,淨化自己,末學不要再猶豫了,更要專心,專一...

周禮的學術研究

理想治國典制 周禮 展示了一個完善的國家典制,國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於哲理。國都 周禮 國都地點的選擇,是通過土圭來確定的。周禮 大宗伯 雲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 影 以求地中。日至之景 影 尺有五寸,謂之地中 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如何理解佛教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佛教在現實中能實現的意義有多少?

任何教派都是兩面的,正面就是啟迪人的思想,現實物慾中讓人看到希望,多做善事就會得到好報,因果輪迴。讓哪些處在弱勢群體的人們能得到一絲希望。反面就是麻痺人的思想,讓人們安於現狀,不要用暴力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在自我改造中相信一定改變一些事情。服從統治階級的統治。佛教是一種精神上的信仰,信仰是一種靈魂的...

佛教等能解決什麼,佛教在現實中能實現的意義有多少?

信佛,學佛,解脫成佛,不是身體的解脫,而是精神的和心靈的超越。在任何條件下,任何環境下都不起煩惱,沒有痛苦,這是佛學修行,也是信佛的意義。解脫,就是任何環境中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便是解脫。精神超越了物質,物質就不能控制你的精神,也就不能傷害到你。如果我們的精神不能超越物質,物質條件就會控制精神。佛...